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2021-04-03 08:10:11)
标签:

双清别墅

圣琼佩斯故居

小南园排房

杂谈

海淀区的宅院(六)


双清别墅     

       双清别墅(位于香山公园香山寺旁原为清代静宜园内松坞云庄,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后由香山慈幼院创办人熊希龄辟为私人宅邸。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香山后,双清别墅为毛泽东同志的办公和居住地。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25190000277 双清别墅民国香山街道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北京市文保牌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示意图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双清别墅中不大的院落中一池清水边,六角红亭、古朴的猕猴桃架,一排白色的平房,还有石桌、小凳、瓷鼓和几把旧式的藤椅,仿佛把人们带回了1949年……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如今六角亭还是当年风貌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毛泽东在不算宽敞的客厅里,筹备新中国的座谈会常常持续到深夜。 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马叙伦、柳亚子都是这里的座上客。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1949年6月30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毛泽东撰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为即将建立的新中国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毛泽东身边卫士马尚志回忆:“写这篇文章时正值夏季,那时双清别墅室内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只能采取往地上洒水和把冰块放在一个铜盆里摆在写字台下等方式进行降温,手写热了,主席就把手按在写字台冰凉的大理石面上进行降温,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连续两天完成的。”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为保障安全,解放军四野于别墅水池南侧山坡修建了两座防空洞。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东侧防空洞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西侧防空洞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别墅西侧五间平房现为展室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展厅中,有一幅黑白照片。画面中,毛主席端坐在椅子上,一手持报,一手轻搭在膝盖上。他手中的报纸上,“南京解放”四个大字十分醒目。而右侧一则报道标题“千里江防转眼粉碎,南京反动政权灭亡”清晰可见。这幅照片是摄影师徐肖冰在香山双清别墅拍摄的。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报纸是1949年4月25日的《进步日报》,《进步日报》是天津解放后首家民营报纸。报纸名是毛主席亲自取的,当时毛主席说:“办报的自我检讨、自我批评就是进步,看报的也要进步,解放了,大家都要进步嘛!”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圣琼佩斯故居

       圣琼佩斯(1887-1975)法国诗人。生于法属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群岛。父亲是种植园主,1899年因地震与经济危机,全家迁回法国。1910年,佩斯毕业于波尔多大学法国系。1914年入外交部,历任法国驻中国使馆秘书、外交部长办公室主任、外交部秘书长等职。1940年因反对政府与法西斯德国妥协而被撤职。次年,流亡美国,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任顾问。在战争斯间,任罗斯福总统有关法国事务的顾问,因而被当时的法国政府取消了国籍,没收了财产。1944年恢复了外交部工作。此后,多次到世界各地旅游,将主要精力用于文学创作。
       1960年圣琼佩斯称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曾生活在这片位于西山的中法史迹群中,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诗《远征》正是在西山一个破落的道观中写就的。圣琼·佩斯在他的日记和文章里,多次提到西山那座已经破落没有香火的道观,而那也是诗作《远征》的诞生之地。
       圣琼·佩斯写作《远征》的道观就是桃峪观。桃源观位于苏家坨镇管家岭村西北的一片林木葱郁的山冈之上,桃源观建在一座海拔高250米的小山冈上,当地人又称“桃峪观”。创建年代待考。山冈上用石头垒起一座七八米高的高台,呈长方形,四周围以矮墙构成院落。站在院中视野十分开阔,可见山下棋盘般的畦田和村落,玉带般的京密运河和公路。院落南北宽约10米,东西长20米,正门东向。院西北角高高的岩石上生长着的一棵青松,向东南倾斜。据老人说,院中曾有三间带拐角廊子的殿堂,朱漆门窗,椽檩彩画。解放后还有人居住,1980年房屋失火烧毁,才搬到村里。原有“园中观月景,林下听泉声”对联。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805190000073 圣琼佩斯故居民国苏家坨镇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院门东向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院内四间西房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西房后身两侧接出两个方向相对的单间房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北侧单间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南侧单间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后院建有两间西房及后门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院西北角高高的岩石上生长着的一棵青松,向东南倾斜。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宅院后身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宅院东门前的井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宅院南面的山洼是种植果树的条条梯田,新修的水泥路从山洼穿过。路西原有不知建自何年的龙泉寺遗址。老乡介绍说,路东的这片地叫外国地,那里曾有几间法国人修建的洋房,村里人叫它大房,抗日战争中被日本鬼子烧了,现仅存基址。房子附近的一块石头上刻了一首诗,可惜石头已经被毁得毫无踪迹了。坡下的一块大石头,高约4米,长宽6米余,向东南的一面横刻行楷“桃源”二字,字径0.25米。字正迎着由管家岭村到桃峪观的必由之路,“桃源”所在的山洼正是桃峪。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远眺桃源观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桃源观遗址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故居南侧小山上建有管家岭中法友谊亭,纪念这段历史情结。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附录:
圣琼佩斯亭

       2014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有关部门在阳台山金山寺南侧修建了圣琼·佩斯亭,将这里确立为中法人文交流基地。今年,距离圣琼·佩斯开始《远征》的创作已经过去了整整106年。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亭子旁立有圣琼佩斯亭碑记,介绍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中国的简历。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小南园排房

       小南园排房位于香山碧云寺西南侧(沿碧云寺西围墙外行30米),是李石曾所建的别墅。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张静江、蔡元培、吴稚晖和李石曾)之一,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1918年,当时患有肺病的李石曾为了养病和好友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顾孟余在西山碧云寺南侧合建了别墅——小南园。
  “小南园”占地不大,有虎皮石围墙,大门朝南,院中建有坐南朝北并排的两排平房,北侧有游廊,游廊带倒挂楣子,东边平房东侧承拐棒儿房,并带有地下室。
       李石曾开始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活动时,小南园人来人往不断。当时毛泽东就曾带领24名湖南学子来北京,到过小南园。除了毛泽东,陈独秀、蔡和森等很多著名人物都曾到小南园做过客,和李石曾有过交往。徐悲鸿还专门在此写生;张继、吴稚晖、蔡元培等人也不时登门拜谒。还有北大教授李大钊、钱玄同、胡适、沈伊默、刘半农也是常客。
       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笃期间,赶来陪护的张静江、何香凝等人曾光临小南园。李石曾与碧云寺住持僧聚林法师共同努力,促成中山先生灵榇暂厝碧云寺塔院。4月2日,李石曾参与主持移灵,当日李夫人姚同谊女士接待宋庆龄及宋美龄、何香凝、陈璧君等陪同人员,在小南园饮茶小憩。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805190000248 小南园排房民国香山街道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笔者访时大门紧锁,不对外开放。以下照片摘自颐和吴老。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小南园排房北侧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前院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排房东侧的拐棒儿房,可见地下室窗户封死。 
 
781、海淀区的宅院(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