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用字现象总括与古今字详解
(2013-07-30 18:38:25)
汉字用字现象
相关推荐:现代汉语(黄廖版)复习要点汇总
古今字:同一个词,先后所用的不同的字,时代在先的叫古字,时代在后的叫今字。古字一字多义,今字表其中某义。
异体字:意义、读音相同,完全可通用。音、义完全同,形不同
繁简字:繁体字与简全字合称。多数繁简字属于异体字,只是其中一体较为简化。
假借字:借用一音同或音近的字表示某一意义不同的词。本无其字 本义消失,形义间无联系
通假字:本有其字。仅音相同,假借字有另义。
合音字:两个字合为一个音节。如:狮、飙、虎
一字字音析为两个音节:例:狻猊、扶摇、於菟
避讳字:因避君尊长之讳而改易的字。
(一)古今字
1.从词的角度看,同一个词,先后用不同的字表示,这两个字之间是古今字的关系。先有的叫古字,后造的叫今字,也叫后起字、区别字。
从字的角度看,一个字形原来表示多个义项,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就另造一字分担这个字的某一义项,这两个字在这个义项上是古今字的关系。
2.古今字不是异体字。因为今字只是表示古字的某一个义项,不能完全替代所有义项。如,“说”——“悦”,“悦”不能表示“说话”的义项,仅表示“说”所表示的“高兴、喜悦”之意。
3.一般说来,今字出现后,古字仍然存在,只是表示的义项减少了。
(1)以古字作声符,另增形符。如:文——纹; 景——影
(2)改换古字形符:如:赴——讣; 没——殁
(3)完全改换,形体上看不出联系。如:身——娠; 亦——腋
5.古字的多个义项可以通过另造新字的方法来分工,也可以通过改变字音来分工,于是就有了多音字。如:
衣:名词,衣服,读 yī ;动词,穿,读yì.
食:名词,食物,读shí;动词,吃,读sì。
词由单音节逐步向多音节过渡,也是出于区别其意义的需要。如:危,有“高、危、难“几个义项,后来,后面两个引申义分别演变成了危险、危难,(均是同义连文),使其意义更加明确。
前一篇:闲谈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