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心路——李富荣对男单世界冠军无限向往……
(2014-10-11 20:09:13)
标签:
体育 |
2005年5月,上海48届世乒赛期间,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的李富荣接受了上海《新民晚报》记者的采访。
(众所周知,在第26、27、28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李富荣三次在单打决赛中遭遇庄则栋,三次让球给对方。而采访李富荣前,一名乒乓界人士告诉我,在双打比赛中,李富荣与王家声搭档,也两次让出世界冠军,分别成就了张燮林、王志良组合和庄则栋、徐寅生组合。前前后后,李富荣五让世界冠军!——新民晚报记者)
“没能获得过男子单打的世界冠军,是平生憾事,但现在想这事,我的心情已经非常平静。当时,庄则栋和我并称‘南北两只小老虎’,球技上各有千秋,水平也没多大差别。”“庄则栋当球员时是相当不错的,我们两人的关系也很好。他这个人,在业务上肯钻,爱琢磨,一会儿尝试这样的打法,一会儿尝试那样的打法,常常有新的发现。他训练刻苦认真,临场也敢打敢拼,能发挥水平,当时的打法也先进。所以,我到现在依然觉得,庄则栋确实是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
“现在想想‘让球’,似乎显得不可思议,但这发生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多年来,有很多记者问我,如果我和庄则栋真打的话,是不是会连续三次输给他,记得有一次我这样回答,‘如果彼此真打,我当然会有机会赢’。平时,我与庄比赛有输有赢。”
(当记者问李富荣:“你三次让出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甚至连努力拼搏都不允许,对此你是否感到委屈?”李富荣豪爽地大笑起来,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他的目光,落在了远处的地平线……)
“我不委屈,真的。虽然我遇上庄则栋,总要让给他。但别的选手遇到我的话,也要“让球”。这是当时乒乓界的规矩。比如说,我的战友湖北选手胡道本,他就三次‘让球’给我(指26、27、28三届世乒赛男单八进四——渔樵)。那时总认为你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有一种当‘驯服工具’的感觉。这些,如今的年轻人可能都不太理解。”
“现在,有很多人记得我让了世界冠军,让给了庄则栋他们,但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曾经让球给我的胡道本。再想想那些默默无闻的陪练、教练呢?与他们相比,我幸运多了。”
(李富荣“让球”之后,中国乒乓球界还传出几次“让球风波”。比如,何智丽的新德里事件,又比如,刚刚过去的雅典奥运会上,王皓和王励勤之间的那场半决赛,也被外界怀疑是“让球”……当记者问道“你如何看待‘让球’这一敏感话题”时,李富荣谈了他自己的想法。)
“
该访谈全文刊登在2005年第9期《乒乓世界》,虽然篇幅不长,但提供的信息量不少。
一、李富荣的言谈神态流露出对男单世界冠军的无限向往。
“是平生憾事”。
款款深情,无限向往。斯情斯景,令人感慨、动容。
二,李富荣对庄则栋的评价较为客观公允。
“我们两人的关系也很好。他这个人,在业务上肯钻,爱琢磨,一会儿尝试这样的打法,一会儿尝试那样的打法,常常有新的发现。他训练刻苦认真,临场也敢打敢拼,能发挥水平,当时的打法也先进。所以,我到现在依然觉得,庄则栋确实是最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
另外他主动“揭秘”胡道本(来自湖北)曾让自己三次,体现出对历史和队友的尊重。大多数国手谈到“让球”,只说自己让队友,而队友让自己很少提起。
三、李富荣心胸豁达,拿得起放得下,还有点阿Q精神。
“没能获得过男子单打的世界冠军,是平生憾事,但现在想这事,我的心情已经非常平静”。“有很多人记得我让了世界冠军,让给了庄则栋他们,但还有多少人记得那个曾经让球给我的胡道本。再想想那些默默无闻的陪练、教练呢?与他们相比,我幸运多了。”
这些话多少有点言不由衷。胡道本不是一线球员,实力与李富荣有差距,本不需让,这个“虚名”担得有些大。人一旦做了官,公众场合难免会“装”。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遇事看得比较开,能即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失去的终究失去了,不可能推倒重来,一味纠结也于事无补,老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折磨自己,那可是一点也不合算。
四、领导层的“让球”观略有调整,但基本立场没有太大的改变。
“一,现在不能按照传统思路,毕竟时代不同了,不能完全照搬。”但他还是坚持,“二,归根到底,集体主义精神要坚持和发扬,我们还是要以国家荣誉为重。”
尽管曾经“让球”当“驯服工具”的感觉刻骨铭心,大大的不爽,但包括李富荣在内的高层领导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没有太大的改变。
这篇访谈已成为探索李富荣的心路历程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