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通州区的寺庙(七)

标签:
佑民观宝光寺垡头村菩萨庙杂谈 |
通州区的寺庙(七)
佑民观

明万历十年,慈圣太后李氏向来敬慕金花圣母之神,而这佑民观又在慈圣太后李氏的家乡,因此多有捐资布施。到了清朝,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也都亲临佑民观。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帝慕名来到佑民观,亲自来观中上香求子,并赏银五百两,又经通州士绅田文孝募捐三百两银子,用于修缮该馆以及香火之资。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率领皇子和文武百官等众人来到佑民观,还在观内住了一宿。就是那时,康熙皇帝接见了通州官员,巡视运河并商定运河修浚方案,并御笔亲书“保障漕河”赐予佑民观。后来,该观在乾隆、光绪、中华民国等时期多次修葺。清末民初,佑民观共有十多位道士,庙产有十多顷,此外还有骡马、大车、雇工。该馆还有分观,比如潞应观(今属张家湾镇北大化村)。该观十分富有,成为宗教地主。
中华民国时期,该观财产耗尽,日渐衰落。
佑民观是一处道家观院,俗名“天妃庙”,是圣母娘娘道场。观内祭奉金花圣母铜像,俗称娘娘庙。佑民观原是白云观的下院。在明清两代是京东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观场。民间素有“西有白云观,东有佑民观”的说法。
解放前后,里二泗村小学就设在佑民观东跨院的如意坛院。1958年,里二泗中学也建在佑民观,大部分建筑开始拆改为教室。到了1982年,佑民观所有主要建筑悉数被拆改,全部改为新建教室,只存有古槐一株、残缺石刻6件及如意坛院。1990年,里二泗村小学迁走,如意坛院也随之被拆除。佑民观内的主要建筑相继拆毁后,唯一幸存的就是玉皇阁前的一株树龄将近500年的古槐。佑民观复建于2003年。四进院落,东边两进跨院。观内建有八个殿堂(玉皇殿、圣母殿、关帝殿、灵官殿、三官殿、祖师殿、药王殿、子孙殿)。
垡头村菩萨庙
宝光寺

目录
序 |
名 |
|
大成殿、佑胜教寺、紫清宫 |
一 |
静安寺、中山街关帝庙、三义庙、杨堤关帝庙 |
二 |
重兴寺正殿、曹氏祠、杨家洼菩萨庙、大稿村关帝庙 |
三 |
召里观音寺观音殿、管头村药王庙、葛渠关帝庙、 |
四 |
灵佑宫、柴厂屯姑子庵、南堤寺西村天齐庙、三士庙 |
五 |
柳营关帝庙、大辛庄关帝庙、土桥菩萨庙、 |
六 |
北辛店真武庙、七佛寺、西马坊天齐庙 |
七 |
佑民观、宝光寺、垡头村菩萨庙 |
前一篇:424、通州区的寺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