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的寺庙(三一)
西禅寺
西禅寺位于在四季青镇闵庄小屯(乘公交车小屯站下沿马路南侧的闵庄南路南行300米,)建于明正德年间,从《敕赐西禅寺记》中可知,是大明司礼太监秦公所修,正德十年三月兴工,至明年九月竣事。中为佛殿,翼以两廊,左右为伽蓝祖师二堂,前为天王殿、钟鼓楼,又前为大门,后为法堂、丈室。后被烧,清代重修。原来的西禅寺规模不小,曾有殿房五十多间,有碑三座,
目前西禅寺正在全面修缮,天王殿、大雄宝殿、后罩殿“法堂”及两侧耳殿和两厢殿堂已修复,并且大体成型,而且加建了山门殿三间。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33170000090
西禅寺明四季青镇

海淀区文保牌

2017年完成一期修缮
以下为修缮前照片:

天王殿
大雄宝殿
西配殿
东配殿
后沙涧西庙
西庙位于后沙涧村村西部,坐北朝南,现仅存硬山筒瓦过垅脊正殿三间,山墙尖上以及大梁有彩绘,其余附属建筑均已无存。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210000192
后沙涧西庙待定苏家坨镇

海淀区文保牌
香岩寺
香岩寺位于永丰屯村南,俗称香粉寺。香岩寺始建于辽金,已有千年历史。明代以前为一小庙,称弥勒院,清康熙五十九年改为香岩寺。清康熙年间大兴土木,“起而新之”,成为京畿西北巨刹,香火盛极一时。周围80余乡村民逢时过节聚集于此,布施功德。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也频仍而至。日伪战争时期、解放初期和“文革”中,香岩寺相继遭到严重损毁,部分破旧的现存建筑曾一直作为海淀区永丰中学和永丰小学的校舍。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33180000181
香岩寺清西北旺镇
海淀区文保牌
寺内一通残碑记载:“都城德胜门外永丰屯,旧有弥勒院,日久倾圮。风雨不蔽,先师祖待,全老和尚驻锡于此。先师祥戒,行精严焚,修刻苦发愿修。”又记:“宜妃娘娘出内帑数千……宜妃娘娘懿旨……万寿之坛二……慈恩将寺中兴作……宜妃娘娘买地三顷七十亩,作为该庙香火地,御前太监梁九公……经与每年三月,万寿节四月,佛诞日十二月,宜妃娘娘中秋开道场,祝一人之有庆颂,万福之攸。以后每年,宜妃派宫内太监来寺瞻礼……以垂祀云,康熙六十一年,岁次王寅,仲秋谷旦。”通过以残碑中断断续续的文字可知,宜妃郭络罗氏与永丰屯香岩寺的重修,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寺坐西朝东,殿分五进,当年全盛时期共有数百间房屋,号称京西近山大寺。历经磨难寺内仅存两层大殿。
山门


香岩寺原有一座山门殿,共有三座石拱券门,所用石料,精雕细刻组成各种图案。如麒麟瑞兽,儒家人物,花草珍禽……栩栩如生。
一进院内左右为钟楼、鼓楼,正中为前殿,殿前左右分立石碑两座,南北侧配殿为珈蓝殿、娘娘殿。

钟楼

鼓楼

香炉立于正中
前殿及两侧的石碑



左侧石碑为御制香岩寺碑记

前殿后身

珈蓝殿


娘娘殿
穿过前殿进入二进院,前殿与天王殿有一条高甬道相连,天王殿两侧配殿为三圣殿、药王殿。


天王殿后身

天王殿两侧有旁门通往三进院
南配殿:三圣殿
北配殿:药王殿
三进院正中为大雄宝殿,偏殿为地藏殿、观音殿。
大雄宝殿
北配殿:地藏殿
南配殿:观音殿
五观堂位于南侧
2001年6月,海淀区教委将两校迁出,并将两校旧址划给教委下属的海育房地产公司使用和管理。目前,该公司投资的一期修缮和复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建有三进院落,二期工程将再投建二进院落,周围的相关配套设施也正在兴建之中。
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红山路与香山路交叉路口的东北角。很多年以前,安河桥附近有三座石刹:兴隆寺、三官庙和三圣庵。兴隆寺供奉关老爷和龙王爷,三官庙供奉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圣庙供奉刘备、关公和张飞。如今,除兴隆寺建筑尚存外,其余两座古刹已经消失。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180000017
兴隆寺清青龙桥街道
海淀区文保牌
已被承包使用,不开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