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的寺庙(三三)
遗光寺
遗光寺位于南北走向的遗光寺路,路的尽头正对遗光寺山门。清光绪二十九年撰写的《重修遗光寺碑记》称,西山之麓有兰若焉,旧名龙泉庵,明正德三年始易名今额。 遗光寺大庙现仅存山门,保存基本完好,所在院落不对外开放。古柏映衬下,依稀可见当年遗风。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180000099
遗光寺清青龙桥街道
皂君庙碑
皂君庙为明代古庙,遗址位于大钟寺派出院内。院内的墙上镶有多块残碑,是明代古刹灶君庙的遗址。所谓的皂君就是那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皂君根本不是做肥皂的祖师爷。
庙内残碑共有六七块,其中有一块清代残碑,字迹非常清晰。上面写着:“ …… 灶( 皂 )君庙碑记 …… 灶( 皂 )君庙者前朝古刹 ……
。”另一块残碑上写:“灶( 皂
)神之说,尝见于庄子。而孟夏祭灶,礼经具有明文。盖灶之由来旧矣!民间庖厨之地,例设神位。尊之曰:东厨司命。三伏之月,率三祀焉。至岁暮,则飨以牲醪而送之,俗谓之:醉司命。至正月则迎之,汤萧粥鼓,诗人每著于篇,什而专祠,则阙如也。京师西直门外灶君庙,创建以来,历有年。所重修者屡矣!
…… 。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4180000019
皂君庙碑清北下关街道

海淀区文保牌





六郎庄真武庙
六郎庄位于颐和园东门外,是有着600年历史的古地名。六郎庄原名“牛栏庄”,清朝民间附会杨家将故事,改称今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内务府总管赫奕的奏折。“六郎庄真武庙配殿六年,各尚住房八里,用银一千四百三十五两二线,在六郎庄修造园户住房三十间,用银一千两”。传说,西太后乘船由皇宫来颐和园,当驶过绣御舟漪,便问东岸的村庄什么名字。当她听说中“六郎庄”时,立刻意识到“六狼”的谐音,想到自己是属羊的,便说改成吉祥庄吧。但不为当地居人所接受。从人们对杨六郎的怀念,刚看出当时社会的反满情绪。
村中真武庙为曹雪芹祖父曹宣监修。村里人称真越“大庙“,建于清康熙年间。三时院落,中轴线上有山、真武殿、娘娘殿,两侧有配殿。房屋四十二间,殿内原有佛像二十二位,神像二十九位,山门外立有夹杆石旗标。真虎庙中有壁画。目前尚存真武殿和东配、左右配房。柏树一株,揪择二株,香炉鼎石座。
六郎庄已于2012年拆迁。2017年2月访时真武庙已基本修复。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180000011
六郎庄真武庙清海淀乡

海淀区文保牌




右为正殿,左为前殿,对面为东配殿。

东配殿
东配殿
正殿后身
2019年再访时真武庙四周又添加了围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