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批评导引》讲义 第十一章 文学批评写作

(2013-03-23 09:59:40)
标签:

文学批评

杂谈

分类: 中文考研
  本章概述
 
  文学批评以艺术思维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创作者和欣赏者为接受对象,这使文学批评学必须研究批评文章的写作。文学批评写作与其他的文章写作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既有多样性又有规范性。我们所谈的是其共性的一面。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步骤
 
  文学批评写作的起点是阅读文本。首先从文本出发,其次考虑作者、时代背景等,应该是由文本到作者、到社会、到世界,而不是相反。
 
  一、细读和感受
 
  是文学批评准备工作的第一项,指的是批评家在准备阶段中,暂时隔断与文本以外其他要素的联系,通过反复阅读对作品进行美的感悟的过程。审美感受力由语感、结构感、意象感等组成,语感又分字形、语音和意义之美,需要在内视、内听的基础上,对之分开然后结合;结构感需要对作品进行整体性把握;意象感则需要接受者的构型力。审美感受力需要在对名著的反复体味中养成,批评家必不可少的是宽泛的审美感受力和精细的审美辨别力的恰当结合。细读则是在从当代文学创作整体背景上着重观察某个或某类作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对象所作的研究性阅读。在细读中批评家要注意处理对作品“入乎其中”和“出乎其外”的矛盾、对作者了解体贴和保持超脱立场的矛盾、个人审美偏好与大众审美取向的矛盾、社会角色和审美心理的矛盾等几对主要矛盾,在阅读时应反省自己的心理状态,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调整心态,进入宁静心境,保持审美状态。
 
  二、选题、立意和运思
 
  选题即选择和确定批评对象,是决定批评工作成果质量的第一个关键。批评家在选择对象时要在社会群体的需求与本人的兴趣两者间协调、平衡,在对当代文学现状和文学需求进行及时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主题和题材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品;或在文学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在艺术上有开拓创新意义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也可从否定的意义上,即选择思想上错误的,对社会有害的,或艺术上拙劣的作品作为对象。除了要考虑客体的情况,选题时还必须考虑批评家本人的主观条件,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开弱点。立意指批评对象使批评家受到触动,产生把感受和思想传达出来的冲动的瞬间,是文学批评写作心理过程的正式开端。及时性是立意应有的突出品格,它首先表现在批评家所具有的敏锐的思想反应和审美反应的能力上,其次指要在一个有才华的作者最需要指点和推荐的时候以慧眼发现。在此基础上,批评家应寻找独特的切入角度,才能使批评文章既及时而又具有长久的价值。一般说来宜专不宜泛,宜细不宜宽,应求新而避陈。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写作技巧圣才汉语考试
 
  除了遵循一般文章的写作规范外,文学批评文章的写作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它所依据和列举的对象的事实材料应该准确,所提出的论断应该有理有据,同时最好还能有较强的可读性,具有结构美和文笔美等。
 
  一、复述
 
  复述是在叙事体和戏剧类文学批评中经常要做的工作,也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它能让读者对作品有所了解或加深印象,引导读者按批评家的思路来接受作品,也可使批评文章更丰赡、热情。叙事作品的复述多半是对情节的复述。要注意在头绪纷繁中抓住贯穿线索,提要钩玄,情节性强的作品要突出作品中设置的悬念,也可寓评论于复述之中。抒情作品的复述需要加入更多批评家个人的体验和推想,力图把原作深含的哲理意境之美和语言的清澈之美同时传达出来。复述的难点在于要传达出原作的神韵、风味。批评家必须在充分领略作品意蕴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复述的语调与作品的语言风格接近,把读者引向作品的真髓。
 
  二、描述和论证
 
  描述和论证是批评家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体验、领悟、感受和观点、见解的主要方式。描述包括对文本客体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常为鉴赏家类型的批评家采用;论证指作出判断并证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常为分析家类型的批评家采用,多数情况下两者是配合运用的。描述可使文学批评文章显得平易流畅,具有更强的感性的动人力量,通常以批评家本人为标本展示作品发生社会心理效应的情况;也可以叙事者口吻描述作品的风格、意境、思想和艺术的特征,从中鉴找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特色与得失。运用描述方法要求批评家事先对作品进行细致深入的揣摩,还要有很高的文字功夫。论证所依赖的思维形式主要是分析和综合,它首先要求全面性,其次要处理好全面性同针对性的关系,还应力求有明晰的层次。
 
  三、文字与结构
 
  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美需要明亮的理性的光辉,清畅的文风有利于思想作风的端正。从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中,能自然流溢出批评家对作品敏锐精细的感受,表现出批评家的人格风范,这就是警策。它能使相对平实、平淡的句子折射出光泽,滋生出新的意味,是一篇文章精义之所在,也是它最妩媚之处。分寸即掌握所评对象某一方面量的规定性,或对象在真、善、美各方面所达到的度,它是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的另一重要性质。分寸感的形成首先要认识得准确,其次态度上要公允,最后表达上要恰如其分,它不仅是科学性问题,而且也是美感的问题。结构方面,文学批评文章讲究章法,不宜太过变幻难测。临文前应把握贯穿全文的东西,行文中要注意前后关联,用段落和语句的呼应来实现整体感。
 
  本章总结
 
  文学批评以艺术思维产品为研究对象,以文学创作者和欣赏者为接受对象,这使文学批评写作与其他的文章写作有共性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既有多样性又有规范性。在本章中,我们所谈的是其共性的一面。
 
  文学批评写作的起点是阅读文本。细读和感受是文学批评准备工作的第一项,指批评家在准备阶段中,暂时隔断与文本以外其他要素的联系,通过反复阅读对作品进行美的感悟的过程。审美感受力需要在对名著的反复体味中养成,细读则是在从当代文学创作整体背景上着重观察某个或某类作家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对象所作的研究性阅读。
 
  选题即选择和确定批评对象,是决定批评工作成果质量的第一个关键。批评家在选择对象时要在社会群体的需求与本人的兴趣两者间协调、平衡;立意指批评对象使批评家受到触动,产生把感受和思想传达出来的的冲动的瞬间,是文学批评写作心理过程的正式开端,及时性是立意应有的突出品格。
 
  除了遵循一般文章的写作规范外,文学批评文章的写作有一些特殊要求。复述是在叙事体和戏剧类文学批评中经常要做的工作,也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叙事作品的复述多半是对情节的复述。抒情作品的复述需要加入更多批评家个人的体验和推想,复述的难点在于要传达出原作的神韵、风味。描述和论证是批评家向读者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体验、领悟、感受和观点、见解的主要方式,描述包括对文本客体和对主体感悟的描述,常为鉴赏家类型的批评家采用;论证指作出判断并证明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常为分析家类型的批评家采用,多数情况下两者是配合运用的。
 
  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美需要明亮的理性的光辉,清畅的文风有利于思想作风的端正。警策能使相对平实、平淡的句子折射出光泽,孳生出新的意味,分寸是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的另一重要性质。结构方面,文学批评文章不宜太过变幻难测,要注意实现整体感。
 
  本章常见问题圣才汉语考试
 
  1、为什么说复述能力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
 
  说复述能力是文学批评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并不是说文学批评文章中一定要有复述;即使定稿后的文章中没有复述的成分,作为一种准备,批评家对作品作出复述,对于他深入细致地把握作品,也是大有裨益的。只要批评家的复述工作做得好,就会使读者重新体验那种已经感受过的快乐,并且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2、在复述中如何达到对作品神韵和风味的传达?
 
  批评家必须自己充分领略作品的意蕴,在此基础上谈故事,尽可能让复述的语调与作品的语言风格接近,或者在复述中对原作的风格略加形容点染,把读者引向作品的真髓。
 
  3、描述为什么经常采用以批评家本人作为标本的方式?
 
  对自己欣赏过程中思想活动的描述,同时也就是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与阐述。这样的阐述融进了评论者对亲身经历的反思,融进了评论中的恨与爱,散发着评论者血的暖热,因而不同与干巴巴的冷漠的解剖。把理智与情感融合起来,能给读者以更深的震撼和感受。
 
  4、什么叫论证?试举出几种。
 
  论证即批评家从所信奉的社会观念和美学观念出发,对作家作品进行解剖,对作品内部的各个方面、外部的各个方面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揭示它们是怎样的,解释它们为何是这样的。具体说来有社会历史批评的论证、结构主义批评的论证、文体学批评的论证、精神分析批评的论证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