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东城36-40)
36、八宝坑胡同41号院
八宝坑胡同,清光绪时称八宝坑。据传原胡同中段旧时有一大坑,内有许多砖头瓦块,后有人偶然在坑中得宝,故称八宝坑。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四眼井并入,改称八宝坑胡同。
37、八宝坑胡同37号院
八宝坑胡同,清光绪时称八宝坑。据传原胡同中段旧时有一大坑,内有许多砖头瓦块,后有人偶然在坑中得宝,故称八宝坑。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四眼井并入,改称八宝坑胡同。

院门通道后身
38、东四十四条65号院
东四十四条,明朝属南居贤坊,称新太仓南门,因位于明新太仓南门而得名。清朝属正白旗,乾隆时称王寡妇胡同,宣统时东段称五显庙,西段称船板胡同。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五显庙并入,改称东四十四条。
39、东四十三条105号院
东四十三条,东起东直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北大街。因位于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第十三得名。
40、东四十三条79号院
东四十三条,东起东直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北大街。因位于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第十三得名。

老院落现在一个单位大院内

一进院正房

一进正房后身

二进院正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