汪家村蛳螺塔(第350篇20230215)

标签:
历史文化 |
蛳螺塔因造形状如蛳螺而得名,外界又称螺蛳塔,螺星塔。该塔建于1662年,建造蛳螺塔据说是为镇邪挡风水而筑,砌塔材料是利用云溪江沙滩乱石。原蛳螺塔于1974年为“造田”被拆。现在蛳螺塔是2006年按原样所造,建塔材料把溪滩石改成与打石合砌垒建而成,外形没有原来塔美观,石块也比原来小多了。我多次路过蛳螺塔,最早一次看到蛳螺塔是1955年,但从来没有上去过,据说村中还有一只倒蛳螺塔古井,两只蛳螺塔遥相呼应,雌雄相配,但我没有去过。
今年正月十四立春日,我约了5人,自驾去观赏蛳螺塔。到了塔下,我们4人沿着蛳螺塔的路,层层盘旋而上,越高越令人胆颤心惊,一直绕至塔顶,虽该塔直径只有20米左右高,但绕上去越走到高处路越窄,看似不高的塔身,到了顶上,环视四处,村庄、雷竹山、桃山等尽在脚下,令人心旷神怡,但我也不敢直起腰俯视,因为感觉有点头晕目眩。
看过蛳螺塔,就去看“倒蛳螺塔古井”,我们问了汪家村几位路人,在他们的指引下,倒蛳螺塔原来就在汪家村的公路边的-个大水池,它又叫江湖潭,作古时防火用水池。离奧运冠军汪顺家很近。现在倒蛳螺塔进行了修建,新建了亲水平台、玻璃护栏、廊架等设施,是村民日常休闲娱乐场所。蛳螺潭水很满,养有鱼,水有点浑,看不清楚。据了解,水池造型象只倒蛳螺,上圆下尖,直径15米,最深处12.5米,用溪滩石砌筑潭壁,自上而下逐渐缩小,像是插入地点的蛳螺,若抽干水,人可以一直绕路走到潭底。
两个蛳螺塔,-个向上,-个向下,样子都像蛳螺,既突出了村子的美观,又解决了村民大旱时吃水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就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