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事件乃刘国梁运动员生涯的转折点
(2014-10-11 11:32:39)
标签:
体育 |
1996年,20岁的刘国梁先后获得奥运会、世界杯冠军。
1999年8月,荷兰埃因霍德45届世乒赛(五个单项)。
刘国梁士兵突击,先后战胜了佩尔森、吴尚垠、施拉格、马琳等欧亚高手,荣获世锦赛男子单打冠军。至此,23岁的刘国梁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三个单打冠军于一身,成了继瓦尔德内尔之后世界乒坛第二位“大满贯”得主,达到他职业生涯的巅峰。
1999年9月,上海世界俱乐部赛刚落下帷幕,中国乒协接到了国际乒联通知:刘国梁世乒赛的“尿检”有问题,A瓶正常,但B瓶睾丸酮指数偏高,故被怀疑吃了兴奋剂。为慎重起见,国际乒联将就此事调查。一旦确认,刘国梁世乒赛男单、男双冠军的成绩将被取消,还要给予禁赛处罚。
蔡振华闻讯大吃一惊,乒乓球历来是块净土,从未有过“吃药”的先例。因为乒乓球和游泳、田径、举重等力量型项目不一样,他们吃吃很正常,咱吃那玩意儿根本没必要。作为国乒总教头,他了解自己的爱徒,不会这么干,心里没鬼自然坦坦荡荡,于是中国乒协向国际乒联提出申诉。国际乒联对此也很重视,本着不冤枉一个好人,同时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负责任态度,接受了中国乒联的申诉,遂隔三差五派人对刘国梁实施不定期“飞检”,以期弄个水落石出。
刘国梁也很纳闷:奇了怪了,分明自己是清白的,尿检怎么会出问题?闲暇时,他免不了胡思乱想:同样是男人,洗澡时我看大家都差不多呀(男人家但凡进了浴室,看别人尤其是陌生人的第一目光总是落在那地方。天生的雄性攀比心理,啥玩意都想比比),别人该有的我也有哇,怎么偏偏我的指数不正常,难道我身体内部某些细微的地方真和别人不一样?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将来结婚生孩子?那可就惨了……为了应对随时都有可能从天而降的“复查”,平日训练再口渴他不敢多喝水(只有每次复查该项指数都偏高,而且稳定地偏高,才能证明他就天生如此,确实和别人不一样。据队医说喝水多了会冲淡尿液,也许会影响检查质量),嗓子冒烟,只能抿上一小口。伤风感冒了,更是不敢打针吃药,硬着头皮死扛。整整半年,他压力山大,吃不香睡不好,饱受煎熬。
直到2000年3月,反反复复“飞检”了十几次之后,国际乒联才还他一个公道:他天生如此,确实和绝大多数男人不一样。
这一番来回折腾,刘国梁心力交瘁,状态急转直下。2000年2月的吉隆坡,在因故延期举行的第45届世锦赛团体赛上,中国、瑞典男团决战,他先后以1:2输给了从未输过的瓦尔德内尔和佩尔森,丢了致命的两分;孔令辉负佩尔森胜老瓦,得一分丢一分;刘国正中盘胜卡尔松,中国队遂以二比三告负,屈居男团亚军。
此役失利,举国震惊。刘国梁更是饱受质疑,打得这么烂,还像个“大满贯”吗?!
2000年5月,由大港油田出资,中国、瑞典举行了一场对抗赛。蔡振华似乎不信邪,仍派刘国梁上场并担任第一主力,结果刘国梁先后以0:2负于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又丢了两分。幸亏孔令辉发挥出色,先后力克老佩、老瓦,刘国正击败卡尔松,中国队方以三比二险胜。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媒体的提问,蔡振华终于向公众公开刘国梁“兴奋剂”事件的来龙去脉。“刘国梁一路走来真的不容易,但他没趴下,他是好样的……”说到动情之处,他两眼湿润。
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男双决赛,卫冕冠军刘国梁/孔令辉不敌队友王励勤/闫森,只收获了一枚银牌。男单半决赛,刘国梁0:3输给了瓦尔德内尔。
——此时,曾对老瓦保持六战全胜、有着老瓦“克星”美称的刘国梁,
此时,捍卫中国男单荣誉的千斤重担就落在了孔令辉的身上。经过五局鏖战,孔令辉以3:2获胜,保住了这块宝贵的金牌。
刘国梁的状态继续下滑。
2001年大阪46届世乒赛,男团小组循环赛,刘国梁输给了荷兰队的无名小卒凯伦。之后,其它的小组赛,四分之一决赛对德国,半决赛对韩国,决赛对比利时,蔡振华不再派刘国梁上场。
男单四分之一决赛,刘国梁不敌台湾的蒋澎龙,止步八强。
2002年8月,刘国梁宣布退役,担任国家队助理教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兴奋剂”事件似乎成了刘国梁运动员生涯的分水岭、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