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革命历史旧址
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
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坐落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赵家台村和草甸水村之间的山谷中,山谷名为“一担石沟”,距市中心40余公里,是北京唯一一处在特定历史时期下、以战时出版党报为功能的历史文物基地。基地分为东沟和西沟,东沟以展厅、办公区为主;西沟则以地下人防空间、生产区为主。两处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
西山基地始建于1957年,在特定历史时期保证了战备出报的需要。2014年8月,北京日报社西山基地被正式列为“门头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门头沟最早的党支部
门头沟最早党支部位于雁翅镇田庄村。院落位清代建筑,现已有部分改建。建筑分为三个院落,均为硬山,皮条脊,板瓦合瓦。三处院落正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其中一处院有厢房,面阔二间,进深一间。此处建筑为崔(显芳)家祖宅。
1922年,田庄村青年崔显芳到上海求学期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门头沟区本籍最早的中共党员。1924年,崔显芳从上海返回家乡,开始进行革命宣传和党组织的创建活动。1926年,崔显芳在田庄村创办完全小学,培养进步青年,秘密发展党员。1932年秋,中共北平市委特派员马健民、刘云志、李育民等先后到田庄高小任教,在他们的指导帮助下,在田庄建立了门头沟西部山区第一个党的基层组织——田庄高小党支部。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9935190000059
门头沟最早的党支部民国雁翅镇

门头沟区文保碑


东厢房

西厢房

南房
附录1:
崔显芳烈士故居
崔显芳烈士故居
位于田庄村东街,有房屋13间,内外两院,可接纳100余人同时参观。1998年,被门头沟文物局列为“文化、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正房

东厢房

南房
附录2:
崔显芳烈士纪念碑
崔显芳烈士纪念碑位于雁翅镇田庄村南的一个山坡上。纪念碑坐西朝东。1992年4月,中共田庄乡委员会和田庄乡人民政府立碑。纪念碑体为水刷石制。碑的正面和背面均镶嵌着长方形的大理石贴面。正面大理石贴面内,中间竖刻“崔显芳烈士之墓”七个大字,右下侧竖刻生卒年。背面大理石贴面上,横刻碑文。碑后有水泥制墓体。
碑文:
崔显芳,字世勋,号少卿。1988年生于田庄村一户农民家庭。1922年在上海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区第一个共产党员。1924年从上海回到家乡一带,以办学行医为掩护,宣传马列主义,开展革命活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仍以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在群众中传播革命火种。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于1932年组建起中共宛平县第一届委员会。之后,继续积极发展党组织,建立革命武装,开展农工运动。1934年夏,因中共宛平县委遭破坏,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受尽折磨。1935年2月,保外就医不久光荣牺牲。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91年批准为革命烈士。
崔显芳同志于中共组织在我区的早期建设和革命斗争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纪念崔显芳同志,发扬他不屈不挠的共产主义精神,特立此碑。
中国田庄乡委员会
田庄乡人民政府
一九九二年四月立
附录3:
雁翅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雁翅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南雁路,纪念碑坐南朝北,碑底座为长方形,该碑记载着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为雁翅地区全面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名单,谨此向革命先烈表达无限的崇敬和缅怀。
附录4:
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
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包含《京西星火》展览展馆、崔显芳故居、田庄高小党支部旧址、崔显芳烈士墓地、雁翅镇革命烈士纪念碑、旅游咨询接待室、文化中心礼堂等七大部分。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京西山区中共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于2011年6月24日顺利揭牌
,是一处集资料展示、思想教育、红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旅游景点。先后被命名为“门头沟党史教育基地”“门头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头沟反腐倡廉教育基地”,2012年又获评“北京市红色旅游景区”。
一元春药铺
“一元春”药铺位于雁翅镇青白口村,建于清末民初。坐东朝西,面临中心街道,砖石结构,硬山,清水脊,灰板瓦,房地基高0.8米,临街一面开一柜台铺面,上面双开方格窗,两边窗口也均可开启,东侧有房门通往内宅。药铺现存房屋一间,面阔、进深均4.25米,为村民私产,当年为药铺的贮物所。
1932年秋,中共宛平县临时县委成立。门头沟地区革命形势如火如荼,由此招致国民党政府的疯狂镇压,当时门头沟地区的第一个党支部——田庄高小党支部被敌人破坏,共产党员崔显芳、魏国元、高连勇等在此办“一元春”药铺,以行医看病为名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创建了中共党组织在京西的地下联络站。1934年夏,国民党宛平县政府调动警备团,对中共党组织进行围剿,中共宛平县委再次遭到破坏,崔显芳、魏国元等均被铺入狱。”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9935200000058
一元春药铺中华人民共和国雁翅镇
平西情报联络站
平西情报联络站位于妙峰山涧沟村。联络站是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社会部建立最早的大站,担负联系平津及东北情报组织的重要任务。平西站下设妙峰山交通站、满城交通站和房、涞、涿交通线3个主要秘密交通站,是北方分局社会部同敌区情报组织的联络枢纽和开展情报工作的前沿指挥机关。
战争年代,平西情报联络站发挥了巨大作用,秘密电波从这里收发,情报从这里接送,电台、药品、医疗器械、化学物品等重要物资也经这里转运,大批爱国青年、革命之士和国际友人都从这里往来于根据地和敌占区。为晋察冀根据地的建设、抗战胜利和北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8年,涧沟村建立“平西情报交通联络站”展馆,该展馆被国家安全部命名为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展馆共有三个主题展厅,展厅内置有历史照片、文字介绍及当年情报工作者使用过的手枪、刺刀等道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