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后感

(2016-01-04 20:02:23)
标签:

教育

    从小学开始就深受行知教育的熏陶,操场上、教室里无不布满了陶行知先生的雕像和名言,那时候的自己是懵懂而天真的。直到现在,自己真正走上了教育的舞台,每天看到教学楼上那几个仿佛泛着金光的大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时候的我是认真而严肃的。于是,在闲暇之余拜读了《走近陶行知》,使我感受颇深的是陶行知先生所传递给世人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尤其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先进的、具有生命力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孩子的技巧。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更有教育。在平时教学期间,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我一直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放手去让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教授“认识升和毫升”这一章节内容时,我带去了很多不同容量的瓶子,也动手制作了一升的正方体容器,借助简易滴灌,让学生亲自感受一毫升到底有多少,通过这种来自生活实际的物体,让学生主动联系生活,热爱生活,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爱满天下”……读着《走近陶行知》,感受着他纯朴而又精深的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是极为深邃和丰富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成就证明了他的观点。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教师通过自身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

 走近陶行知,就是走近一种精神,走近一种文化。他感召着我们去献身教育事业,他引领我们去学真知,求真理,做真人;他教育我们爱满天下,服务社会;他指导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我们会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