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得不提的一件事情是:我看过这本书很多遍,但下一次次都说不正确这本书的书名。因为我有一个比较简单记住这本书的方法:华夏出版的,蔡飞教授翻译的。
直到最近,我再次看这本书,并将其制作成思维导图,终于记住书名了。
http://img04.bibimai.com/product_big/05/70/35/3057035.jpg
曾经建议过一位前同事,边看边制作PPT文件。开始他很有干劲,可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终究没有做完。我一直在想,要给他什么样的强化,他才能够做完呢?
这本书,正如书名,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即:行为管理策略和行为治疗课程。
http://s2/mw690/bdf48155gd2f6f1891031&690
这次再看,仔细看了前本部分,且将重点内容全部制作到了思维导图里——[微盘下载]。而后半部分,即课程部分,只列出到项目名称,各位可以看原著,也算是尊重原作者和译者,包括出版者的辛勤劳动吧!
本书的附录也相当有值得推荐,内容如下,就是一个教学流程:
本人在编辑到这里的时候,想到的是:“有”了这份资料,那是相当的好,毕竟可以依次进行评估、教学,并且追踪成果;但如果只有这份资料,而固步自封,那么就是“无”了,毕竟其核心还是“行为”的。
另外一个方面,机构教学,如要采用,也只能是采用其中的某些课程,而难以做到其要求的“密集强化”程度(偶尔有机构说一对一,但算起来,时间也难以达到);因此“有”了这份资料,还必须参考其他的资料,借鉴其他发理论与方法,也就是这份资料“无”部分。
对于家长而言,在家里要想系统地实施教学,这是一份可以参考,甚至依此实施的资料,这也是“有”,总比什么都“无”,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的好。
当时看后半部分的时候,进行了一些简要的整理、编辑,可以给大家看看:
http://s4/mw690/bdf48155gd2eea0e79363&690
http://s5/mw690/bdf48155gd2eea1113704&690
http://s7/mw690/bdf48155gd2eea137db66&690
看看这个课程,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
http://s11/mw690/bdf48155gd2f69f3102a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