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蜀道难》诵读指导

(2013-03-19 17:57:2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课文赏析

    汉语与其它语言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中音乐性强的语言,尤其是以汉语写出来的诗歌更是如此,节奏的铿锵,韵律的和谐,音节的曼妙精致完美。因此诗歌教学中诵读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某种程度上说,会诵读了,读出感觉和情感了,这首诗就算读懂了。本文试分析《蜀道难》的诵读。
   《蜀道难》一诗,飞扬顿挫,张弛有致,是一首特别适合朗读的诗歌。首先,题目及作者,读起来,应该是语调平缓沉着,题目一二节拍,李白二字间隔时长略短。和诗相比,不应有太大的起伏,不能读重,要读出的那种,白云绕在高山中间的感觉,不疾不徐,不轻不重,不带明显感情。
   “噫吁嚱”是开头发语词,代表感叹,不能读重,但是因为领起全篇飞扬顿挫的音节,所以要比平常音调略高。“危乎高哉”二二节拍,重音在“危”和“高”上,且全诗主要写高,因此一定要重读。
    起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关于蜀道的第一回咏叹,应该比前面的危高略轻,有一个缓冲。分别是二二和二三节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两句都是二三节拍,因为时代久远,所以最后一个字最好拖长音,营造一种渺远的感觉,音调不可过高。
   “西当太白有鸟道”中“鸟道”一词读得轻且长,造成一种,鸟飞高天略略可见的感觉。
   “ 地崩山摧”四字音重而急,应是那种气从丹田而出,给人一种山崩地裂的真实感。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极言山高而险,水势湍急,所以要读得快读的重。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虽然也是山高而险,但是要读的稍微气促一点,表现出来那种使人发愁的感觉。
   “但见悲鸟号古木”四句,表现的是山色阴森,可惧可怖,所以要读的心急而轻,把那种内心的恐慌感读出来。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读的急读的重加上一点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表现水流湍急,携泥带沙的感觉。
   “所守或匪亲”五句读的快而略重,表现那种使人胆寒的感觉。
   “锦城虽云乐”读得慢而悠长, 使人略有喜意。“不如早还家”读出那种失望感伤心感,有一点点心有余悸的感觉。
    最后一句“难于上青天”在三次中最轻,要有一种语音不绝的感觉。
   “侧身”句读的越来越轻,给人一种不敢上前,心生畏惧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