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评职称的缘故,回校做材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教龄6.5年的老教师了。在这6.5年中,我任教了一三四五年级,体验了低中高不同的数学课堂,才真正体会到有一次专家教授给我们讲座提到的数学老师应该教大循环的意义。当你真的经历过一轮后,你才能站在一个总览全局的高度去重新看待那一个知识点,否则这个知识点可能是孤立的,零碎的。
新课标的修订,也是希望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这些核心素养,都要求孩子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这还是比较狭隘的只针对数学科学而言的。广义的核心素养,还要求孩子建立起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灵活加以运用。
当我教五年级数学的时候,发现自从运算中加入了小数,有一部分同学的计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明明之前四则混合运算还不错的同学,也屡屡出错,更别提平时就小错不断的了。小数真的就这么可怕吗?明明运算法则是一样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忍不住把学生的错题搜集到一起研究起来。发现极少数是小数点数位点错的问题,大多还是错在计算本身。而这些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四年级,或者说是三年级,甚至要追溯到一二年级的基础四则运算。一开始我还不太相信,于是我就研究了一位同学的错题,发现有好几题居然错在同一个知识点,每次个位上遇到3-7就算错,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一上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不到位。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出了四道计算,其中两道分别在个位和十位上设计了3-7,果不其然,这位同学意料之中地入坑了。这时候,可能你要觉得不信,怎么可能呢,20以内计算不过关,那为什么之前没有暴露出这个问题呢?有两种可能,一,之前就有漏洞,没有发现。二,虽有不足,但勉强还能兼顾,但小数一加入,因为计算基础之前就不稳固,这下就顾此失彼了。问题自然也就暴露出来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易,但还是有办法的,突击28天,每天计算十题,如果错,则错几题,补几题,28天后,必然见效果,此方法屡试不爽。
数学虽说考验的是思维,但是计算基础更是需要稳固的基石。现在的我,也将以一种新的角度,重新投入数学教学,希望和孩子们一同进步,加油!
新起点
这几天因为评职称的缘故,回校做材料。才发现自己已经是教龄6.5年的老教师了。在这6.5年中,我任教了一三四五年级,体验了低中高不同的数学课堂,才真正体会到有一次专家教授给我们讲座提到的数学老师应该教大循环的意义。当你真的经历过一轮后,你才能站在一个总览全局的高度去重新看待那一个知识点,否则这个知识点可能是孤立的,零碎的。
新课标的修订,也是希望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这些核心素养,都要求孩子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这还是比较狭隘的只针对数学科学而言的。广义的核心素养,还要求孩子建立起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综合各学科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灵活加以运用。
当我教五年级数学的时候,发现自从运算中加入了小数,有一部分同学的计算,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明明之前四则混合运算还不错的同学,也屡屡出错,更别提平时就小错不断的了。小数真的就这么可怕吗?明明运算法则是一样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忍不住把学生的错题搜集到一起研究起来。发现极少数是小数点数位点错的问题,大多还是错在计算本身。而这些基本的四则混合运算,是四年级,或者说是三年级,甚至要追溯到一二年级的基础四则运算。一开始我还不太相信,于是我就研究了一位同学的错题,发现有好几题居然错在同一个知识点,每次个位上遇到3-7就算错,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一上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不到位。为了验证我的猜想,我出了四道计算,其中两道分别在个位和十位上设计了3-7,果不其然,这位同学意料之中地入坑了。这时候,可能你要觉得不信,怎么可能呢,20以内计算不过关,那为什么之前没有暴露出这个问题呢?有两种可能,一,之前就有漏洞,没有发现。二,虽有不足,但勉强还能兼顾,但小数一加入,因为计算基础之前就不稳固,这下就顾此失彼了。问题自然也就暴露出来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易,但还是有办法的,突击28天,每天计算十题,如果错,则错几题,补几题,28天后,必然见效果,此方法屡试不爽。
数学虽说考验的是思维,但是计算基础更是需要稳固的基石。现在的我,也将以一种新的角度,重新投入数学教学,希望和孩子们一同进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