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下乡去宁城,观赏皇家陪嫁牡丹途中回来的路上,车子顺便拐进了一条土路,拜谒一下普祥寺,正巧碰见寺院的住持,他说你们先走我随后就到,我相信这就是缘分。
普祥寺座落于赤峰小城子镇(原布日嘎苏台乡)柳树营子村,俗称石砬子庙,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整个庙宇气势宏伟,殿宇辉煌,共有前殿、中殿、后殿三座大殿。前殿为天王殿,中殿为罗汉堂,后殿为大雄宝殿。三层大殿庄重深存,殿宇四角飞翔檐主辅分明,殿内金身佛像形态逼真,阶前旗杆耸立,庄严肃穆,寺院内有四棵三百多年的古松树,迎风呜呜作响,盛气凌人。寺的左右两侧山间岩石上,各有一泓泉水,近年天气干旱的时候,河水干了,好多人家的井水都干了,但是这两个泉眼始终有水,清澈凌冽,附近农户挑着担子来一瓢一瓢的舀这里的水,但这两眼泉之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深信此地颇有灵气。
这座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占地近百亩,喇嘛六十多人。香火旺时佛事进行三天三夜,曾经的藏经楼,经书万卷,每次做佛事顶经,聚集几千号人,几百里之外的人都赶来香拜,经书从没用完过,可以想见当年是何等的红火,后因年久失修,加之历届运动中惨遭破坏,仅剩残墙断壁,寺内没有了佛像更没有了经书,一片荒凉,从此寺的后山上观望,他背靠卧山石,左右两侧的山突兀延伸环回,紧紧怀抱,再从后山顶南望前山,层层叠叠绵延至那遥远的天边,隐没在高高的云雾之中。
全寺香火鼎盛时期有僧侣九十九个,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为庙会,每逢初一、十五都有数百人上香敬佛,晨钟暮鼓,香烟袅袅,祈求降福黎民,祈盼人间祥和,呈现一片诵经礼佛的繁荣景象,不失为一处佛教圣地,一个修心向善的场所。
普祥寺主持,一代宗师青海塔尔寺喇嘛扎巴传承弟子,汉名魏悦高,法名仁钦扎木苏 ,因受祖上影响,自幼既对周易阴阳之术产生浓厚兴趣,并擅长生克制化之理的推演。其师父在这里圆寂后,他继任主持,他精神矍铄,须髯飘飘,穿一件黄马甲,有几分仙风道骨,他向我们介绍了该寺的历史与发展保护情况,寺里有全县体量最大的铜佛像,保存完好绘制精美的前殿天花板,以及大殿原装的柏木门窗等,说到这些如数家珍,更看到他为弘扬佛法,修建寺院的艰辛与决心,同时又有几分的无奈。。。。
在以打造文化大县而闻名的宁城,这么高规格的皇家寺院,竟然默默无闻,静静地伫立在山脚下,有500余年历史文化佛教圣地普祥寺,比承德普宁寺(大佛寺)早50年,比宁城法轮寺早100年,是著名的皇家寺院,可惜县古建榜上无名,不被重视,经费没有着落,大多靠捐资, 2013年普祥寺被列为 第五批赤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如果政府拿出七爷府陪嫁牡丹或当地已故名人清格尔泰打造宣传投资力度的一半,普祥寺或许早已声斐塞外誉满中京大地了。从仅有的文字材料都没有记载该寺因何而建,历代住持及历史渊源没有理清,更多的东西需要考证更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宣传。目前该寺院归法轮寺管理。
这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2.3%,门前有400余年的“文冠果”古树大小11株,是赤峰地区著名的古生物群落,每到金秋时节古老文冠果树,结有鸭梨大小的果实,据住持讲,以前文冠果是寺里用来榨油供佛灯的(代替酥油),2012年一场罕见的大雪将树头和枝条压断,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现在依旧老枝新芽,一片生机。
在有几百人姓名的捐资名单,我看到捐资最多的人是住持本人,他说,不仅我要捐得要多,妻儿子孙,儿媳们都要捐,亲戚朋友们也捐,在他们的影响下众多的善男信女们纷纷赶来捐款捐物,乃至做义工。为了从塔尔寺背回两卷经书该寺主人倾其全家所有,仅仅的四年中将捐来的40多万元全部用于该寺的修缮和建设。寺里请来的铜制佛像栩栩如生,每座殿的佛像都肃穆庄严,殿内雕梁画栋,佛教经典故事画像充斥期间,妙趣横生,寺院香烟缭绕,香客不多略显几分清静。在和他的交谈中得知,他会用其一生来守护寺院弘扬佛法,我对这位倾心于佛法的忠实信徒充满了无限敬意。五百年了,五百年的风风雨雨曾使多少瑰丽的建筑黯然失色,甚至成为废墟,但人们对美好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作为国教之一的佛教,历几千年风雨,经久不衰,想必有其合理性吧!
如果不是出于好奇,或与普祥寺有缘,肯定会和住持失之交臂,都说佛法难闻,同来的几位,在寺院门外徘徊,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转完了三层大殿,一一礼拜,再见了普祥寺,有机缘我还会来这里参拜闻法。(部分文字材料来自网络)
http://s4/mw690/003tVeGoty6GgDl05fJ53&690
http://s11/mw690/003tVeGoty6GgDKrCOeea&690古生物活化石文冠果树
http://s8/mw690/003tVeGoty6GgDM4Hgra7&690
住持魏悦高
http://s1/mw690/003tVeGoty6GgDNv9gA60&690
http://s12/mw690/003tVeGoty6GgDOpleX6b&690
三进院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