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关羽与张辽(第310篇20210131)

标签:
文化 |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他将民间流传的关于三国故事,根据正夫,揣摩言辞等等,重新编撰而成的一本完整的章回体小说。全书120回,前80回(约公元187一220年)写了30余年,后40回(220一280年)写了60年。它是历史演义开山之作,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我看过好几部《三国演义》,其中也看过我三叔留下一本线装12册的《一才子书》之称的三国演义,该书第一册全部是人物图。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分真来三分假。书中据不完全统计,有1191位历史人物,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族后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黄巾起义者、鲜卑、羌等边远民族67人。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公、张飞、周瑜、鲁肃、赵云、黄忠、乔国老、司马懿等名字,在我国基本是家喻户晓,人人知道。
我看了《三国演义》,觉得书中关羽与张辽两人,虽在不同单位,但两人配合幽黙,做事重义的事迹,深深记忆在我的心中。两人在《三国演义》中都是主要人物:关羽,字云长,并州河东解县(今山西省运城)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茬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凜。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他面如紫玉,目若朗星,仪表非俗。两人都出生山西,虽关羽年长张辽约10岁,但两人都有一身好武艺,经常交流,彼此心心相印,以兄弟相称。后关羽在幽州涿县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协助刘备争天下,刘备入川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五虎将”之首。张辽先到荆州投丁原、董卓,为吕布部将“八骠骑”排名第二;后投曹操,为“五子良将”排名第一。
在争夺徐州之战中,张辽奉吕布令攻西门。与关羽投军后第一次会面,关羽指责张辽,为什么投吕布,失身于贼?张辽自觉惭愧,低头不语,引兵退至东门遇张飞又急退。张飞要追,被关羽劝阻对张飞说,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侮之心。
吕布被擒下邳城。曹操在白门楼连斩高顺、陈宫、吕布3人,第4位被绑押上的张辽目对曹操大骂,气得曹操拔剑要亲戳张辽,张辽引颈全无惧色。此时关羽忙跪于曹操面前说:“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曹操第一次见关羽是虎牢关中温酒斩华雄,心中一直想着关羽为他所用,今见关羽为张辽求情,于是,曹操忙掷剑笑曰:“我也素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于是放了张辽,封为“中郎将”。
曹操虽借关羽的面孔赦了张辽,但对张辽并不放心。后观张辽每办一件事,都会事先请示曹操;在行军作战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特别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黄盖火攻围阻在大船上,张辽亲驾小船,箭伤东吴名将黄盖,冲破吴、蜀将领追围堵截,九死一生,拼死护卫曹操脱险,救了一命,深得曹操信任。
张辽不忘关羽救命之恩,关羽保刘备妻小,失下邳城,被曹操兵马围困在一座土山上。为救关羽,张辽自告奋勇,对曹操说,原去劝降关羽。他对关羽说:“昔日蒙兄救弟,今日弟安得不救兄”。关羽听张辽劝,暂居在曹营。有一次,张辽问关羽,“兄与玄徳交,比弟与兄交何如?”关羽说:“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岂可共论乎?”
关羽知道了刘备下落,决定辞别曹操寻兄。曹操迫不待已,只得亲自与张辽等送关羽去刘备处,过了几天,张辽突然想起,关羽此去寻兄,沒有通关关文,必被曹将拦阻,于是告诉了曹操,曹操马上叫手下拿着关文,通知各关口,关羽到处,一律放行。到了下午,张辽又想起,关羽走了已几天,有否过关斩将,关将是否肯放行?于是又汇报了曹操,曹操又追发了一道关文。到第二天,张辽仍不放心,请示了曹操,亲自沿关传达曹操各关放行关羽指示。果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被夏侯惇阻止,两人大战于黄河渡口。前面两道关文到此无效。张辽到后对夏侯惇说:“奉丞相钓旨:因闻知云长斩关杀将,恐于路有阻,特差我传谕各处关隘,任便放行。”张辽又说,其它之事,他会解决。“既丞相大度,教放云长去,公等不可废丞相之意。”于是张辽向关羽道别,与夏侯惇领军自回。
赤壁之战。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烧得丢盔弃甲。与张辽等27骑逃到华容道,已是精疲力尽。面对关羽的500校刀手,吓得亡魂丧胆,只有朿手被摛。在曹操对关羽的说动下,关羽看到曹军惶惶,皆欲垂泪,哭拜于地,又见可怜兮兮的张辽,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让开了一条路,放生了曹操的残余人马。
以后在三国的战争中,张辽为避开关羽,不参与蜀汉之战,防守东吴。建安二十年(215年)在与东吴合肥之战中,张辽以7000士兵,抵挡孙权10万大军;张辽亲挑800敢死队,冲破孙权10万兵马,威震逍遥津,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连小儿也不敢夜啼。
《三国演义》中,关羽与张辽都战死于沙场,马革裹尸。关羽卒年58岁,由于其忠诚和勇武的形象,死后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从及历代帝王褒封。张辽卒年54岁,追谥刚俟,据说合肥逍遥津至今还有张辽塑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