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景区15:西所买卖街
清漪园中的买卖街有两条:一条在后溪河河畔,称后溪河买卖街,俗称苏州街,为两街夹一河的水街形式。另一条在万寿山西麓,称西所买卖街,街道曲折,西临卍万字河,东靠万寿山,南至石舫,北抵宿云檐。是前街后河的形式,早于苏州街,规模也大得多。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时已面目全非。不过现在仍然是颐和园中商铺云集的地方。
从南向北看西所买卖街
从北向南看西所买卖街
万字河东岸有座临河殿,为曲尺形式的临河建筑。与迎旭楼隔万字河相对,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名旷观斋,光绪时改为临河殿。临河殿坐西朝东。殿的平面呈拐角形,面阔7间,东立面为硬山顶,无走廊。北立面为歇山顶。南与西侧均有走廊。

临河殿
与临河殿相对的万寿山山脚下有一组相互连接的建筑群。主体建筑是延清赏楼,二层西向,上下各三楹,延清赏楼意为接引幽静清雅的景致入楼。

延清赏楼
延清赏楼南侧有座配殿,殿南侧是一段曲折游廊,游廊中间有座圆亭叫小有”。小有天原意为小有清虚之天,意指神仙洞府。
小有天亭南侧游廊连接穿堂殿。穿堂殿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穿堂殿坐东朝西,面阔3间,硬山顶。匾额“穿堂殿”下原来有联“邃馆来风清檐驻月,丹墀聚叶镂槛飞花”。

穿堂殿
斜门殿位于穿堂殿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是一座坐东朝西的殿房,面阔3间,硬山顶。

斜门殿
万字河西岸是一个南北向的长岛,长岛最南端的临水院落是五圣祠,供奉山神、土地、花神、药王和龙王五圣。

五圣祠
祠北是迎旭楼,再北是澄怀阁。两座楼阁形制相同,坐西朝东,均为二层歇山顶,上下均面阔三间。迎旭楼原为宝兴楼基址,澄怀阁原为水周堂旧址,
迎旭楼上下层共6间,前后有廊,左右各有3间配房。迎旭楼靠近荇桥和石舫,登楼揽胜,桥舫佳景,清晰入目。楼迎旭日,窗沐斜阳,东西景致,聚会一楼。是在水上宴饮集会的理想之地。
迎旭楼

下层楹联是:“丽藻星铺,雕文锦褥;揄扬盛美,宴集横汾。”

澄怀阁后是昆明湖北段最为狭窄的地方,连通后溪河。
澄怀阁位于迎旭楼北侧,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名水周堂,光绪时改建为澄怀阁,是一座二层小楼。澄怀阁是清漪园时岛上著名的景点,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烧毁,光绪时期重建。 澄怀阁位居长岛之北,东北与大船坞,宿云檐隔水相望,东南方可俯视有“流觞曲水”之意境的小苏州河,西面还可座揽西堤以外山清水秀的风光,体味水木宜人,青山夕照的美丽景色。
澄怀阁

二层匾额“澄怀阁”下有联“水木清华平分谶润,坐揽风月高处胜寒”。
一层有联“歌咏升平觞游曲水,池帘夕敞岫幌宵寒”。

澄怀阁西面临水,北接什锦窗砖墙,南接西南房,西南有硬山顶西房五间。
面西一层因贴近湖水,所以封砌护墙,既保证安全又使得两楼之间曲折相连的垣墙风格保持一致。
白墙之中镶嵌了一个个式样别致的什锦画窗,把西堤及西山一带的山水景色纳入画框,构成了一幅幅有节奏,有韵律,变化生动的园林佳境。
万字河北端有座朱红木栏石桥,桥面上铺木板。桥面七折,桥名宛转桥,俗名九曲桥。
九曲桥对面是大船坞。大船坞的跨度超过了故宫的三大殿,当时皇家最大的游船“昆明喜龙号”就停泊在这里。1860年,这座船坞被英法联军焚毁。后来慈禧在清漪园原址修建颐和园,除复建原有船坞外,还在旁边新建了两座小船坞。


大船坞
宿云檐城关南侧有一座三楹轩堂,原为清漪园集粮店遗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