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2022-12-22 13:08:14)
标签:

杂谈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北京市推出了北大红楼等31处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展示。将旧址保护传承利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主要包括1915年至1923年6月期间,北京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有关的重要会议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故居以及重要纪念设施。这些旧址数量众多、布局分散、隶属各异。北京根据31处旧址实际情况,分成三类分别进行打造提升:一是重点保护提升,二是一般保护,三是维持原貌、立牌存念。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一览

1、北大红楼
2、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
3、《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4、中法大学旧址
5、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6、亢慕义斋旧址
7、北大一院操场旧址
8、杨昌济故居
9、毛泽东第一次来京居住地旧址
10、赵家楼遗址
11、李大钊被捕地遗址
12、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演讲地遗址
13、《向导》周报办公地旧址
14、北京李大钊故居
15、京报馆旧址(邵飄萍故居)
16、陶然亭慈悲庵
17、高君宇烈士墓
18、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旧址
19、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20、毛泽东第二次来京居住地旧址(平民通讯社旧址)
21、李大钊牺牲地旧址(京师看守所旧址)
22、马骏烈士墓
23、李大钊烈士陵园
24、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25、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
26、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
27、二七惨案长辛店旧址(警察局駐地舊址)
28、长辛店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
29、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
30、長辛店二七烈士墓
31、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



1、北大红楼

       北京大学红楼位于五四大街29号,原为北京大学一院。1918年初,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北京大学就成为北方革命活动中心。 
       北大红楼被首批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而且是近代文化和民主运动的发源地。许多著名学者和思想家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杨昌济、胡适、马叙伦、马寅初、李四光等都先后在此工作过。
       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在这里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掀起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国家级文保牌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京市说明牌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沙滩地区北大校园鸟瞰图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时,在红楼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在此建立了北方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鲁迅曾在此讲授中国小说史。
         陈独秀1916年起任该校文科学长(文学院长)、教授。毛泽东1918年8月至次年3月曾在此图书馆工作过。1919年“五四”运动,北大师生勇为先锋,红楼后的大操场是五月四日大游行的出发地(1947年定名为民主广场)。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该楼位于五四大街与北河沿大街相交的西北侧,成为城市街道的重要景观。平面呈工字型,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红瓦坡顶,体量高大,东西面宽100米,主体部分进深14米,东西两翼南北均长34.34米,总面积1万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造型为简化的西洋近代古典风格。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918年8月落成,是一所呈工字形四层楼房。由于通体用红砖砌筑,故名红楼。1918年初,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时,北京大学就成为北方革命活动中心。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952年院校调整后,北大迁至海淀原燕京大学旧址并与之合并为新北大,红楼改由国家文物局使用。2000年国家文物局迁至新址,红楼改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并对社会开放。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曾用门票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该建筑底层青砖墙,水平腰线以下,以宽大的水平凹线强调其厚重感。二至四层为红砖墙,青砖窗套,角部以“五出五进”青砖作隅石处理。檐部以西式托檐石挑出。南立面中央部分墙体微向前凸,顶部上折成西式三角形山花,窗户改为一大二窄的三联窗。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937年北京沦陷之后,红楼被日本宪兵部队占用,地下室曾被用作囚禁、迫害爱国志士的监狱。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成为北大校舍。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底部入口为塔司干柱式的门廊。门廊两侧坡道可供车停至门前。门厅北部为主楼梯。两翼各有一部楼梯,通往后院。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红楼后身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楼内走廊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现红楼一至三层用于介绍党史展陈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民主广场是爱国活动的主要场所。现在红楼东侧修建了一座青铜雕塑纪念。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2、北大二院旧址(原北大数学系楼)

       京师大学堂建筑遗存位于沙滩后街55、59号,坐北朝南。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新型高等学校,创建于“百日维新”时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下《明定国是诏》,宣布成立京师大学堂。学堂的第一任总管为历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曾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孙家鼐。许景澄为“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西学”总教习。将原有官书局和新设译书局均并入大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大学堂校舍先后被俄军和德军占据用作兵营。藏书、仪器大部分被毁,学堂被迫停办。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京师大学堂恢复,由吏部尚书张百熙为管学大臣,改大学堂为三级:大学院(相当于研究生院)、大学专门分科(相当于大学本科)、预备科。大学专门分科之下又分目(相当于系)。最初设经、文、法、理、农、工、商等七科三十五目。1904年设立一、二、三院和分科学院(分科大学),此处为一院。1911年辛亥革命后改称北京大学,此处仍为一院。
       京师大学堂的校址原为乾隆皇帝第四女和嘉公主的旧府。“大学堂”成立时,一方面是全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主管全国教育的中央衙署,原公主府的中路即是衙署部分。当时共修复了府中房间340余间,新建一百三十多间;1900年以后又扩建校舍一百二十余间;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在西侧新建斋舍(宿舍)。原公主府为传统的并列三轴线院落组合,虽经多次改扩建,但基本格局仍然可辨。主轴线上还存有一座五间大殿(后寝殿),另有配殿、后照楼,但都经过改建,已非原貌,北部和东部尚存部分府墙;西轴线上还保留五进四合院,一进院南房九间,后出廊,北房五间为过厅,前后廊,东厢已拆改,西厢处一幢“凸”字形的近代建筑。二进院正房五间,前出廊,中三间出抱厦,东西厢各三间,正房左右耳房各二间,四周环游廊。以上均为硬山筒瓦过垄脊。三进院北房五间,前出廊,为大式硬山筒瓦大脊,另有西厢三间,前带廊。四进院北房七间,进深七檩,前出廊,为大式硬山筒瓦大脊。最后一进院为后罩房九间半,西带半间耳房。后罩房西另有三间北房,北和西即府墙。东轴线大部分经过改建,成为西式教学建筑。东路新建的三座西式楼房,北部为“工字楼”,中间为教学楼,均已翻建,失去原貌。只有南端的文科教室楼基本保持着原状。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京市文保牌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京师大学堂全貌模型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教室楼平面为正方形,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外廓每面27.05米。四面中央都各有一处入口。十字交叉的走道,将平面划分为每层四间方形教室,每间教室除走廊有门外,都另有两个外门直通外廊,在西门进入走廊后有一单跑楼梯直通二层。建筑立在高1米的基座上,四面中央有台阶,正对内走廊。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建筑总高11.45米,檐口高9.25米,屋顶为对称的坡顶,四面各有一窗。立面四周环绕的外廊,造型采用简化的罗马券柱式,但柱子开间不同,正对门的开间为3.4米,其余柱间为2.4米,形成半圆形与扁平弧形券的交替。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立面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壁柱上部无柱头,嵌有长方形砖雕装饰。二层回廊柱间有木制栏杆,将柱间围起。这栋建于清朝末年的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中的西式学校建筑,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吸收西方建筑的改革精神,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东南角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东立面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楼内党史展陈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院内原公主府为传统的并列三轴线院落组合,虽经多次改扩建,但基本格局仍然可辨。主轴线上还存有一座五间大殿(后寝殿),另有配殿、后照楼,但都经过改建。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3、《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旧居)位于箭杆胡同20号。
        陈独秀旧居院门坐南朝北。整个院落占地不大,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长度相等,均为17米,院落的东南方向缺角。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依据陈独秀早年在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时间来考证,他在此院居住的年代应在19171919年之间,并在此从事《新青年》的编辑等革命活动。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京市文保碑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京市说明牌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院门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院落西北角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正房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院落东北角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耳房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南房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东房二间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4、中法大学旧址

       原中法大学位于东黄城根北街甲20号。
       中法大学成立于1920年,它是在民国初年蔡元培发起组织的留法俭学会与法文预备学校和孔德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的。最初设在西山碧云寺的法文预备学校扩充为文理两科,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是该大学创建之始。1924年孔德学校在阜成门外成立。1925年将文科移至东黄城根北街,改称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理科改称居礼学院,生物研究所改称陆莫克学院。1929年成立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1931年,成立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同年把服尔德学院改称中法大学文学院,居礼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理学院,陆莫克学院改称中法大学社会科学院。1934年,阜成门外的社会科学院合并入东黄城根北街的文学院。东黄城根北街同时也是中法大学校部所在地。
       该校院落及主要建筑为坐东朝西格局,由北部校部及南部教学主楼两部分组成。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京市文保牌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京市说明牌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北面的校部是清末理藩部旧址。理藩部的前身是理藩院,原在皇城外东南角, 1903年后旧址为北京饭店占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官制,理藩院改为理藩部,在此地建造了新衙门,民国后撤销。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改作大学后,大门、配殿、主殿及个别附属平房仍保存原状。大门为带八字墙的单层中式建筑,面阔三间,大式硬山筒瓦顶,调大脊,安吻兽,当心间为大门,两次间前檐封墙,上饰八角窗。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大门后身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大门及礼堂间院落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正对大门的礼堂(图书馆)为二层南北向楼房,清水砖墙,硬山屋顶。西山墙为主入口,前接面阔十一间连房,正中三间加抱厦。此座建筑是在原衙门大堂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礼堂前接面阔十一间连房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礼堂西北角纪念碑石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中华民国二十年七月一日立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中法大学文理哲三院一九三一年毕业纪念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礼堂南立面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前院北部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新建楼房沿街布置,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南北总长为78.48米,东西总宽为21.54米,建筑面积5414平方米。地上三层布置相同,地下室在西半部。屋顶为上人平顶屋面。平面呈对称布局,沿街有单独大门出入。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主要大门位于西立面中央,进入大门厅后有平行双分式楼梯,在中间走廊的两侧布置教学和办公用房。走廊南北尽端有次要出入口可通往院内,南北入口东侧为次要楼梯间。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由于紧邻大街,入口大门同两侧凸出体之间,接以围墙,在楼前形成两侧约4米宽的地下室屋面。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南、北两侧门处,做成中式卷棚抱厦式。形成以西式体量与中式细部相结合的近代折衷式。该楼的立面造型是西方古典主义之后流行的公共建筑处理手法,即立面横向展开,纵向分为五段,而上下则为三段式。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门头与两端顶部都采用中式影壁墙的形式。中央凸出部分最高处为19.43米,垂直划分为三部分,两侧塔形上部冠以盝顶式小披檐,增强了该建筑的整体性与中式风貌。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中法大学校部的改建和新建教学主楼的时间约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其主要设计人为时任法文系主任的汪申伯。汪氏留学法国,同时还任北平市工务局长。现为单位使用。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5、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位于中山公园内,建于1915年,建筑面积549.4。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后,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多次到来今雨轩参加学会的聚会、座谈会,阐明政治主张。1920年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后,李大钊多次来到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18年11月,为了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来今雨轩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庶民的胜利》,他说道:“民主主义的战胜就是庶民的胜利。”穿越100多年的风雨沧桑,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仍旧震撼人心。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1021、中国共产党北京革命活动旧址(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