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因—近因效应的启示

(2020-07-02 15:43:39)
分类: 感悟点滴

首因—近因效应的启示

高记平

    科学研究表明,在记忆情境中,倾向于对首先接触的信息或材料(高效期—1)记忆最好,其次是最后接触的信息(高效期—2),中间的内容(低沉期)记忆效果最差,这就是首因—近因效应。首因近因效应提示我们,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内容,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效果良好。

依照首因—近因效应组织课堂教学。每节课的前20分钟为高效期—1,这是学生学习保持的最佳时间段,应该安排讲授新内容。在一节课进行20分钟后的10分钟内,即高效期—1后的10分钟内,这段时间为低沉期,可以安排学生练习新学习过的内容,或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相比较。每节课的最后15分钟,为高效期—2,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指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拓展巩固。

参照首因—近因效应反思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会发现大量存在与首因—近因效应相违背,不科学、低效率教学现象。譬如,在一节课前20分钟,即高效期—1,这是学生学习愿望最为强烈、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本应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但是,我们一些教师却习惯于利用这段时间,或者教育管理学生,或者复习巩固旧的知识,或者导入新课用时过长,还存在学生课前讲因准备不足而占用时间过多等现象,浪费了宝贵的高效期学习时间。另外,我们对一节课从时间和内容的安排方面也存在不科学问题,把训练时间安排在一节课最后510分钟就是一例。还有我们在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拓展等方面重视不够,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段专门安排此项教学内容。

  2020年6月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