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x4/bmiddle/be23eff3gy1fcsnur9d7lj218g0qojv5.jpg安心为什么离开杨瑞,因为虽然爱情是美好和伟大的,但终究敌不过亲情和命运。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安心离开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无法从失子之痛中自拔。对这个孩子,安心始终有着愧疚,因为是她自己亲自葬送了孩子幸福的生活。如果和毛杰的关系没有暴露,孩子会有一个好爸爸、一个完整的家庭,相比后来颠簸流离的生活,安心怎能不心怀愧疚呢。所以她非常的溺爱孩子,她也跟杨瑞说过,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孩子养大,在去云南办事的途中,安心与杨瑞唯一的一次大的争吵也是关于孩子的。杨瑞对孩子好,也是因为那样安心会对他更好,当孩子和爱情摆在面前,安心会毫不犹豫选择孩子的,这是母爱啊。对任何一个正常的母亲来说,失去孩子就相当于要了她的命,即使肉体还在,灵魂已经凋零了。其实对于失子之痛,最好的疗法就是再要一个孩子,可惜杨瑞的阅历不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许意识到了,但还没找到机会实施,有的失去孩子的母亲甚至拒绝再生一个,因为她们觉得这是对死去的孩子的不尊重。安心尝试过忘记过去发生的一切,但这是不可能的,在给杨瑞的信中她提到她始终觉得张铁军和儿子在看着她,其实张铁军倒没什么,之前孩子没死时她是想和杨瑞好好生活的,主要是孩子的原因。没有了孩子,安心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和生活的希望。
二,另一个离开的原因是安心深爱着杨瑞,“比我幸福”这首歌里完全讲出了安心的心声。
祝福有许多种心痛却尽在不言中;
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
再痛也不说苦爱不用抱歉来弥补;
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
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
回到北京后,安心很清楚自己的状态,她和杨瑞再也回不到原来了。这样对杨瑞是很不公平的,杨瑞历经磨难得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安心,所以她才极尽所能去照顾好杨瑞,去弥补精神上缺失。而杨瑞对她越好,她就觉得亏欠的越多。终究现实是无情的,安心不知道杨瑞还有多少耐心来等待她的回归,另外张铁军、毛杰和儿子的死也让她不得不相信宿命,她不想给身边的杨瑞再带来厄运。与其这样不如早点离开,放开杨瑞,让他去追逐幸福的生活(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枉费我狼狈退出)。事实上,安心也差一点成功,就是贝贝的出现。为了让杨瑞死心,安心采用了一种不惜伤害对方的方式,突然的决绝的离开,其实她自己更心痛(再痛也不说苦 爱不用抱歉来弥补)。永远的离开自己在世间唯一的挚爱,一个人承担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去成全对方的幸福(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 才值得我对自己残酷),这是怎样的伟大无私的爱啊。
所以小说最后让安心离开是对女性歌颂的升华,充分体现了女性为他人、为爱而献身的精神。回想我们身边的母亲和妻子,他们对爱人、对孩子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值得我们一生去感激。潘队长在安心的墓前问杨瑞“你敬佩她吗?”,就是提醒读者所有伟大的女性是值得敬佩的。
最后谈一下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安心可能没有想到过了很长时间了,杨瑞还会回来找她,而且杨瑞过的不好,无法忘记她,甚至放弃了与贝贝的美好生活。这就与她当初离开的初衷不一样了,没有让自己的爱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反而给予了他更多的痛苦,对此安心不可能无动于衷。小说最后,杨瑞每月都给潘队长寄钱就是想让安心知道,他还一直等着她。后来潘队长就再也不提不要让他傻等的话了,这表明安心又重新燃起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了,又有了对未来新的期望,因为她知道无论碰到什么苦难,在世界的尽头总有一个人在等着她。所以安心一定会回来的,在她完成任务,在时间把失子之痛慢慢冲淡后,在她准备好后她一定会去找杨瑞的。小说最后没有把结局写明确,可能是怕读者对表达的主题有理解的偏差,安心为爱离开杨瑞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很大的震撼了,已经充分表达了主题,这时候嘎然而止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但可能海岩自己也觉得这样写太残酷了,还是给点希望吧,应该可以预料到作者也是想让安心回来的。
一,安心离开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无法从失子之痛中自拔。对这个孩子,安心始终有着愧疚,因为是她自己亲自葬送了孩子幸福的生活。如果和毛杰的关系没有暴露,孩子会有一个好爸爸、一个完整的家庭,相比后来颠簸流离的生活,安心怎能不心怀愧疚呢。所以她非常的溺爱孩子,她也跟杨瑞说过,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孩子养大,在去云南办事的途中,安心与杨瑞唯一的一次大的争吵也是关于孩子的。杨瑞对孩子好,也是因为那样安心会对他更好,当孩子和爱情摆在面前,安心会毫不犹豫选择孩子的,这是母爱啊。对任何一个正常的母亲来说,失去孩子就相当于要了她的命,即使肉体还在,灵魂已经凋零了。其实对于失子之痛,最好的疗法就是再要一个孩子,可惜杨瑞的阅历不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许意识到了,但还没找到机会实施,有的失去孩子的母亲甚至拒绝再生一个,因为她们觉得这是对死去的孩子的不尊重。安心尝试过忘记过去发生的一切,但这是不可能的,在给杨瑞的信中她提到她始终觉得张铁军和儿子在看着她,其实张铁军倒没什么,之前孩子没死时她是想和杨瑞好好生活的,主要是孩子的原因。没有了孩子,安心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和生活的希望。
二,另一个离开的原因是安心深爱着杨瑞,“比我幸福”这首歌里完全讲出了安心的心声。
祝福有许多种
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再痛也不说苦
至少我能成全你的追逐;
请记得你要比我幸福
回到北京后,安心很清楚自己的状态,她和杨瑞再也回不到原来了。这样对杨瑞是很不公平的,杨瑞历经磨难得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安心,所以她才极尽所能去照顾好杨瑞,去弥补精神上缺失。而杨瑞对她越好,她就觉得亏欠的越多。终究现实是无情的,安心不知道杨瑞还有多少耐心来等待她的回归,另外张铁军、毛杰和儿子的死也让她不得不相信宿命,她不想给身边的杨瑞再带来厄运。与其这样不如早点离开,放开杨瑞,让他去追逐幸福的生活(请你一定要比我幸福
所以小说最后让安心离开是对女性歌颂的升华,充分体现了女性为他人、为爱而献身的精神。回想我们身边的母亲和妻子,他们对爱人、对孩子和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值得我们一生去感激。潘队长在安心的墓前问杨瑞“你敬佩她吗?”,
最后谈一下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安心可能没有想到过了很长时间了,杨瑞还会回来找她,而且杨瑞过的不好,无法忘记她,甚至放弃了与贝贝的美好生活。这就与她当初离开的初衷不一样了,没有让自己的爱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反而给予了他更多的痛苦,对此安心不可能无动于衷。小说最后,杨瑞每月都给潘队长寄钱就是想让安心知道,他还一直等着她。后来潘队长就再也不提不要让他傻等的话了,这表明安心又重新燃起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了,又有了对未来新的期望,因为她知道无论碰到什么苦难,在世界的尽头总有一个人在等着她。所以安心一定会回来的,在她完成任务,在时间把失子之痛慢慢冲淡后,在她准备好后她一定会去找杨瑞的。小说最后没有把结局写明确,可能是怕读者对表达的主题有理解的偏差,安心为爱离开杨瑞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很大的震撼了,已经充分表达了主题,这时候嘎然而止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但可能海岩自己也觉得这样写太残酷了,还是给点希望吧,应该可以预料到作者也是想让安心回来的。
前一篇:上海1943 值得去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