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2023-01-10 10:22:05)
标签:

琉璃渠村

三官阁过街楼

琉璃窑厂办事公所

邓家宅院

万缘同善茶棚

北京入选中国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于2012年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传统村落摸底调查,确定了第一批共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于2012年12月20日公布,北京市有9个村落入选:

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 
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门头沟区雁翅镇苇子水村 
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延庆县八达岭镇岔道村 


琉璃渠村 

       琉璃渠位于门头沟区东部。东邻三家店,北靠龙泉雾。元代始于村中设琉璃窑,明代置琉璃局。至清乾隆年间,城内的窑场一律停烧,全部迁至琉璃渠,并随着当时京城大规模修建园林所需而渐趋兴旺。后有水渠修至此地,解放后改称琉璃渠。因村中出产的高品质页岩石料可加工烧制成釉色艳丽、绚丽斑斓的琉璃制品,所以长久以来被称为中国琉璃之乡.。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出产的琉璃制品历来为明、清皇宫的专用制品,解放后,这个村的琉璃制品还曾被用于建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等场所。为使其琉璃品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延续下去,琉璃渠村的部分学校还专门开设了琉璃品制作课程让当地的孩子从小就能够接触到琉璃品制作的每一个过程,将这一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村口牌坊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示意图

       村口是琉璃渠村中心公园,内有近年新建的琉璃九龙壁及天安门的大鸱吻等复制品。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新建的琉璃九龙壁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天安门的大鸱吻复制品
 
文化长廊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沿琉璃渠村前街行进,主要古迹有过街楼、商宅院、五道庙、关帝庙。

三官阁过街楼

       琉璃渠村过街楼俗称灯阁,亦称三官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创建,光绪年间(1875-1908)重修。过街楼下部为城台状,由砖石砌成。东额"带河",西额"砺山",皆是琉璃烧制。城台券洞上有殿堂3间,东向,建筑精良,为硬山琉璃瓦顶建筑。正脊内外侧均是琉璃五彩花卉,檐下悬琉璃匾额,西为“三官阁”,东为“文星高照”。前后栏墙由六角形几何图纹"龟背锦"琉璃面砖装修。琉璃饰件皆为本地烧制,是北京地区琉璃烧造业历史悠久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北京市文保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北京市说明牌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985年门头沟区重修碑记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过街楼后身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原檐下悬琉璃匾额现存商宅院展览馆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西匾为“三官阁”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东匾为“文星高照”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琉璃窑厂办事公所

       琉璃窑厂办事公所也称琉璃厂商宅院,位于过街楼的西侧路南,为清工部琉璃窑址,由赵氏家族经营二百余年。宅院为清式四合院格局,整个建筑以廊相贯通,建造精良,但南院花园已毁。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北京市文保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门头沟区文保牌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沿四合院东厢房后身的通道进院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一进院南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南房廊下火道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垂花门隔开一二进院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一进院西厢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一进院东厢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二进院正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正房现为文物展览馆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二进院东厢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二进院西厢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垂花门后立碑三块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琉璃渠五道庙

       《京西古村琉璃渠》:五道庙,民间传说是阴间设在阳间接受魂灵的地方。人死后,家里人通常是晚辈,要到五道庙报庙,所谓报庙就是给死人报道,通常是晚辈捧着香烛及写有死者生辰八字的纸码,到五道庙边念叨,边将纸码烧掉,表明死者已经到阴间报了道,过去京西每个村子都修有五道庙。各村的风俗也不大一样,此座五道庙只有一间小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此庙现已上锁,庙前有一级古槐。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琉璃渠村关帝庙
   
       《北京门头沟村落文化志》:关帝庙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坐西朝东,殿宇式建筑,与古戏台遗址咫尺相望,建筑年代不详。2003年大修时,柁檩处有二次使用痕迹,大殿龙口宝匣中有数枚乾隆年间制铜钱。大殿面阔11.2米,进深8.6米,左右耳房各一间,面阔各4米。大殿为琉璃尖山式大脊,硬山顶;垂脊为铃铛排山式走五兽绿琉璃瓦,两坡满铺黄琉璃瓦。耳房正脊圆山式,垂脊为铃铛排山式走三兽绿琉璃瓦。大殿檐下行龙和玺彩画,光彩夺目,重檐橡,上层为飞头绿地片金边框,内做片金万字锦,下层椽头为青地片金边框,内做片金团寿字,两供山墙及廊心墙为丝缝式砌法,其中墙心部分为磨砖对缝,
       关帝庙平时不开放,初一、十五开放。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门头沟区文保牌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山门后身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山门后身北侧立有两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重修乐楼碑记。此碑严重破损,字迹不清,主要内容介绍村古戏台修葺经过和捐资人姓名。年代不详,碑文略。……。”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正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从正殿回看山门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大殿建在1.1米高的青石台阶上,二十五块青条石满铺檐廊地,踏跺为细加工石条,莲瓣九,耳房为莲瓣五,寓意为关帝乃九五之尊。殿内柁檩沥粉贴金,行龙彩画虽经数百年沧桑但风采依旧。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原殿内关帝坐于精美绝伦的琉璃须弥座上,北站关平,南立周仓,三塑像均高1.6米,为五彩琉璃整体烧制,每个重200公斤左右。三座塑像雄姿威武,栩栩如生,此琉璃塑像只此庙独有。殿内古联“丹心悬日月、大义在春秋。现塑像为新制。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为善最乐四块大型斗方式琉璃榜书字立于殿内两侧,每块0.9米x0.9米,重100公斤左右,为庙内旧物。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耳房正脊圆山式,垂脊为铃铛排山式走三兽绿琉璃瓦。图为正殿北耳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正殿南耳房

        南、北厢房各三间,硬山式卷棚顶,满铺绿琉璃瓦。重檐椽下苏式彩画,两侧山墙为圈一套三丝缝式满青砖垒砌,老式风门木质插销已属少见,青石踏跺为莲辦五。南、北厢房旧时为西山大路远近四方商旅及桥道会议事之所,又是九龙山庙会琉璃渠水茶老会及桌子会、掸尘会办事之地,原有对联一副“同道皆兄弟、对榻休主宾。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南配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北配殿
  
       沿琉璃渠村后街行进,主要古迹有天盛号油坊厂主邓家宅院、宝顺宅院、万缘同善茶棚
 
邓家宅院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宅院大门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去往宅院二门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甬道铺石图案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二门前照壁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二门开在倒座房中间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二门后身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小院正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邓家宅院原由几处院落组成,这是其中一个旁门。
  

宝顺宅院

       琉璃渠村后街49号为宝顺宅院。宝顺宅院为清代建筑,由李世吉家族建造,该院为三进院落,共有房间36间。前院东、西、南房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其他房间均建于清未。房间主体全部为青砖,房顶用本地青石板铺底,为典型的京西富足人家民居建筑。此院西侧两个大门口均为李氏家族所建,本地人一直称此院为“宝顺宅院”,“宝顺”是李氏家族的商户铺号。”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宝顺宅院南房后山墙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院门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前院南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前院全景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前院北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西厢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东厢房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从北房东侧的门廊进入后院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北房后面一条长通道通往后院及西跨院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后院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西跨院
 
万缘同善茶棚

       万缘同善茶棚位于琉璃渠村北的一条叫做小井沟的山谷内,为妙峰山香道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一座茶棚。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茶棚外原有两条长4米多、宽1米多的刻石,一刻石为“万缘同善茶棚重修”,一刻石为“妙峰山正路往西”。现保存于琉璃渠商宅院内。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琉璃渠商宅院进门通道内存两块石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1028、北京入选传统村落(1.2)琉璃渠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