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保碑

示意图
现校门


原东校门

北京市文保碑


北立面

东北角

文氏楼,现为学校举办小型演出,与会议的场所。
学生饭厅,建于1919年。
校园内纪念碑


协和湖,重建校园纪念。
一九二七年,第一任国人校长陈昌佑主持校务,他注重德育和体育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有个人操行表,潞河中学曾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运动会。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六年,日本人侵入通州,学校西迁陕西西安市继续办学,仍名潞河中学,一九四六年迁回通州。做为第一任国人校长,陈昌佑功不可没,他培养了一大批,各门各类各学科的专家和共和国将军。

第一任国人校长陈昌佑
陈昌佑墓
潞河中学一百三十六年的历史中,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华夏人材,从国民党元老孔祥熙算起,一代代学子在此书声朗朗中沐浴通州大地的春风阳光,各门各类各行业都有潞河人的身影:化学家、科学院院士黄昆,生物化学家科学院院士曹天钦,地理学家科学院院士侯仁之,著名作家刘绍棠等等都毕业于潞河中学,并深深地眷恋着这个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