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东征资料-大诰
标签:
杂谈周公东征方鼎 |
分类: 周王朝 |
尚书·周书·大诰
作者:佚名
【题解】
武王崩(卒年:1042 BC.11.5-12.3,周历),武庚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
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详细如下:周成王元年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周文公总百官。庚午(1042BC.12.31,正月廿八),周文公旦诰诸侯于皇门。夏六月(1041
BC.5.30-6.27),葬周武王于毕。秋,周成王加元服,武庚以殷叛,周文公出居于东(从“查罪”之说)。二年,周公乃奉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大诰》是周公在东征前夕发布的战前动员令。而《金縢》所载之事,又在《大诰》之前。
王若曰:「猷大诰尔多邦越尔御事,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
王这样说:“哟!遍告你们众国君主和你们的办事大臣。不幸啊!上帝给我们国家降下灾祸,不稍间断。我这个幼稚的人继承了远大悠久的王业。没有遇到明哲的人,指导老百姓安定下来,何况说会有能度知天命的人呢?
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敷贲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予不敢于闭。
唉!我小子象渡过深渊,我应当前往寻求我渡过去的办法。大宝龟帮助前人接受天命,至今不能忘记它的大功。
天降威,用宁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即命曰:『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叙。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曰:予复!反鄙我周邦,今蠢今翼。日,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敉宁、武图功。我有大事,休?』朕卜并吉。」
在上天降下灾难的时刻我不敢把它闭藏着,用文王留给我们的大宝龟,卜问天命。我向大龟祷告说:‘在西方有大灾难,西方人也不安静,现在也蠢动了。殷商的小主竟敢组织他的残余力量。天帝降下灾祸,他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困难,民不安静。他们说:我们要复国!反而图谋我们周国,现在他们动起来飞起来了。这些天有十位贤者来帮助我,我要和他们前往完成文王、武王所谋求的功业。我们将有战事,会吉利吗?’我的卜兆全都吉利。
肆予告我友邦君越尹氏、庶士、御事、曰:『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尔庶邦君越庶士、御事罔不反曰:『艰大,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王害不违卜?』
“所以我告诉我的友邦国君和各位大臣说:‘我现在得到了吉卜,打算和你们众国去讨伐殷商那些叛乱的罪人。’你们各位国君和各位大臣没有不反对说:‘困难很大,老百姓不安宁,也有在王室和邦君室的人。我们这些小子考虑,或许不可征讨吧,大王为什么不违背龟卜呢?’
肆予冲人永思艰,曰:呜呼!允蠢,鳏寡哀哉!予造天役,遗大投艰于朕身,越予冲人,不卬自恤。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绥予曰:『无毖于恤,不可不成乃宁考图功!』
“现在我深深地考虑着艰难,我说:‘唉!确实惊扰了苦难的人民,真痛心啊!我受天命的役使,天帝把艰难的事重托给我,我不暇只为自身忧虑。你们众位邦君与各位大臣应该安慰我说:‘不要被忧患吓倒,不可不完成您文王所谋求的功业!’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
“唉!我小子不敢废弃天命。天帝嘉惠文王,振兴我们小小的周国,当年文王只使用龟卜,能够承受这天命。现在天帝帮助老百姓,何况也是使用龟卜呢?啊!天命可畏,你们辅助我们伟大的事业吧!”
王曰:「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肆予大化诱我友邦君,天棐忱辞,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宁人图功攸终?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宁人攸受休毕!」
王说:“你们是老臣,你们多能远知往事,你们知道文王是如何勤劳的啊!天帝慎重地告诉我们成功的办法,我不敢不快速完成文王图谋的事业。现在我劝导我们友邦的君主:天帝用诚信的话帮助我们,要成全我们的百姓,我们为什么不对前文王图谋的功业谋求完成呢?天帝也想施加勤苦给我们老百姓,好象有疾病,我们怎敢不对前文王所受的疾病好好攘除呢?”
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肆予曷敢不越卬敉宁王大命?若兄考,乃有友伐厥子,民养其劝弗救?」
王说:“象往日讨伐纣王一样,我将要前往,我想说些艰难日子里的想法。好象父亲建屋,已经确定了办法,他的儿子却不愿意打地基,况且愿意盖屋吗?他的父亲新开垦了田地,他的儿子却不愿意播种,况且愿意收获吗?这样,他的父亲或许会愿意说,我有后人不会废弃我的基业吗?所以我怎敢不在我自己身上完成文王伟大的使命呢?又好比兄长死了,却有人群起攻击他的儿子,为民长上的难道能够相劝不救吗?”
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越天棐忱,尔时罔敢易法,矧今天降戾于周邦?惟大艰人诞邻胥伐于厥室,尔亦不知天命不易?
王说:“啊!努力吧,你们诸位邦君和各位官员。使国家清明要用明智的人,现在也有十个人引导我们知道天命和天帝辅助诚信的道理,你们不能轻视这些!何况现在天帝已经给周国降下了定命呢?那些发动叛乱的大罪人,勾结邻国,同室操戈。你们也不知天命不可改变吗?
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天亦惟休于前宁人,予曷其极卜?敢弗于从率宁人有指疆土?矧今卜并吉?肆朕诞以尔东征。天命不僭,卜陈惟若兹。」
“我长时间考虑着:天帝要灭亡殷国,好象农夫一样,我怎敢不完成我的田亩工作呢?天帝也想嘉惠我们先辈文王,我们怎能放弃吉卜呢?怎敢不前去重新巡视文王美好的疆土呢?更何况今天的占卜都是吉兆呢?所以我要大规模地率领你们东征,天命不可不信,卜兆的指示应当遵从呀!”
为了保证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成王将统治区划分成两大部分:“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注:《史记.燕召公世家》。)。西方以沣镐为中心,管辖周人故地,东方以洛邑为中心,统理新获殷商国土,实际上也是两大军事管区,共14师,史籍与金文中常见的“西六师”、“殷八师(成周八师)”,就是基于上述划分而来。六师与八师所负责任不同,六师的任务是保卫宗周与王畿,驻扎宗周。因宗周偏处西方,时人称西土。《尚书.大诰》“有大艰于西土”,所以称西六师。八师的任务,有镇压、威慑残殷势力之重任,常驻东方之成周。
武王、成王父子两代都曾经营洛邑,但并不放弃宗周。西周时代宗周及洛邑都驻扎有大批军队,所以周、召二公应当同时担任了这两大管区的行政和军事首脑。
王伐录子,圣摣厥,反。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遣。王迎大保,赐休余土,用兹彝对令。
4行34字
(录子圣谋反)周王讨伐录子圣(王子禄父,武庚),不料途中生病,返回。周王遂派大保率兵平定。大保不负圣望,完成讨伐之命。(得胜班师)周王亲迎大保,并将余(地名)地的良田赐予大保。大保因而做此器谢恩铭。
※(载)方鼎,又名周公东征方鼎,丰白鼎。陈梦家先生称其为周公东征方鼎。这件方鼎是西周早期比较罕见的一件青铜器器。长方形,立耳,直口,方唇,腹壁较直,平底,柱足较高。通高26.8、器高21.4、口径21.1×16厘米。1927年地方军阀党玉琨(亦作党毓坤)在陕西宝鸡县戴家湾(今属宝鸡市金台区陈仓乡)盗掘出土。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此鼎为毛伯(鄜)的父亲爯季载(毛叔鄭)所作,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毛氏族的重器。
http://s10/small/003trrLcgy6YIWFnILLd9&690
铸铭文5行35字如下:(铭文半在器壁,半在器底,除第四行末三字在器底外,其它各行均末二字在器底)
隹周公邘征伐东夷、丰白、薄古,咸□。公归荐邘周庙。戊辰 (1039
BC)饮秦饮,公赏贝百朋,用乍尊彝。
记述了周公东征征服东土四国获胜回归后在周庙进行的祭祀活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