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游客小余
游客小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378
  • 关注人气:2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2021-07-03 12:46:43)
标签:

团河行宫遗址

田载耕烈士墓

华黎烈士墓

杂谈

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大兴区)

                       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大兴区

  104、团河行宫遗址
  105、田载耕烈士墓
  106、华黎烈士墓


团河行宫遗址

       团河行宫遗址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团河村。
       团河行宫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为清代帝王到南海子游幸狩猎或到晾鹰台阅兵驻跸之所。行宫分东西两部。东部为宫殿区,有与西湖相连的护宫河围绕。从南边大石桥过河,迎面有宫门,左右有铁狮,东西有朝房、寿膳房、御茶房,宫内有军机处及会见大臣议事的璇源堂;其后是涵道斋,为皇帝的寝殿。东所二宫门内,为太后寝宫清怀堂,其后院为储秀宫,是后妃住所。宫殿区北有东湖,湖中有岛,岛上建敞宇——翠润轩,左右有桥与宫内相通。环湖有钓鱼台、群玉山房、鉴止书屋、镜虹亭、鱼乐汀等景点,供帝后游览,是宫内的御花园。西部以西湖为主,湖面较东湖宽大,沿岸有云随亭、漪鉴轩、珠源寺、御碑亭、归云岫、狎鸥舫、濯月漪、船坞等建筑,是宫内主要的风景区。团河行宫原有各类殿房600余间。清代自乾隆朝至清末,皇帝谒陵(东、西陵)、行围、阅兵,每到南苑都驻跸团河行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团河行宫珍宝洗劫一空,宫内建筑多遭破坏。民国初年,行宫被军阀当作兵营。抗日战争时期遭日机轰炸。1985年以后,先后修复御碑亭、云随亭、翠润轩、十字房等建筑。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北京市说明牌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田载耕烈士墓


       田载耕烈士陵园位于大兴区长子营镇赵县营村南,占地5亩。
       田载耕(1927-1946),今长子营乡赵县营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采育区财政助理、民政助理、区委组织委员。田载耕冒着生命危险,在采育一带村庄开展抗日工作。
       1946年7月26日,县委派耿玉亭、田载耕等秘密潜回国民党占据的采育一带,试图隐蔽地进行恢复地区工作。当夜,住在距今采育5里的罗庄村。由于叛徒出卖,被驻采育的大兴县国民党保安三大队包围,耿玉亭、田载耕顽强抵抗,弹尽被捕。敌人对他们软硬兼施,先是劝降,遭严词痛斥后,便滥施酷刑,棍打、鞭抽、灌辣椒水、月火筷子烫、往手指甲里钉竹签,耿玉亭和田载耕宁死不屈。8月2日,二人同时被敌人杀害于采育西大桥北侧凤河西岸。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大兴区文保碑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华黎烈士墓

       华黎烈士墓位于大兴区榆垡镇榆垡小学南侧约100米处。
       华黎(19181948),原名张柳青,河北省安平县彭家营人,1938年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共产党,先后任安平县三区区委书记和冀中十分区清苑区区长、区委书记。在此期间,更名为华黎,以示献身革命、迎接中华民族黎明之意。1946年初,调宛平县工作,先后任宛平县、宛良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他积极领导群众进行减租减息、给长工增加工资、清算汉奸地主等工作。1947年5月4日,他和区武委会主任等几名干部到东宋各庄村布置反敌征粮工作时,被榆垡壮丁队百余人包围。因藏身的地道被破坏,不幸被捕,被作为要犯押往国民党宛平县政府关押一年,于1948年5月23日押回榆垡后英勇就义。当地干部、群众将他掩埋在就义的沙岗上。
       1992年9月,榆垡镇人民政府、榆垡村民委员会将华黎烈士的坟墓迁移到现在的地址,并为烈士建碑。墓碑坐北朝南,为水泥浇铸,八字头,碑高1.45米,宽0.74米,厚0.14米,正中阴刻行书“华黎烈士之墓”6个大字,左下侧阴刻“榆垡镇人民政府、榆垡村民委员会 九二·九”。
     
825、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大兴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