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的寺庙(二七)
南羊坊南庙
南羊坊南庙在村南路西侧的坡地上,原称观音庙。坐西朝东,现存山门、正殿三间,前出廊,大木彩绘尚存。院内北配殿基址尚存。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210000122
南羊坊南庙待定西北旺镇

海淀区文保牌

外观全景
院内全景
一亩园娘娘庙
一亩园娘娘庙位于颐和园路与万泉河快速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西苑公交站附近。一亩园,原来圆明园的一部分,是清朝皇帝亲耕的“亲田”。清代自雍正后,每年春天帝后出园来此举行亲耕之礼。但大清王朝的皇帝们没能坚持多久,至嘉庆、道光年间,这亲耕之礼逐渐废弃。光绪间,御前掌玺太监刘诚连在一亩园旁修建了这座娘娘庙。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180000140
一亩园娘娘庙清青龙桥街道
海淀区文保碑
光绪间,御前掌玺太监刘诚连在一亩园旁修建了娘娘庙。庙有山门、二门、前殿、后殿及东西配殿。前殿供关圣帝君,后殿供九天娘娘。庙西建宅院一处,为多进式四合院。院房后有菜园,还保存一亩园昔日演耕諎田的原址”。
一亩园娘娘庙,坐北朝南,两进院。前院有正殿三间,东西各有耳殿二间,院内东西厢各有配殿三间,各有耳殿一间,正殿前还立着两块碑;后院的格局与前院相仿,只是厢房没有耳殿。
海淀区文保牌(1999年)

海淀区文保牌(2012年)

笔者2016年8月访时现状。因周边拆迁受阻修复不到一半而半途停止。


大殿
东配殿
西配殿
殿前西侧石碑
殿前东侧石碑
笔者2013年访时状况
大殿
西配殿
东岳娘娘庙
东岳娘娘庙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庙依成子山层层而上,分为三层。山门尚存残墙,第一层娘娘殿(碧霞元君殿)早已无存,现存汉白玉石阶及古柏。第二层斗姥殿现存山墙等残迹。第三层东岳神祠及门楼尚存(门头石额上的字迹看不清),主殿东岳宝殿面阔三间,殿顶覆绿色琉璃瓦;东为药王殿,西为财神殿,殿顶均为灰筒瓦;配殿皆饰以砖雕窗扇(多有残毁),这三间殿宇均为石券顶,跨度较大。院内有一棵粗大的古柏,院后悬崖百丈。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210000120
城子山东岳娘娘庙待定苏家坨镇

门楼


东岳宝殿
院内看药王殿及门楼
药王殿
财神殿
东岳宝殿殿顶砖砌
董四墓娘娘庙
娘娘庙坐落地址原名为董四墓村,目前娘娘庙被圈在厢红旗培星小学北校区。地名的来历:据传,明代有一位叫董四的太监,出宫后在该地经营桃园,每年收获的桃子不仅是皇家贡品而且为当地百姓带来收益,后人在董四死后奉他为“桃神”,并给他修建祠堂,地名由此产生。
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介绍:娘娘庙坐落西郊五分署董四墓村二十八号,建于清康熙年间,合村公建。本庙面积南北十丈,东西二十二丈五尺,殿房六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由合村管理使用之,周昆山在本庙管理并教读。庙内法物有泥像十三尊,小铁钟一口,另有石碑一座。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43180000260
董四墓娘娘庙清青龙桥街道
位于培星小学内,不开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