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黄廖版)笔记:音变
(2013-10-18 17:03:52)| 分类: 中文考研 |
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人们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也叫音变。普通话的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等。下面分别来说明它们的音变规律。
一、变调
在单读一个个音节的时候,普通话有四种基本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一般来讲,汉语一个音节就对应一个汉字,因此声调又称为“字调”。每个音节、每个字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位,在词语、句子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有的音节的声调发生变化,这种音变现象叫做变调。普通话的主要变**况有: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的变调,叠字形容词的变调。圣才中文学习网-中文考研
上声变调
上声在普通话四个声调中音长最长,基本上是个低调,调值为214。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其变调规律是:
(一)、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去声(非上声音节)前,丢掉后半段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例如:
上声+阴平:百般 bǎibān 保温 bǎowēn 打通dǎtōng 纺织fǎngzhī
注:上声音节在轻声前的变**况要根据轻声音节的情况而定。
1.当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一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时35;二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例如:
阳平:等等děngdeng 讲讲jiǎngjiang 想起xiǎngqi
半上;嫂子 sǎozi 碾子niǎnzi 姐姐jiějie
2.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例如:
阴平:打听dǎting 眼睛yǎnjing 比方bǐfang
(二)、上声音节在上声音节的前面,即两个上声相连,则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与普通话阳平的调值相同,而后一个上声保持原来的调值不变。例如:
上声+上声:懒散lǎnsǎn 手指shǒuzhǐ 母语mǔyǔ 鬼脸guǐliǎn 海岛hǎidǎo
(三)、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如果后面没有紧跟着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开头和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况:
1.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时,即2+1结构,开头和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例如:
水彩笔 shuǐcǎibǐ 选举法xuǎnjǔfǎ 展览馆zhǎnlǎnguǎn 考古所kǎogǔsuǒ
2.当词语的结构是“单双格”时,即1+2结构,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变为21,当中音节则按两上变调规律变为35。例如:
冷处理lěngchǔlǐ 小两口xiǎoliǎngkǒu 好导演hǎodǎoyǎn 海产品hǎichǎnpǐn
(四)、多个上声音节相连时,要根据其词语组合情况和逻辑重音的不同,做不同的处理。
“一”、“不”的音变
“一”、“不”都是古清声母的入声字。普通话“一”的单字调是阴平55调值,“不”的单字调是去声51调值,在单念、表序数或处在词句末尾的时候,不变调。这两个字的变调取决于后一个连读音节的声调。
(一)、“一”有三种变**况:
1.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5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例如:
“一”+去声:一半yībàn 一共yīgòng 一向yīxiàng 一度yīdù 一概yīgài
2.在阴平、阳平、上声(非去声)前,调值由55变为51,跟去声的调值一样。例如:
“一”+阴平:一般yībān 一边yībiān 一端yīduān 一天yītiān 一声yīshēng
3.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例如:
X+“一”+X:学一学xuéyixué 看一看kànyikàn 谈一谈tányitán
(二)、“不”字有两种变**况。
1.“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1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例如:
“不”+去声:不必búbì 不变búbiàn 不测búcè 不错búcuò 不但búdàn
2.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例如:
X+“不”+X:买不买mǎibumǎi 来不来láibulái 会不会huìbuhuì
去声变调
当两个去声相连,前面的去声音节不读重音的时候,调值没有降到最低,调值变为高降调53,称作“半去”。
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形容词重叠一般有AA式、ABB式或AABB式三种。
(一)、AA式的变调
叠字形容词AA式第二个音节原字调是阳平、上声、去声(非阴平)时,同时AA式后加“儿尾”,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变成“儿化韵”时,声调可以变为高平调55调值,跟阴平的调值一样。
(二)、ABB式、AABB式的变调
当后面两个叠字音节的声调是阳平、上声、去声(非阴平)时,调值变为高平调55,跟阴平的调值一样,AABB式中的第二个A读轻声。
注意:1.上述变调规律仅就ABB式和AABB式形容词的一般情况而言。
2.一部分书面语的叠字形容词不变调。例如:白皑皑、金闪闪、轰轰烈烈、堂堂正正、沸沸扬扬、闪闪烁烁等。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轻声不是第五种声调,而是一种声调的弱化形式。轻声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只出现于语言组合之中(如词、短语等)。轻声字在词语中读得既短又轻,在物理上表现为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就音高而言,轻声无统一而固定的音高。一般情形是:上声字后面的轻声字的音高较高(4)、阴平和阳平后面的轻声字的音高偏低(2和3)、去声字后面的轻声字的音高最低(1)。
轻声有时还引起音色的变化,如“爸爸”的后一个“爸”、“哥哥”的后一个“哥”的声母都有浊化倾向。轻声字的韵母含混,甚至还会脱落。
2.轻声词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2)叠音词和动词重叠式后头的字:娃娃、弟弟、看看、玩玩。
3)词的后缀“子、头”和表复数的“们”。区别:桌子—石子鸡子(鸡)—鸡子(鸡蛋)
4)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来”等。
5)名词、代词后面的方位语素和词。
6)量词“个”。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事情、消息、西瓜、力量、吩咐、关系。
3.轻声的作用
区别意义:孙子兵法与宝贝孙子、脑袋瓜子和炒瓜子。
区别词性:大意失荆州与段落大意、十分利害与利害冲突。
三儿化
1.什么是儿化
儿化是指词的后缀“儿”与其前音节的韵母结合为一体,并使该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音变现象。在书面语中,这种“儿”通常被省略。
2.儿化韵的发音
1)无韵尾或有u尾+卷舌动作:车儿、包儿
2)有-i、-n韵尾的+韵尾丢失或添加韵腹:块儿、人儿
3)有高元音i、ü韵腹的+央元音:喜儿、鱼儿
4)有舌尖元音[?]、[τ]的变为:树枝儿、瓜子儿
5)有-ng尾的+韵尾丢失且元音鼻化:瓶儿、芒儿
2.儿化的作用
区别词义:头——头儿眼——眼儿
区别词性:忙——忙儿偷——偷儿
带有感情色彩:猫儿老头儿小淘气儿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