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18340731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寻访京通古道的御制碑
(2020-09-28 07:09:32)
标签:
永通桥及石道碑
重修朝阳门石道碑
杂谈
寻访京通古道的御制碑
原京城朝阳门至通州的道路,从古至今就是一条京东的重要干道,到了清朝,由于建清东陵和从通州往京城运粮的需要,这条古道便成了北京至遵化东陵的御道。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朝阳门至通州建成石道,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又加以重修,石道全长三十多华里,路宽二丈,两旁土路各宽一丈五尺。为记载这两次修路的功绩,当年都立有御制石碑,并在《日下旧闻考》中留有碑文。
清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为记载修筑京通间石道之事撰文并在八里桥东立“御制通州石道碑”,
石碑位于公交八里桥站约一百多米,距永通桥东二百米。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5923170000005
永通桥及石道碑明管庄乡
原雍正御制碑有碑亭,四角攒尖,黄琉璃筒瓦带宝顶,柱栋朱髹,和玺彩画,碑南向面道,艾叶青石制。光绪二十六年碑亭被八国联军烧毁。2005年在原址复建碑亭,亭总高12米,为四角、黄琉璃亭,双围柱、重檐、歇山顶。
碑身高5米、宽1.6米、厚0.8米;碑趺长4米、高1.5米、宽1.8米;龟下平托石座长3.62米、宽2.56米、高0.5米,由2块长方巨石拼成,阳面浮雕上塑海水江崖四兽。碑阳螭首,正中设镜平方额,篆刻“御制”二字,碑周身雕群龙戏水,碑的背面无字,正面左边满文,右边汉文。
雍正皇帝御制碑碑文:自朝陽門至通州四十里,為國東門孔道,凡正供輸將、匪頒詔糈,由通州達京師者,悉遵是路。潞河為萬國朝宗之地,四海九州,歲致百貨,千檣萬艘,輻輳雲集,商賈行旅梯山航海而至者,車轂織絡,相望於道,蓋倉庾之都會而水路之沖逵也。雖平治之令以時舉行,而輪蹄經涉,歲月滋久,地勢漸窪,又時雨即降、積雪初融之候,停注泥淖中,有一車之蹶需數十人之力以資牽挽者矣。
朕心軫念,爰命有司,相度鳩工,起窪為高,建修石路,計長五千五百八十八丈有奇,寬二丈;兩旁修土道各寬一丈五尺,長亦如之。其由通州新城、舊城至各倉門及東西沿河兩道,亦皆建修石路,共計長一千五十餘丈,廣一丈二尺及一丈五尺不等。費帑金三十四萬三千四百八十四兩有奇。經始於雍正七年八月,至雍正八年五月告竣。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
乾隆三十八年(1773)重修京通间石道,作为标记,在朝阳区定福庄新立石碑一通,该碑位于快速公交2号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站旁。此碑距通州石道碑5千米。通俗说就是爸爸从朝阳门到通县铺了一条石头路,在通县八里桥立了个碑,过了30年儿子又把这条路重修了一遍,在定福庄又立了一个碑。该原建碑亭为黄琉璃瓦顶,废圮年代无考。碑亭于2020年按皇家御制建筑规制重建,周边植绿地形成一个小花园。
公园北侧安置铜浮雕作文字说明
朝阳门石道碑立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爱新觉罗•弘历书碑文,记载重修朝阳门石道(今朝阳路)缘由、重修经过和竣工年月。碑为螭首龟趺,碑阳为满汉字碑文,碑阴无字。
整块石碑由底座、螭首龟趺、碑身三部分组成。整块石碑连同底座高约六七米,碑身宽一米五左右,零点六五米厚,上面刻有精美的花纹。现石碑完好,碑文字迹清晰。
碑阳为满汉双文,碑阴无字。碑文题为“重修朝阳门石道碑文”。碑文结尾处写有“乾隆二十有六年岁在辛巳夏六月御笔”
。其内容记载了重修朝阳门外石道的缘由、重修经过及竣工年月等。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690、密云县的古桥
后一篇:
692、西城区的老火车站:平绥西直门车站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