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学数学杂谈 |
分类: 随笔短文 |
正确的废话
当学而立
前晚与当当聊天,当当估计自己的跑步速度。当当说有一次跟着电动车跑,比车稍慢,如果电动车的速度按20km/h估算,他的速度就是≤17公里。我说,电动车不一定是20km/h,它可能没全速,也可能是速度超标。当当说:“哦,那么我跑步的速度可能是小于17公里每小时,可能是等于,也可能是大于。”这是什么逻辑水平啊,我忍不住笑了,说:“你这句话很正确,但不能提供任何有效信息。”当当不明白,我说:“还不如说当当跑步的速度不为零,这样还一点点信息量,说明你不是静止不动的。”
当当开始时不服,说“速度不为零,还是有无穷多种可能。”争论了一会儿,当当服输了,承认它的说法的确是信息量太少。我也作了一点点妥协,说他的说法提供的信息是“提醒人们,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有小于、等于和大于”,但不能提供具体的信息。”我没说出口的是:“对于有一点点数学知识的人来说,这句话就是废话。”
如果有人如获至宝地经常说:“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有小于、大于和等于”,那么我们可以推断TA的数学水平很可能不好。
我想起哲学,想起“一分为二”,不展开论述了。
当当后来问“速度有没负数?”,我说这与方向有关,当当就倒着走,说后退的速度就是负的。
之前我向当当说过,答数学题时,答案本身正确还是不够的,还要是最优的。例如题目问小明几岁,你答“不等于零岁”,这话是对的,但不是最优解,不能得分。如果题目没特别说明,是要求出所有的解,当当的小表姐刚上初一,就在这方面吃了亏。
对于有一点数学知识的人来说,本文写的都是废话,是记录孩子成长的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