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四)

(2018-11-23 11:43:48)
标签:

转载

分类: 诗人年谱

(续前) 

  七四二年(玄宗天宝元年)正月,改元,大赦。诏令“前资官及白身有儒学博通、文辞英秀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县以名荐京。”改侍中、中书令为左右丞相,改仆射为尚书省左右承相;改东都洛阳为东京,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以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镖骑大将军。是时,天下有州三百三十一,隶属之州八百,设节度使与经略使(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卢、陇右、剑南、岭南)十员,以守备边防。时镇护总兵力为四十九万人,军马八万余匹,边境军事费自此逐年增多,民始困苦。

    李白四十二岁。

    四月,游泰山。留诗《游泰山六首》(卷二十)。留文《拟恨赋》(卷一)。

在泰山送友人鲁颂离鲁。留诗《别鲁颂》(卷十五);送别王山人,留诗《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卷十五)。

    初秋,到徂徕山。

    秋,归任城。元丹丘将以道家流受召入朝为道门威仪,李白希其汲引。留诗《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林宗》(卷十)

经过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的推荐,玄宗征召李白入京。李白接到朝廷诏令,准备去长安复命,留诗《南陵别儿童入京》(卷十五)。(按:本诗原名《古意》。《南陵别儿童入京》为南宋咸淳本所改。对于南陵的解释,学术界意见不同。一种意见认为南陵为今安徽省的南陵;一种意见则认为南陵是鲁郡辖地的地名,并非是安徽的南陵。现姑从第二种意见)。

    秋,赴长安。

与太子宾客贺成章紫极宫相遇,贺成章见其诗《蜀道难》(卷三)、《乌栖曲》(卷三)等,赏叹再三,曰:“此天上谪仙人也”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复推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按:关于贺成章于李白何时相见。学术界见解不同。一种意见认为當在李白初入长安时;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當是李白奉诏入长安时。这里姑从第二种意见。以备参酌)。

    冬,在长安。留诗《子夜吴歌四首》(卷六)、《乌夜啼》(卷三)。

  七四三年(天宝二年)正月,安禄山入朝,玄宗宠待甚厚,许谒见无时。三月,改长安玄元庙为太清宫,洛阳的庙为太徽宫,诸州地方庙为紫极宫。道教茅山派传人胡紫阳去世。时李林甫专政,公卿有不出其门者,必以罪斥之。

    李白四十三岁。

    诏翰林院。

    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八首》(卷五),玄宗赐以宫锦袍。

    三月,居长安。留诗《阳春歌》(卷四)。

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词三首》(卷五)。此外写有《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靑听新莺百啭歌》(卷七)、《鼓吹入朝曲》(卷五)、《侍从游宿温泉宫作》(卷二十)、《春日行》(卷三)、《阳春歌》(卷四)。

入翰林院之始,李白对施展抱负怀有厚望。留诗《塞下曲六首》(卷五)、《胡无人》(卷三)、《金门答苏秀才》(卷十九)、《效古二首》(卷二十四)。这在他一些赠答送别诗中时有流露,如《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卷九)、《温泉侍从归逢故人》(卷九)、《送窦司马贬宜春》(卷十七)等篇。

在长安,李白同社会各层人士均有交往,留下一些赠答、送别诗篇,如《赠郭将军》(卷九)、《赠崔侍御》(卷九)、《酬崔五郎中》(卷十九)、《赠崔郎中宗之》(卷十);《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卷二十)、《送羽林陶将军》(卷十七)、《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卷十七)、《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卷七)、《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卷十七)、《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卷十七)等。

    在长安,李白游历了长安附近的一些地方,写下了一些诗歌,如曾去终南山访旧,留诗《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卷二十)、《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卷十九);他曾去过杜陵,留诗《杜陵绝句》(卷二十一)、《题东谿公幽居》(卷二十五)、《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卷十三);曾登过太白山(今陕西省武功县),留诗《登太白山》(卷二十一);游历过华山。留诗《春日游罗敷潭》(卷二十)、《赠华州王司士》(卷九)。

    在长安居久,目睹官场之龌龊,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引起宫中一些权贵的嫉恨。一些佞臣,如张垍之流,常谗谤于玄宗。另外高力士因“脱靴”之辱,心怀不满,就摘李白《清平调》的某些诗句以激杨贵妃。玄宗曾经有三次打算提李白为中书舍人,均被杨贵妃阻阻拦。玄宗对李白渐疏之。

此间,李白感受到国家在表面繁荣的景象中,孕育着可怕的危机。在他的一些诗歌中,对社会的黑暗面时有揭露,如《古风五十六“越客採明珠”》(卷三)、《惧谗》(卷二十五)、《寓言三首》(卷二十四)、《于阗采花》(卷四)、并写《长信宫》(卷二十五)、《长门怨》(卷二十五)、《夜坐吟》(卷三)、《怨情“美人卷珠帘”》(卷二十五)《怨情“新人如花虽可寵”》(卷二十五)、《去妇词》(卷六)、《玉阶怨》(卷五)、《妾薄命》(卷四)等诗用以自况。

    面对朝廷权贵佞臣的谗害,李白深感到“丑正同列,害能成谤”,遂有退志。这种思想情绪,也反应在他的一些诗作上。如《秋夜独坐怀故山》(卷二十三)、《忆东山二首》(卷二十三)、《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诛学士》(卷二十四)、《赠薛校书》(卷九)、《玉壶吟》(卷七)、《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卷十三)、《灞陵行送别》(卷十七)、《感兴八首》之七、之八(卷二十四)、《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卷四)。
  七四四年(天宝三载)三月,以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任范阳(今北京市)节度使。八月,突厥内乱,册立回绝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君主),回纥尽得突厥土地,日渐强盛。玄宗以天下太平无事,欲高居而无为,将一切政事委李林甫处理。是年贺知章去世,时龄八十六岁。   

    李白四十四岁。

    正月,贺知章请度为道士,玄宗许其还乡越中并率百官送别于长乐坡。李白送行时有《送贺宾客归越》(卷十七)、《送贺监归四明应制》(卷十七)诗。

友人元丹丘离京,李白送至华山。留诗《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卷七)。

    春李白因遭谗见疏,十分苦闷。此种思想反应在他的一些诗歌中。如《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卷十七)、《月下独酌四首》(卷二十三)、《把酒问月》(卷二十)、《古风其二“蟾蜍薄太清”》(卷二)、《古风其十二“松柏本孤直”》(卷二)、《古风其二十一“郢客吟白雪”》(卷二)、《古风其四十四“绿萝纷葳蕤》(卷二)、《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感遇四首其四“宋玉事楚王》(卷二十四)、《行路难三首(其三)》(卷三)。

    三月,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临行留有《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卷二十四)、《还山留别金门知己》(卷十五)、《鞠歌行》(卷四)、《东武吟》(卷五)。

离长安后,经灞陵、蓝田达商州(今陕西商洛市),留诗《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鹅湖》(卷二十)、《山人劝酒》(卷四)、《商山四皓》(卷二十二)、《过四皓墓》(卷二十二)。

    初夏,抵达洛阳,见崔成甫。留诗《赠崔侍御(黄河三尺鲤)》(卷九)。与杜甫相识。

    秋,返家任城。任城主簿庐潜为李白接风。留诗《赠任城庐主簿潜》(卷九)。

秋,与杜甫在洛阳相会,二人从洛水至黄河,经过广武山(今属河南荥阳市)李白留诗《登广武古战场怀古》(卷二十一)

    复经汴水到达汴州(今河南开封市)。

    在汴州遇见诗人高适,三人共游大梁(河南开封)。李白留诗《送蔡山人》(卷十七)。在大梁,三人吊信陵、登吹台(在河南开封),李白留诗《侠客行》(卷三)。

三人继赴宋州(今河南商丘市),游梁园、平台、清冷池(皆属宋州)。

    晚秋,到单父(今山东单县)三人游孟诸大泽;同登单父台。李白留诗《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卷二十)、《观猎》(卷二十五)、《送杨山人归嵩山》(卷十七)。

    宋中游后,杜甫东归巩洛,先行离去。杜甫走后,李白与高适等又在宋中盘桓多日。高适入楚。

    李白去安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乞道士盖寰为其造真籙。留诗《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余造真籙临别留赠》(卷十)。

    然后到达齐州(山东济南)。在齐州道观紫极宫李白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籙(道教的密文)。留诗《有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籙毕归北海》(卷十七)、《草创大还赠柳官迪》(卷十)。

冬,还归任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