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后感
(2016-01-04 20:02:23)
标签:
教育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孩子的技巧。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更有教育。在平时教学期间,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我一直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放手去让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授“认识升和毫升”这一章节内容时,我带去了很多不同容量的瓶子,也动手制作了一升的正方体容器,借助简易滴灌,让学生亲自感受一毫升到底有多少,通过这种来自生活实际的物体,让学生主动联系生活,热爱生活,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爱满天下”……读着《走近陶行知》,感受着他纯朴而又精深的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成就证明了他的观点。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通过自身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