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景区10:苏州街
苏州街地处颐和园后湖,是一个仿江南水镇而建的买卖街。原型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督造的苏州第一街——七里山塘。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颐和园苏州街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
苏州街既是一处历史人文景观,又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列于宫苑之中,小巧玲珑,依山面水,宛如江南图画点缀在后山后湖的建筑轴线上,更加衬托了后湖的宁静典雅,把城市山林集中形象地再现出来,成了乾隆皇帝的母亲最喜欢游玩之处。苏州街无论水中还是水边的建筑,皆与万寿山上景观呼应,整体布局,造景有序。而复原工作以实物为依据,不增不减,不移不挪,真实再现从历史上和后湖空间中丢失了一个多世纪的这组建筑群。
苏州街临近北宫门处竖立一方石碑,上书“英法联军烧毁清漪园一百三十周年,于遗址复建苏州街工竣并陈列开放,此志”以示纪念。
石桥两侧的湖岸上,分布60余家店铺。在苏州街东南岸有经营黄酒的独一居老酒店,经营古董、金石、印章、首饰的玩古斋,同春号药铺,福泉楼酒楼,达江楼,经营南北杂货的万顺号,芳雅斋裱画铺,云翰斋笔墨店,经营鼻烟和鼻烟壶的常怡斋,采芝楼糖点铺,小山楼奶茶铺,经营各种颜料的集彩斋,经营锣、鼓、饶、拔等响器的同顺和。
绘芳堂位于苏州街后溪河南岸的高台,是一
座两层楼的殿堂,从乾隆的诗中反映出这里是一处书房,后面还连接着金粟山房这样的亭廊结构,应是一处休息的便殿,也是一处俯视街景的去处,与对面的嘉荫轩隔河相望,别有一番情趣。
绘芳堂
绘芳堂东侧山坡上有一座八角亭,此亭建于九十年代初期,八角单檐攒尖顶,苏轼彩画,前后檐坐凳楣子、倒挂楣子。是观看买卖街街市的好地点。
绘芳堂八角亭

绘芳堂八角亭东南侧有一座四方亭。亭子坐南朝北,重檐四脊攒尖方宝顶,绘有苏轼彩画,前后檐坐凳楣子、倒挂楣子,有游廊和金粟山相连接。

金栗山四方亭


嘉荫轩位于苏州街后溪河北岸的高台,是苏州街后山上以古槐命名的一处点景建筑。“嘉荫”意思是美好的树荫。嘉荫轩院落中原有两棵古槐,乾隆皇帝在《题嘉荫轩》诗中赞美它们既能遮阳,又不妨碍观景。清漪园时期,嘉荫轩内家居陈设以紫檀木器为主,间有西洋风格。轩内还有多种版本的书籍,有《历代记事年表》《御制全韵诗》等。
嘉荫轩位于苏州街后溪河北岸的高台
嘉荫轩东南角有一座方亭,为单檐攒尖顶,有坐凳楣子、倒挂楣子,上饰苏轼彩画,此亭紧邻后溪河,在一高台之上,是品茗观景之佳地。
嘉荫轩方亭紧邻后溪河,在一高台之上。
苏州街东岸有一座三孔木吊桥,联接南北两岸。桥面可吊起,方便行船。桥的北面是履祥斋,南面为同顺和。苏州街长桥东北岸有专营各种供器的妙化斋、品泉斋茶馆。妙化斋东侧、中心岛西侧的小香洲牌楼为二柱一楼冲天式,建筑坐东朝西,上绘旋子彩画。小香洲牌楼北侧有经纬号织布所、如云号烟袋铺、泰来号皮货,庄、新芷号花木房、尊元号官服局、通裕号银钱庄、听橹楼、沉香斋胭脂铺,揽涛茶楼。
东岸的三孔木吊桥,便于平时连接后溪诃两岸人员往来,游船通行时吊起桥面让开水面。
苏州街东北岸揽涛楼的东侧,有一座弯隆形的单孔石拱桥,东西朝向,两侧各有10个望柱,11块栏板,包括2个抱鼓。桥拱上部有兽头。桥的东、西两面各有29级台阶。
东北岸还有永胜楼香草店、三义厚老针铺、日升号面食铺、祥瑞斋油盐店、广兴号印书局、品升号花翎店、履祥斋老鞋店。
此桥建于乾隆年间,汉白玉石质,单孔。后修复时,桥栏杆搞成了罗汉板,而没有复建成有望柱和栏板的式样。
紧邻石拱桥的西侧是一座小木桥,它和石桥通过“一平一拱”的形式把后溪河中间的“孤岛”连接起来。此桥为光绪朝的遗存。
苏州街西侧的五孔木桥,中为吊桥,南北向坐落,在苏州街西北岸,石桥西北侧有九如居海鲜馆、秀芝堂参药店、广兴号灯草铺、通源号奶茶铺、天露居茶庄、成锦号染坊、饮仙居老酒店、泰来号军刀铺、云汉堂药店、丰和当当铺及茶楼百味馆饭馆、辐揍号官车铺、恒泰号银钱店。
西侧的五孔木桥中间的木质吊桥是便于平时连接后溪诃两岸人员往来,游船通行时吊起桥面让开水面。
苏州街南邻寅辉城关石桥,石桥北面下方的木桥早期为连接买卖街的南侧商户的通行而建。
苏州街东北岸山北坡处,原有一座清代船坞,1980年,因年久失修,将其拆除,保存底座。船坞旁有三间房屋,坐北朝南,硬山顶,木板天花,花卉祥云满铺彩画;。山面虎皮石,有方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