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家长来电

(2024-02-28 08:42:01)

刚上完课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响起。

这是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大多情况下,像这种没有备注的电话号码,准是班里某位学生家长打来的。来不及多想,我习惯性顺手按下接听键。

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从手机的声筒里冲了出来。 

果不其然,这是班里杨同学父亲的电话。

“杜老师好,我是杨同学的家长。我想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杨同学父亲说话的语气一点都不客气,单刀直入,直接说明打电话的用意。

像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这类电话,我早已习以为常。一般情况下,我会在电话当中,语气平和,表达清楚,以班主任对学生观察的角度,向家长反映学生包括学习之内的一切表现。我言之在理,语之入情,往往能让家长和我产生达成教育共识。

而杨同学父亲这一个电话,让我一时语塞,思路闭塞,不知从何说起。杨同学是班里唯一的住校生,也是让我这个班主任觉得教育无方的一个后进生。平日里,杨同学自由散漫,不求上进,纯粹自我放弃。各科老师反映,杨同学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即使完成了,不是抄别的同学作业,就是胡乱应付。总之,杨同学是班里名副其实的学困生。之前,我给杨同学的家长多次反映过孩子的在校表现,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可惜,杨同学始终没有变化,甚至比以前还要糟糕。

我稍微停了那么一会,理了理思路。

“孩子最近表现比之前有点起色,最起码能坚持学习,遵守班上纪律。在后期的学习当中,如果咱们家长和孩子再努力一点,我想情况肯定会好一些。”我担心实话实说会打击到杨同学的父亲。我说话的措辞,以及语气,相当讲究、委婉。

“杜老师,我就是个农民,没文化。希望老师把孩子抓紧一些,他如果不听话,你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只要娃能把高中考上,我就是多吃点苦都值得......”电话那头,杨同学家长说话的语气,显然没有刚才那样焦急了。

我本想把杨同学的种种不良表现,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给杨同学的父亲说上一说。的确,在平日的班级工作中,杨同学没少给我添堵惹祸。像杨同学这样难以教化的学生,作为教育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既无奈又头疼。随即,我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去想:在现实教育当中,没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他们恨铁不成钢,内心比老师还要焦虑。如果我只顾自己痛快,一股脑地将杨同学的不是抛给家长,岂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克制了自己的冲动,平和而又理智地给杨同学父亲提供了一些家庭教育的一些策略。最后,又不忘提醒家长有空闲时间了,到学校面对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长与学习。

杨同学家长在电话那头,连连向我表示感谢。我呢,在和家长沟通交流中,也收获到了少有的愉悦。原来,老师和家长不一定非要彼此之间搞对立、闹矛盾,只要注意沟通方式和说话技巧,双方一定能达成教育孩子的共识。

一看时间,我和杨同学的父亲通话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这在以往和家长打电话当中,是没有先例的。我放下有点发热的手机,长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暗自庆幸,我这个班主任老师,在这一次家长来电中,又成长了一些。

我想,接下来的事情,我应该主动”出击“,和杨同学好好地谈一次话了。当然了,和他的这一次谈心,我试图改变一下谈话方式。保不准,和杨同学的谈话中,我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