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假如你是大臣,怎么办?(上)

(2021-01-05 22:03:31)

假如你是大臣,怎么办?(上)

假如你是大臣,怎么办?(上)

前段时间教学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我跟同学们一起梳理情节,体会童话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又一同分析荒诞情节中的人物形象。皇帝轻易上当,最后竟然被骗到街上赤身裸体举行大典,出尽洋相,真是爱慕虚荣,荒唐昏庸,愚蠢可笑。两位老大臣为了自己头上乌纱,睁眼说瞎话,可谓虚伪自私,圆滑世故,善于明哲保身。他们表现了整个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作者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嘲笑。老百姓胆小怕事,耍小聪明,不敢说出实情,只有小孩天真烂漫,无私无畏,敢于说出真相。作者在这些人物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即人要保持一颗童心,勇于说真话。这样才会避免荒唐的事发生,才会有一个美好的世界。

探究到此,关于人物的学习目标似乎已经达成,应该转入其他内容的学习了。但这些有关人物的分析是教辅和其他材料中都有的内容,我意犹未尽。忽然想到,这众多人物中,在戳穿骗局方面本应起关键作用的是谁?让学生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于是,课堂上,我临时加入了这一问题。

问题一抛出,学生马上讨论纷纷,接着说出观点,师生再共同交流分析。起关键作用的应该在大臣身上。皇帝当然是第一责任人,如果自己不昏庸颟顸,就不会被骗,也不会发生赤身上街的闹剧。但在戳穿骗局方面,大臣应该起着关键性作用。顶头上司昏聩,所以才陷入骗局。骗局发展到举行游行大典在老百姓面前一丝不挂,皇帝的尊严荡然无存,威望一地鸡毛,局面已经无法收拾。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大臣起到一点臣子的作用,秉持本心,说出实话,那就不会造成后面愈演愈烈的荒诞。现在两个“忠实”的大臣,没有履行职责,甚至因为一己之私客观上成为骗子的帮凶,最终导致皇帝被蒙蔽,只能顺着架子往上爬,最后上演街头“真空秀”,损失惨重,贻笑国人。

最后小孩说出真相,老百姓随声附和,皇帝觉得自己上当回到宫中后,我想最恨的人,可能不会是骗子,而是两个老大臣。骗子游走江湖,坑蒙拐骗,虽说可恨,但与皇帝非亲非故,甚至都不一定是臣民,况且皇帝拥有整个国家,是最富有的人,骗皇帝老儿一点钱财也算可以理解。老大臣是国家的栋梁,君王的心腹,当尽股肱之力,明知其中有诈,可最终做了什么?皇帝两次派遣他们去明辨是非,把关核验,他们都没有揭穿骗子把戏,反而口是心非,姑息将就,欺君罔上,最后害得皇帝丢尽脸面,成为全国的笑柄。两位老大臣着实可恶!

讨论中又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两位老大臣要履行职责,戳穿骗局,直接面奏皇上,揭穿真相行不行?

同学们讨论发言,结果是行。因为老大臣德高望重,资历很深,说话很有分量。即使犯颜直谏应该也有会有什么问题。皇帝能先让两位老大臣先去察看,说明皇帝也不是昏庸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只要老大臣说出实情,皇帝应该会听,骗人的把戏也会结束。

不过也有同学说,直陈真相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应该有更巧妙的方法让皇帝本人确认骗子是在撒一个弥天大谎。

怎样做才更巧妙地戳穿骗局呢?(见下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