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简《汤在帝门》新释、简注、白话译文-马文增

(2016-02-03 14:13:05)
标签:

汤在帝门

伊尹

分类: 殷商王朝

笔者认为,清华简《汤在帝门》为以楚文字转录的商代源文件,为伊尹自作,非所谓“战国时期”的“伪托”之作。
以下,笔者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李学勤主编,中西书局,2015年版)的释文为底本,借鉴时贤先见,参详图版,就《汤在帝门》从新释文、断句,幷做简单的注解,以白话译之。

释文
正月己亥,汤在帝门。问于小臣:“古之!仙帝亦有良言传至于今乎?”小臣答曰:“有哉!‘如无、有良言、干至于今、则,可以成人,可以成邦,可以成地,可以成天。’”
正月己亥日,汤在帝门。汤问于小臣:“历史太久远了!黄帝难道没有什么良言流传下来吗?”小臣答道:“有!‘去人心,存道心,精纯而不懈,实行之,可造就吉人乐国、朗朗乾坤。’”
汤有问于小臣曰:“几言成人?几言成邦?几言成地?几言成天?”小臣答曰:“五以成人,德以光之;四以成邦,五以相之;九以成地,五以将〔之〕;九以成天,六以行之。”
汤有问于小臣曰:“要而言之,如何?”小臣答:“五以成人,德以光泽之;四以成国,五以为相;九以成地,五为之用;九以成天,六为规律。”
汤有问于小臣曰:“人何得以生?何多以长?孰少而老?固、犹是人,而谁能恶,谁能好?”小臣答曰:“唯彼五味之炁是哉!以为人,其末炁是谓。玉种一月始扬,二月乃裹,三月乃形,四月乃固,五月有褎,六月生肉,七月乃肌,八月乃正,九月显彰,十月乃成。民乃死生,其炁潜、舒、发、滞,是其为长且好哉;其炁奋昌,时其为强壮;炁融交以备,使,其为力;炁蹙乃老,炁徐乃悠;炁逆乱以妨,是其为疾殃。炁屈乃终,百志皆穷。
汤有问于小臣曰:“人靠什么得活?何多而长大,何少而衰老?有的人果断坚定,有的人犹豫畏缩,又是什么主导着人的心情?”小臣答:“五谷杂粮为人提供炁。以为人用,故曰‘末炁’。身体十月乃成。人自死而生,炁蕴藏、舒发、凝聚,人乃成长;炁旺盛,人强壮;炁融会贯通全身,用之,表现为力量;炁渐少则人渐老,缓而慢之乃延年;炁流逆行乱行而不通,人遂有疾殃。炁尽命乃终,一生名利之求皆成空。”
汤有问于小臣:“夫四以成邦,五以相之,何也?”小臣答曰:“唯彼四顺,是谓四正;五以相之——得、师、役、政、刑。”
汤有问于小臣曰:“‘四以成国,五以为相’,何意?”小臣答:“四顺者,谓之四体正。得、师、役、政、刑,犹五官之相。”
汤有问于小臣:“美得奚若?恶得奚若?美师奚若?恶师奚若?美役奚若?恶役奚若?美政奚若?恶政奚若?美刑奚若?恶刑奚若?”小臣答:“德睿、明,执信以义成,此谓美得,可以保成;德变、亟,执讹以罔成,此谓恶得,虽成有溃。起事有获,民长赉之,此谓美事;起事无获,病民无故,此谓恶事。起役时顺,民惫不用,此谓美役;起役不时,大拂于邦,此谓恶役。政简以成,此谓美政;政祸乱以无常,民咸解体自恤,此谓恶政。刑轻以不防,此谓美刑;刑重以无常,此谓恶刑。”
汤有问于小臣曰:“美得如何?恶得如何?美师如何?恶事如何?美役如何?恶役如何?美政如何?恶政如何?美刑如何?恶刑如何?”小臣答:“以睿智仁慈为德,凭信义而成功,此谓美得,可以守成;崇尚阴险奸诈,凭欺骗而成功,此谓恶得,虽得必失。起兵有得,颁赏官长,此谓美师;起兵无得,无端用兵,此谓恶师。用民顺时,与民休息,此谓美役;征民背时,违逆民意,此谓恶役。简政而随俗,此谓美政;政令有违常理而常变,人心离散而自危,此谓恶政。刑罚轻而民风淳朴,此谓美刑;刑罚重而民强横不畏法,此谓恶刑。”
汤有问于小臣:“九以成地,五以将之,何也?”小臣答曰:“唯彼九申,是谓地珍。五以将之,水、火、金、木、土,以成物器,以植五榖。”
汤有问于小臣曰:“九以成地,五为之用,是什么意思?”小臣答:“九德之人,是地上之珍。水、火、金、木、土,谓之五行。五行为用,以成器具,以植五谷。”
汤有问于小臣:“夫九以成天,六以行之,何也?”小臣答曰:“唯彼九神,是谓九宫。六以行之,昼、夜、春、夏、秋、冬,各司不懈。此惟事首,亦惟天道。”
汤有问于小臣曰:“九以成天,六为规律,是什么意思?”小臣答:“九曜是谓九宫。昼夜、春夏秋冬轮换,各司其职。阴阳相伴,物极必反是天道。”
汤曰:“天尹,唯古仙!仙帝之良言,则,可以改之!”
汤曰:“天赐伊尹,真乃无所不知之神仙!黄帝之良言,则之,可改恶迁善矣!”

简注
1、仙帝:黄帝。简文【之/↑】,“仙”,指事字,意“上升”(《论语•微子》“植其杖而芸”之“芸”亦为指事字,义同“【之/↑】”)。清华简《厚父》曰:“惟时下民鸿帝之子……”,“鸿帝”亦指黄帝,取“鸿鸟高飞”之象喻黄帝之得道升天。仙帝,成仙之帝(后世则有“圣王”之称,意圣人为王)。另外,《厚父》有“鸿帝之子”之记载,《汤处于汤丘》有“汤处于唐丘”之记载,笔者推测后世所传“汤为尧之后代,尧、汤皆为黄帝之后代”或本于此二篇文献。
2、传:简文“青”,笔者释为“传”。郭店简《老子•太一生水》之“青昏”,笔者认为应释为“乾坤”。
3、“如无、有良言、干至于今、则,可以成人,可以成邦,可以成地,可以成天”:断句系据《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清至于今”之“清”,笔者释为“干”,意“惟精”,即“君子终日干干”。(《周易•干》)
4、德以光之:德,即《道德经》“道生一”之“一”;光,润泽,《大学》曰:“富润屋,德润身。”
5、民乃死生:民,人;死生,死所生,生出于死,同《道德经》“出生入死”。亦可参考古希腊哲学经典《斐多》中苏格拉底之论生死。
6、固、犹是人:固,果断,坚定;犹,犹豫,畏缩。
7、而谁能恶,谁能好:“谁能使人产生厌恶之心,谁能使人产生喜欢之心。”意主导人之喜怒哀乐者为何。简文“【雔/能】”者,学界隶定为“【羽/能】”,释为“一”,笔者认为应释为“谁能”,义同《道德经》“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之“孰能”,亦同郭店简《老子•太一生水》“谁能块,谁能浧”之“谁能”。
“雔”,《说文》:“双鸟也。从二隹。凡雔之属皆从雔。读若酬。”“谁”,《康熙字典》:“通作畴。”
“谁能……谁能……”是带有提示性的疑问句式。如,郭店简《老子•太一生水》“谁能块,谁能浧”(意“什么在主导着凝聚与离散”)的答案是“纪”,在“以‘纪’为万物经”句中。本文中,“谁能恶,谁能好”的答案是末句“百志皆穷”中的“百志”。
8、末炁:末,末位,初等;炁,能。
9、百志皆穷:志,同《道德经》“弱其志”之“志”,指人对于名利的追求;穷,完了。
10、四顺:简文“四神”,笔者释为“四慎”,“慎”通“顺”。四顺,帛书《黄帝四经》谓之“四度”,四种原则,曰“君臣当位”、“贤不肖当位”、“动静参于天地”、“诛(伐)时当”。
11、刑重以无常:意刑罚重而民强横而不守伦常,同《道德经》之“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常,常理。
12、唯彼九申,是谓地珍:九申,指“九德”,即皋陶所谓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尚书•皋陶谟》),申,《说文》:“束身也。”此指“德人”,能自我约束之人,即有公心、不自私、尽职负责的重德之人;地珍,地之宝。
13、以成物器:物器,器物,用具。《国语•郑语》载史伯曰:“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物器”,简文为“五曲”。
14、唯彼九神,是谓九宫:九神,九曜;宫,天宫。
15、民长赉之:民长,官长。《吕氏春秋•振乱》:“凡为天下之民长也,虑莫如长有道而息无道,赏有义而罚不义。”赉,赏赐。
16、大拂于邦:拂,违背。
17、刑轻以不防:防,提防。“不防”,不互相提防。
18、唯古仙:古,《说文》:“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19、可以改之:改,更正,纠正,意可以之改恶迁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