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俺爸不给俺拿!

(2023-01-03 22:37:43)
标签:

情感

教育

杂谈

俺爸不给俺拿!

俺爸不给俺拿!

这几天在家我又想起师生交往中给我启发的一件事,我又想起去年教的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姓田,姑且叫他田田吧。他个子不高,身份胖胖的,头皮圆圆的,脸盘大大的,两个眼睛鼓鼓的,长的很有特点。虽说成绩不是很好,还是比较可爱的。但任课老师反映他有时说话比较“奘”,口气特别生硬。我作为班主任倒是没有遇到。不过不久,我就领略到了。

那次学生要做全员核酸检测。2022年是师生做全员核酸检测的一年,每周都要让医务人员捅几次。检测时老师用手机出示个人二维码就可以,但学生在校不允许带手机,只能带个人二维码打印卡。为了节约时间,各班都要求学生必须将个人二维码带在身边,我更是反复强调,学生也养成了随身带二维码的习惯。但那天到我们班同学做核酸检测时,他却到办公室生硬地跟我说没带二维码。

我问:“我们不是要求每天都要带着吗?”

他却突然大声对我喊:“俺爸不给俺拿!”

当时吓了我一跳,他为什么这么激动?口气这么强硬?是不是不拿老师的话当回事儿,我不禁也有点儿动火。但再想一想我的问话应该不至于让他这样生气,这其中定有原因。

我就坦诚地跟他说:“老师只是了解原因,常理不至于让你这样激动,这又是什么原因?”他沉默不语。

我又问他,他才说道:“你问我爸吧。”就不说别的了。

既然这样,我就拨通了他爸爸的手机。

我问:“孩子说你不给他拿着二维码,这是怎么回事?”

没想到他爸爸在电话里也突然间大声的朝我喊:“我就是不给他拿!”

真是一对好父子啊!我问到底怎么回事,他父亲那边气呼呼的说:“孩子每天自己的事情都不准备好,我送他上学都到学校门口了,他才跟我说又忘了拿二维码,让我回去拿。我还等着去上班,哪有工夫!老师你凶他就是,让他长个记性!”

唉!我才明白,原来都朝我大声嚷嚷,是因为他爷俩之间有这段“恩怨”!他们把当时的那一个气都转在老师身上了,或者说是自觉不自觉的把爷俩抬杠的情绪带到了跟老师交流中来了,情绪的瞄准点本不在老师这里,老师仅仅是躺枪罢了。

知道真相后,我对田田同学以及他爸一点怒气都没有了。事情不像表面呈现给我们的那样,他背后往往还另有文章。当我们遇到学生情绪不对的时候,一定要问一问,学生有这样的反应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为什么会这样?背后会不会还有别的原因?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些问题细细推究的话,就不会轻易地误会了学生。就会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真正走近学生。也会避免自己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甚至犯下让人遗憾的错误。

最近读到一本关于社会情感能力的材料。一些外国专家研究说,老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情感能力。社会情感能力是指理解和管理情感、设定和实现积极的目标、感受和表达对他人的同情、建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以及作出负责任的决策的能力。结合老师日常工作,老师的社会情感能力主要为五大核心技能,即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技能和贡责任地决策。按我们的理解,这社会情感能力其实就是我们常说情商,这其中包括我们管理处理个人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这也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洞察与反思能力,而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无疑对我们深入了解事情真相、合理处理繁杂问题、提升我们的社会情感能力大有帮助。

现在,田田同学已经升到高中读书半年多了,我还常常想起这件事。每次想起,我都提醒自己,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遇事一定要多问几个“?”,要有共情之心,要想到他人可能有不为我们所知的独特经历,他们的不当情绪可能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有了这些经验,我们处理问题时就能避免简单粗暴,会可能更理性、更妥当些。这就是我从“俺爸不给俺拿!”这句喊话中得到的教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给2022
后一篇:那些花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