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对比练习》教学设计
(2014-04-02 14:45:25)
标签:
教学设计教育 |
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
2.体会正、反比例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比较正、反比例的异同
教学难点:正、反比例的判断与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二、对比练习
数量/本 |
1 |
3 |
6 |
8 |
总价/元 |
4 |
12 |
24 |
32 |
(2)用同样的钱购买不同笔记本的单价和数量如下表。
单价/元 |
2 |
3 |
4 |
5 |
数量/本 |
30 |
20 |
15 |
12 |
名称 |
相同点 |
不同点 |
关系式 |
正比例 |
|
|
|
反比例 |
|
|
(1)
给一个房间的地面铺砖,每块砖的面积与铺砖的块数。
(3)
直径与半径
(4)
小明拿1O元钱到商店买文具,用去的钱和剩下的钱。
(5)
芝麻的出油率一定,出油的质量与芝麻的质量。
2.选择题。
(1)如果x×
A.成正比列
(2)一根绳子长度一定,剪去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成(
(3)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
A、成正比例
(4)铺地面积一定,每块砖的边长和砖的块数(
A、成正比例
(5)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面积和高成(
A、成正比例
四、提高练习
1.小华从家走到学校,已走了6分钟,共行1.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走了8分钟,小华又走了多少米?
4.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又立即回到A地,一共用了9小时;去时每小时行10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8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五、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又有什么新收获?
2.课后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的实例,用表格表示出来,并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