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5-11-05 19:53:09)分类: 小荷尖尖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克拉玛依第三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和爸爸妈妈去过哪里呢?(学生交流自己去过的地方)
2.(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前往祖国的最南边,那里有一群岛屿,被称作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从地图上指明西沙群岛的位置,简单介绍地理环境。
3.(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西沙群岛吧!(学生观看)西沙群岛有着丰厚的海洋资源,所以被称为“富饶的”,补充完整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2)游戏快速读词巩固。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找出来句子读一读。
4.学生汇报:西沙群岛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三、重点探究
1.让我们再去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播放课件)
2.回忆一下你们刚才看到最多的画面是什么?(学生回答“海水” )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课文内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2)海水真美呀!说说看,为什么这么美?(学生找答案)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3)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四、总结回顾:
1.西沙群岛的海水风景优美,其实物产也很丰富,快找一找有哪些?(根据学生所汇报的归纳总结“海底”、“海滩”、“海岛”)
2.有这么多的宝藏等着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探寻吧。
作业设计:收集西沙群岛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物产丰富
海岛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反思
10月底,我参加了工作室的片区汇报课,这次选的讲课内容为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我个人很喜欢这篇课文,语句优美,把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表现出来。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写海面主要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海水的美丽,所以我设计的第一课时的重点就围绕“海水”来学习。
也很有幸,遇到了一个整体素质很高的班集体,学生都提前预习功课,查找了资料,而且可以看出基本功很扎实,所以上课的感觉非常顺,整个过程都有效达到了我的预想效果。现在回顾一下教学过程,自我总结了有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现自己问题所在,改进不足。
本课优点:
第一,学生欣赏形声同步的课文多媒体课件,视听结合,眼界大开。原本对西沙群岛模模糊糊的认识一下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这样突破了地域局限和感官局限,仿佛把学生带到了海边,刹那间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愉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学生深深地赞叹祖国的河山之美,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也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生字词学习扎实。将巩固生字、正确读文、在读中熟悉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认读生字时以小老师带读和闯关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四字词语的积累以及多音字“参”的认识,并在学生读文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从而让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字词的意思。
第三,教学中让学生在通读课文中找出全文围绕哪句话写得,从而找出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接着按照顺序来学习课文,由整体到局部,进行了由大化小。慢慢吸引学生一点一点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第四,在对文本的朗读指导上也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指导,在指导朗读海水那一段时,让学生通过赏析美文、感受美景,就可以很好地入情入境,用朗读表现出来。接着又探究海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颜色,顺利完成第二段的学习。
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