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因—近因效应的启示
(2020-07-02 15:43:39)分类: 感悟点滴 |
首因—近因效应的启示
高记平
依照首因—近因效应组织课堂教学。每节课的前20分钟为高效期—1,这是学生学习保持的最佳时间段,应该安排讲授新内容。在一节课进行20分钟后的10分钟内,即高效期—1后的10分钟内,这段时间为低沉期,可以安排学生练习新学习过的内容,或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相比较。每节课的最后15分钟,为高效期—2,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指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拓展巩固。
参照首因—近因效应反思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会发现大量存在与首因—近因效应相违背,不科学、低效率教学现象。譬如,在一节课前20分钟,即高效期—1,这是学生学习愿望最为强烈、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本应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我们一些教师却习惯于利用这段时间,或者教育管理学生,或者复习巩固旧的知识,或者导入新课用时过长,还存在学生课前讲因准备不足而占用时间过多等现象,浪费了宝贵的高效期学习时间。另外,我们对一节课从时间和内容的安排方面也存在不科学问题,把训练时间安排在一节课最后5—10分钟就是一例。还有我们在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拓展等方面重视不够,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段专门安排此项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