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蕨类植物为什么没有灭绝

(2014-04-18 07:31:30)
分类: 科普

http://s14/mw690/003tRo6dgy6IbQ8pIa91d&690

今天看来不起眼的蕨类其实是很古老是生物。它们从3.6亿年前的泥盆纪开始,到1.2亿年前白垩纪初期开花植物(被子植物)出现之前,一直统治着地球上的植被。它们曾经是湿润地区某些恐龙的主要食物。开花植物出现后,由于它们长得高,优先得到阳光的照耀,因而有竞争优势。巨大的树冠遮盖了低矮的蕨类植物,使后者得不到足够的阳光照射,难以生存,很多种的蕨类植物因此而灭绝。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些蕨类植物还能够存活到今天呢?

http://s12/mw690/003tRo6dgy6IbQce9LB3b&690

答案是这些蕨类植物表达了一个叫neochrome的光受体基因。多数植物吸收的主要是蓝光,而neochrome相当于一个红光受体基因和一个蓝光受体基因的嵌合体,因而使得这些蕨类既能够吸收蓝光也能够吸收红光。这样的话,阳光被高的开花植物把蓝光部分吸收掉后,这些蕨类仍然可以依靠利用剩下的红光生存。


那么这些蕨类里的neochrome基因又是怎么来的呢?通过追溯这个基因的进化史,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它最有可能来自一种金鱼藻。1.8亿年一株金鱼藻不知道怎么就把这个基因转移到一株蕨类植物,使得它能够在开花植物的阴影里存活至今。这一横向基因转移之所以能够发生,可能是由于蕨类配子体具有裸露的性器官。释放到空气中的金鱼藻孢子很容易就能够接触到蕨类的生殖细胞,大大增加了基因转移的几率。即便如此,高等生物间的横向基因转移仍然是个极低概率事件。

http://s6/mw690/003tRo6dgy6IbQgOIsJ55&690

这一成果即将正式发表在下一期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