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2020-10-28 21:13:46)
标签:

鲁斯亭

六角钟亭

校景亭

勺海亭

雅亭

北京大学的亭子


       未名湖燕园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手法,结合原有山形水系,注重空间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与现代功能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 
  
鲁斯亭
 
       鲁斯亭位于未名湖湖心岛上,建于1930年。为纪念路思义 (教育宣教士,燕大副校长),这座小亭命名为思义亭 (鲁斯亭)。路思义提议斯克兰顿城的一些朋友们捐建燕大湖心岛,还在岛上面栽满了枫树和油松。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六角钟亭

         六角钟亭位于未名湖西南的山坡上,亭内悬挂着一口镌有龙、海涛和八卦图案的铜钟。1928年圣诞节,燕京大学用哈佛燕京学社的款项从黑寺购得的。钟亭建于1929年9月。半年以后,古钟运抵校园。从此,每隔半个小时,校园里就会响起深沉、悠远的钟声。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镌有龙、海涛和八卦图案的铜钟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铜钟下端铸成八瓣荷花状,钟体下部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钟体上部是十二对腾舞滚动的蛟龙戏珠。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两条粗壮的青龙铰连成的钟耳悬挂在亭顶的一条横木上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铸文:大清国丙甲年捌月制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校景亭

       校景亭位于德斋(红一楼)北部土山上,北面俯临红湖。为大式重檐四角方亭,亭式简朴大方,为昔日鸣鹤园中最大亭,亭四周叠置假山,树木阴翳。与未名湖畔的钟亭与湖心岛上的岛亭相比,由于所处较为幽僻,校景亭不太为人所知,但它应该算是燕园最古老的一座亭子了。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校景亭原名翼然亭(大概是取“有亭翼然”之意),是清代鸣鹤园(原淑春园的一部分)仅存的一个建筑。乾隆十二年(1747),清高宗乾隆曾登上翼然亭观赏四周风光,并以“翼然亭”为题赋七律一首,赞赏这一带的风光之美。他在诗引中说“出西轩面横岭,亭中设便坐,近纳岚翠,远往野绿,仿佛香山来青(即来青轩)景色。”诗文为:峰有飞来亭岂无,天然距此不南图。籍松为幄阴偏秀,依石成章兴迥殊。茶鼎烟飞云半野,棋枰声杂瀑千珠。寄言纵目搜吟客,莫认琅邪岩畔途。
       后来,这一带成为蕙亲王绵愉的鸣鹤园。咸丰十年(1860),鸣鹤园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园中建筑多被损毁。而翼然亭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1926年,燕大迁来以后,对翼然亭进行了修整,并在亭内彩绘燕园校景十二幅,将燕园的代表景点荟萃于一亭之上。校景亭之名也因之而来。1984年,北京大学又对校景亭做了一番修葺。今日之校景亭,已经焕然一新,可谓北京大学校内最为雅致美丽的名亭。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勺海亭
  
       勺海亭位于北大西门南侧的勺园,为新建亭子。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明代书法家米万钟在此修建了一处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所以被起名为勺园。至明末,勺园已成为西郊一处小巧幽雅的著名园林。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勺海”为溥杰题字,曲廊是近年新建的。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雅亭
 
      雅亭位于鸣鹤园,为新建。鸣鹤园原本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乾隆年间,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后至嘉庆七年,将淑春园一分为二,东部较小园区赏赐给嘉庆四女庄静公主,名曰“镜春园”;而西部较大园区则赏赐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即为鸣鹤园,俗称老五爷园。鸣鹤园全盛时为京西一座名园,它与当时的自得园、自怡园、澄怀园、熙春园相媲美,同谓京西五大邸园。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清华大学的亭子



闻亭
    
       闻亭位于水木清华池塘东侧,闻亭原为一座钟亭,建校初即有之,为号令全校作息而设。亭内有大钟一口,径可四尺。钟声清脆,远及海淀。七七事变后,清华园落入日寇之手,校园惨遭破坏,钟亭被毁,亭内大钟及亭下铜炮被日寇掠走,至今下落不明。抗战胜利后,学校北上复校,重建钟亭。为了纪念在昆明遇害的闻一多先生,特将钟亭命名为"闻亭"。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闻亭”二字由著名优生学家潘光旦教授所书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大钟铸有“大明嘉靖三十六年九月吉日造”字样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清华大学的亭子


自清亭

       自清亭原名“迤东亭”,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1978年改名“自清亭”以纪念朱自清先生。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诗人和散文学家。他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至今脍炙人口。清华荷塘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而闻名。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自清亭旁立置一块纪念碑石,碑文: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自清亭”匾额由当代著名书法家、原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金德年教授题写。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晗亭

       在吴晗先生诞辰75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在近春园遗址内建造吴晗纪念亭,邓小平为纪念亭题写“晗亭”两个大字。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荷塘月色亭

       1982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在此写下的名篇《荷塘月色》,清华大学在近春园东山上建起了一座亭子,并命名为“荷塘月色亭”。亭子建成后,金德年教授受清华大学校办委托为其书写匾额。金教授经过几天的努力书写了若干“荷塘月色”匾名,但总觉得不是很满意,无法跟大师的为人、学识和境界相匹配,也无法融入荷塘月色的迷人景致和醉人意境,最后决定通过校史馆查找朱自清先生当年的笔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存世稀少的朱先生不同时期手稿中发现了“荷”“塘”“月”“色”四个蝇头小字。金教授通过分析“荷”“塘”“月”“色”四个字的笔法、自清先生运笔规律和书写习惯,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终于创作成功,使得今人得见朱先生一气呵成、清美隽秀、挺拔有力、字如其人的 “荷塘月色”四个黑地金字。
       金德年教授现为清华大学书法协会会长、北京清美珑琥艺术馆副馆长。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706、北京大学的亭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