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视和激光手术

(2015-07-26 14:13:32)
标签:

杂谈

编译:朱剑笛 图片来源:Pixabay

原因

近视的原因是眼球过长或角膜弯曲太急剧,这样远处景物的焦点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不是视网膜上,就会形成模糊的影像。一些人的眼球发展为更长的确切原因是未知的,可能与遗传或环境因素有关。

风险因素

1、家庭史。父母中有一个近视,孩子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发展为近视;父母双方都近视,孩子近视的风险则进一步增加到二分之一。
2、大量阅读、写作和使用电脑的人可能会增加近视的风险。
3、环境条件。一些研究支持这样的想法,缺乏户外活动的时间可能增加患近视的几率。

治疗

1、矫正镜片。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2、屈光手术。这种手术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但21岁之前不能进行手术,因为视力还在发展,改变眼睛结构是危险的;21岁之后视力也可能会改变,医生要检查你的眼镜以确认你的视力在过去两年内没有显著改变。另外,有糖尿病、怀孕或哺乳期间也不适合做激光手术,有类风湿关节炎会影响手术后的恢复能力。

眼镜有双光眼镜(远视近视两用眼镜)、三焦距眼镜和阅读镜。年纪变大后,眼睛的晶状体会变得不那么灵活,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两副眼镜,一副用来看近的东西(如阅读),一副用来远的东西(如看电视);如果使用双光眼镜,就不用把眼镜换来换去了。还可以使用多焦点眼镜,这样近处、中等距离和远距离的东西都能看清。

屈光手术有下面几种:
1、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2、激光上皮角膜磨镶术(LASEK)。做完手术后可能要戴几天绷带隐形眼镜(bandage contact lens),以帮助愈合。
3、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过程类似LASEK,也可能要戴几天绷带隐形眼镜。
4、人工晶体植入术。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手术类型,其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的信息很少,而且相当昂贵,目前不被认为是主流的治疗选择。可能是中度到重度近视者的一个选择,25-45岁不适合做激光手术的人可以考虑。

LASEK或LASIK通常是首选的方法,因为他们几乎不会导致疼痛,而且视力将在一到两天内恢复。但此后视力会有一些波动,可能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全稳定下来,然后就能感受到手术的全部好处。激光手术通常在门诊进行,不需要住院。治疗通常需要30-60分钟。

只有你的角膜足够厚,激光治疗才能进行。如果角膜太薄,并发症和副作用的风险(如视力丧失)就会太高。如果你的角膜不够厚,不能做LASIK,可能可以做LASEK或PRK,但这些技术需要更长时间来恢复,在PRK手术后可能需要6个月时间视力才能稳定下来。

LASEK、LASIK和PRK这三种技术的结果通常都是良好的,虽然可能不能完全治愈近视,但大约90%人的症状能得到显著改善。大多数进行过激光手术的人报告他们对结果很高兴。但是要注意的是,激光手术不一定能把视力改善到带眼镜的程度;另外,和任何手术类型一样,激光手术也有并发症的风险。

屈光手术后可能的并发症:
1、眼感干涩。这是最常发生的并发症,因为激光可能损伤刺激泪液产生的神经。神经将在大约6个月后重新长出,在此期间,可以用眼药水来减轻干燥和刺激。
2、矫正不足或矫正过度。
3、视觉副作用。如灯的周围出现光环或星爆。
4、感染。
5、角膜瘢痕。
6、去除了过多的角膜组织,这会导致远视,大约20例就会发生1例。
7、夜间视力降低。这通常在6周内恢复。
8、明亮灯光周围产生薄雾(haze)效果。通常在6-12个月内恢复。
6、罕见的,视力丧失。

预防

近视无法预防。一些研究表明,可能可以延缓其进展。下面的技巧可能有帮助:
1、经常进行眼科检查,即使看得很清楚。
2、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如果没有得到适当治疗的话可能会影响视力。
3、戴太阳镜,防止紫外线辐射。
4、防止眼睛受伤。做某些事情时戴上防护眼镜,如体育运动、修剪草坪、绘画、或使用其他有毒烟雾的产品时。
5、健康饮食。多吃水果、绿叶蔬菜和其他蔬菜。研究表明,吃一些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对眼睛有好处,如金枪鱼(tuna)和鲑鱼(salmon)。
6、不吸烟。
7、使用正确的眼镜。经常进行测试,确保眼镜是正确的。但没有确切证据显示“角膜矫形镜”之类的特殊眼镜能阻止近视加深。
8、避免眼睛疲劳。经常把眼睛从你的电脑或阅读等任务移开,让眼睛休息一下。

更多靠谱育儿知识和健康资讯请看微博置顶帖或火爸博客:huobablog.com

参考资料:
1. Mayo Clinic. Nearsightedness. 2015.
2. NHS choices. Short-sightedness (myopia). 2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儿童白血病
后一篇:扁平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