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火爸朱剑笛
火爸朱剑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47
  • 关注人气:2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感冒

(2013-08-26 23:58:11)
标签:

健康

分类: 健康
要点:
上感的临床表现有普通感冒、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急性咽扁桃体炎。普通感冒不等于上感,它只是上感的其中一个临床表现,普通感冒皆为病毒感染引起。
普通感冒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注意休息、摄入足够的液体。千万不要给两岁及以下的婴儿服用非处方镇咳药和感冒药。婴儿可用盐水滴鼻液和吸鼻器清理鼻腔。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通常病情较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上感多发于冬春季节,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和含有病毒的飞沫经空气传播,或将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

急性上感的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为细菌引起,可单纯发生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但接触病原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淋雨、受凉、气候突变、过度劳累等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致使原存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发病。

上感的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
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为病毒感染引起,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咽痛、头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等,有时由于咽鼓管炎致听力减退。严重者有发热、轻度畏寒和头痛等。一般经5-7天痊愈,伴并发症者可致病程迁延。
2、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咽痒和灼热感,咽痛不明显。咳嗽少见。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明显声嘶、讲话困难、可有发热、咽痛或咳嗽,咳嗽时咽喉疼痛加重。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多由科萨奇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多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偶见于成人。
4、急性咽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科萨奇病毒等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多发于夏季,由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5、急性咽扁桃体炎:病原体多位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39摄氏度以上。

血液检查

因为上感多为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伴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核左移现象。

上感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以咽炎为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部分患者可继发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少数患者可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应予警惕。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阴性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但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伴有突发的连续喷嚏、鼻痒、鼻塞、大量清涕,无发热,咳嗽较少。多由过敏因素如螨虫、灰尘、动物毛皮、低温等刺激引起。如脱离过敏原,数分钟至1-2小时内症状即消失。皮肤针刺过敏试验可明确过敏原。
2、流行性感冒:为流感病毒引起,时有小规模流行,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咽结膜炎症状。近来已有快速血清PCR方法检查病毒,可供鉴别。
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咳痰,鼻部症状较轻,血白细胞可升高,X线胸片常可见肺纹理增强。
4、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前期表现类似,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肝炎、心肌炎等病。患者初期可有鼻塞、头痛等类似症状,应予重视。如果在上呼吸道症状一周内,呼吸道症状减轻但出现新的症状,需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免误诊。

上感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同时戒烟、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1、对症治疗:对有急性咳嗽、鼻后滴漏和咽干的患者应给予伪麻黄碱治疗以减轻鼻部充血,亦可局部滴鼻应用。必要时适当加用解热镇痛类药物。
2、抗菌药物治疗:目前已明确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菌药物。除非有白细胞升高、咽部脓苔、咯黄痰和流鼻涕等细菌感染证据,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史和经验用药,可选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醋类或哇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3、抗病毒药物治疗:由于目前有滥用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所以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2天一般无需应用。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oseltamivir)有较广的抗病毒谱,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预防

隔离传染源有助于避免传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季节性,北方常在冬季,而南方多在冬夏两季,由于变异率高,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已引起多次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

病原体

根据核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根据抗原变异的大小,人体的原免疫力对变异了的新病毒可完全无效或部分无效,从而引起流感流行。乙型流感病毒也易发生变异,丙型流感病毒一般不发生变异。

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病情较重;乙型和丙型引起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化较快,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流感大流行时无明显季节性,散发流行以冬春季较多。患者以小儿与青年较多见。

发病机制和病理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病毒颗粒人-人传播。

临床表现

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潜伏期1-3天。有明显的流行和暴发。急性起病,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鼻咽部症状较轻。可有食欲减退,胃肠型者伴有腹痛、腹胀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肺炎型者表现为肺炎,甚至呼吸衰竭;中毒型者表现为全身毒血症表现,严重者可致循环衰竭。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快速血清病毒PCR检查有助于其早期诊断。

治疗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要点包括:
1、隔离。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
2、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
3、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类药物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降低致病性,减轻流感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此类药毒性低、不易引起耐药性且耐受性好,是目前流感治疗药物中前景最好的一种。研究表明奥司他韦(oseltamivir)对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扎那米韦(zanimivir)可用于成年患者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患者,可抑制病毒复制与释放,无全身不良反应。另外,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amantadiri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早期应用可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病情、改善预后。但金刚烷胺副作用较多,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副作用。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分离到的禽流感病毒(H5N1)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有较强的耐药性。
4、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消化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检测并预防并发症。呼吸衰竭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在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预后

与病毒毒力、自身免疫状况有关。年老体弱者易患肺炎性流感而病死率较高。单纯型流感预后良好。

——@传递那一把火 摘自《内科学》第7版(主编 陆再英 钟南山)

儿童感冒

在刚出生的头两年,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冒8-10次。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接触很多孩子,或他有哥哥姐姐也是学龄儿童,那么患感冒的次数会更多。

大一点的孩子患感冒一般不需要看医生,除非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但3个月大或更小的婴儿,无论如何,在出现第一个症状时就要去看儿科医生。而小一点的婴儿,症状非常具有误导性,感冒很有可能快速地发展成为更严重的疾病,例如细支气管炎、假膜性喉炎或者肺炎。

3个月以上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也要咨询儿科医生:
1、每次呼吸时鼻孔张开(鼻翼扇动),每次呼吸时锁骨上窝或肋间肌向内凹陷(三凹征),呼吸急促或者存在任何一种呼吸困难。
2、嘴唇或者甲床青紫。
3、鼻腔内分泌的黏液10-14天后依然存在。
4、咳嗽不止(持续超过1周)。
5、耳部疼痛。
6、体温超过38.9摄氏度。
7、过度嗜睡或脾气暴躁。

对于普通感冒,你能做的最大努力只能是让孩子舒服一些,确保孩子得到充足的休息,摄入足够的液体。如果发热或感到不舒服,给他一些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是,千万不要给脱水或反复呕吐的孩子服用布洛芬。而且要注意按推荐剂量和间隔时间来服用。

有一点非常重要——千万不要给两岁及以下的婴儿服用任何一种非处方镇咳药和感冒药,因为这些药物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可能引起致命的副作用。而且,很多临床试验表明,感冒药和镇咳药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效,却有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另外,咳嗽是孩子机体清除呼吸道下段黏液的一种自然机制,一般来说没有必要刻意去抑制它。

如果小婴儿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而呼吸困难或饮水困难,可以用盐水滴鼻液或喷雾来帮助他清理鼻腔。接下来,可以每隔几个小时(每次哺乳前或抱孩子上床睡觉前)用一个橡胶吸鼻器帮孩子吸出鼻腔内的阻塞物。在给孩子哺乳前,每15-20分钟应该往孩子鼻子里滴两滴生理盐水滴鼻液,然后立即用吸鼻器吸出。千万不要用任何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滴鼻液,因为很有可能导致药物吸收过量。只能用普通生理盐水滴鼻液。

在使用吸鼻器时,先捏住它的球部,然后慢慢轻柔地把尖端放入孩子鼻腔,接下来再慢慢松开球部。这样轻柔地吸出鼻腔内阻塞的黏液,可以让孩子在吸奶的同时畅快地呼吸。

在孩子的房间放一台空气加湿器,也可以帮助缓解孩子鼻腔里的分泌物阻塞的症状,让他感到更舒服。将机器放到离孩子近一点的地方(但要注意安全,远离他能够到的范围)。一定要确保每天都彻底清洗且晾干加湿器,以防止出现细菌或真菌污染。不推荐使用蒸汽蒸发器,因为它们很容易造成严重的灼伤或烫伤。

预防

如果孩子还不满3个月,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远离感冒的人群。特别是在冬天,因为很多病毒都在冬天引起感冒病大规模传染。一种可以使大孩子及成年人患上轻微疾病的病毒,有可能使婴儿患上更为严重的疾病。

如果孩子上了幼儿园,要教会他随时注意主动远离感冒患者,同时有规律地洗手。

——@传递那一把火 摘自《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该不该补钙?
后一篇:儿童便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