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懂的诗经 之国风·周南 芣苢

标签:
读不懂的诗经甲骨文书法杂谈 |
分类: 读不懂的诗经 |
芣苢。如果不读诗经,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车前子还有这么一个生僻名字。我们这里叫它车轱辘菜,大概是因为有车辙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我现在也不知道车前草有什么用处,园子小径边上每年都要长很多,只知道是一种不知道治什么病的药材,从来没有采过。虽然叫菜,也从来没吃过。古人采了做什么呢?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的一句话:“野人亦煮啖之。”此“野人”是指乡野的穷人。可见到了清代,还有穷人以此为食物的。在朝鲜族(包括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上的),以车前草为食物是普遍的习俗。春天采了它的嫩叶,用开水烫过,煮成汤,味极鲜美。
亦作“ 芣苡 ”。
(1).草名。即车前。《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郑玄 笺:“芣苢,马舃。马舃,车前也。” 明 李时珍
(2).《诗·周南》篇名。《韩诗》以为《芣苢》“伤夫有恶疾也”。古人歌之以表达对患恶疾者之同情。《文选·刘孝标〈辩命论〉》:“
颜回 败其丛兰, 冉耕 歌其《芣苢》。”
李善 注:“《家语》曰:
冉耕 , 鲁 人,字 伯牛 ,以德行著名,有恶疾。《韩诗》曰:‘《采苢》,伤夫有恶疾也。’”
(3).《诗·周南》篇名。芣苢多子,古人歌之以示庆贺生子之意。
胡熊锷
http://s11/mw690/003tSD2igy6TrkAns2S6a&690
http://s5/bmiddle/003tSD2izy6TrkGRzW454&690
本诗中的掇捋袺撷几个字形,今仅能追溯到小篆。
http://s4/mw690/003tSD2igy6TrkA0cNB33&690
叕
朝日新闻中文网微博曾发布了一条微博,“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下面网友的神评论。@千寻白马:
这条微博要火炎焱燚了。朝日昌晶君终于改口吅品说自家事了。六年七相,这真是一方水沝([zhuǐ][zǐ])淼(miǎo)土圭垚(yáo)养一方人从众啊!
http://s9/mw690/003tSD2igy6TrkAAgac98&690
撸
http://s8/mw690/003tSD2igy6TrkAuUQva7&690
http://s2/mw690/003tSD2igy6TrkADmvvc1&690
http://s13/mw690/003tSD2izy6TrkEtRq47c&690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
诗里存有争议的是采采和薄言。采采有释采了又采,有释繁盛众多貌。我倾向于后者。薄言多认为是无实意的发语词。高亨
注:“薄,急急忙忙。言,读为焉或然。”
对于薄言,在我没有全部了解之前,还是先保持沉默。但对那六个字(采有掇捋袺襭)的前人释义想做一点补充。这首诗去掉重章叠句部分,实际就剩这六个字。第一个采多不释,可能认为没有解释的必要,因为就是本意。而有又释为取得,也是采的意思,后面的掇简单释为拾起来,捋下来,兜起来,撑起(这个不对)衣襟兜起来。我觉得有必要把略显混乱的状态梳理一下,和对有的释义进行修正。首先,采是去采的状态,还未采到。然后有,就是本意,表示有,就像我们去采蘑菇,看见之后说这里有啊。然后掇是蹲下摘叶子,捋是撸芣苢的籽。开始还能用一只手兜衣襟装,越采越多最后就插在腰间,也就意味已经采完,可以回家了。诗经里面有很多由暗线进行穿连的诗,尤其在重章叠句的诗里面,用非常精妙直接的词语穿成珠链,倒是后人一些曲解词意破坏了诗的完整性。最后,我还是以现代派的乌青白云体做个结尾吧。
《对白云的赞美》
——乌青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特别白特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然后是网友仿照先锋诗人乌青的诗歌所掀起的网络造句热潮。
网友仿诗:四环桥上的车队真堵啊/真的,很堵很堵非常堵/非常非常十分堵/特别堵特堵/极其堵/贼堵/简直堵死了/啊——
我终于忍不住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d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