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的现代建筑(一)
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修建于1968年,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属于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馆,是北京重要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之一。在建成后的38年时间里,承担了众多的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训练,以及大型文艺演出任务。为满足2008年奥运会排球比赛和训练的需要,首都体育馆进行大规模改建工程。
首都体育馆场馆改造完成后建筑面积增至约5.46万平方米,满足国际奥委会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功能需求。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805200000290
首都体育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下关街道
北京电影制片厂近现代建筑群
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电影事业的成长,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电影制片厂,并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干部,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为田方,1951年由汪洋继任。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805200000259
北京电影制片厂近现代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花园路街道

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拍摄了《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洪湖赤卫队》、《停战以后》、《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影片。改编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等多部传统戏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电影制片厂受到摧残,大批艺术家、技术专家遭到迫害,厂房、设备被搁置,除拍摄少量“样板戏”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开始恢复故事片生产,但受到“四人帮”多方刁难。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北京电影制片厂重获新生。拍摄了《大河奔流》、《伤逝》、《知音》、《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双雄会》、《边城》等多部历史及文学名著题材影片,同时也拍摄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小花》、《泪痕(1979)》、《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受到观众好评。为配合国家改革形势,先后拍摄了《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乐队》等多部改革题材的影片,受北京电影制片厂多年来在漫长的影片创作、生产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影片清新、质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编文学名著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在改编、导演、摄影、音乐、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

1949-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共拍摄故事片180部、舞台艺术片58部、新闻纪录片17部,共计255部。此外,还译制了外国影片10部,协助各兄弟电影制片厂拍摄、加工影片多部。这些影片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受到观众的喜爱。80年代以来,还与国际制片厂、商合作,拍摄了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立体故事片《侠女十三妹》,并协助拍摄了《马可·波罗》、《末代皇帝》。北京电影制片厂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技术专家,具有年产30部故事片、200余集电视剧的能力。建厂至今,有百余部影片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奖。有将中国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的优势和传统;并有与国际合作拍片的雄厚力量和经验,其合作拍摄的影片中有50余部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大门后花坛

主楼
主楼后身

五号楼


二号楼后身

北楼

摄影棚
北京友谊宾馆
友谊宾馆前身是国务院西郊招待所,主要用于接待在京的苏联专家。1956年3月改为现名。1973年3月开始接待旅游外宾。友谊宾馆地处京城新兴的现代化商业科技区,毗邻中国的硅谷及多所科研院校,与京城最大的现代化商城---当代商城,双安商场近在咫尺,是亚洲最大的集旅游、商务、会议、长住为一体的五星级园林式酒店。酒店占地面积335000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特色。拥有标准间、套间、中西式豪华套、公寓式套房、写字间共1900套客房。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805200000288
北京友谊宾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紫竹院街道

示意图
贵宾楼:

全景
贵宾楼坐西朝东,面临中关村南大街。

贵宾楼

贵宾楼后身
友谊宫:

友谊宫


友谊宫南北两侧开有旁门,这是南门。

贵宾楼和友谊宫两侧建有迎宾楼、敬宾楼等多座宾馆





会议楼:

1984年邓小平为会议楼题字:北京科学会堂
苏园写字楼:
乡园写字楼:
雅园写字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