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2018-07-28 20:24:37)
标签:

克勤郡王府

郑王府

克勤郡王府东路建筑遗

弘曣府遗存

杂谈

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克勤郡王府

       克勤郡王府位于新文化街西口路北,现为实验二小使用。清初的八家铁帽子王有克勤、顺承两家郡王,而这两家郡王均是礼亲王代善位下的旁支。崇德元年,代善长子岳讬封为成亲王,次年降爵。死后,追封克勤郡王。从此,克勤郡王成为清初八大铁帽王之一。克勤郡王虽爵位不变,名称却换了好几次,第二代王罗洛浑被封为衍僖郡王;顺治八年,第三代王改封号为平;平郡王的称号一直用到乾隆四十三年,才复号克勤。克勤郡王一支从始封王岳讬到末代王晏森共十七代,从清初到清末,见证了整个清朝的发展、鼎盛与衰落。克勤郡王家族也是几经起落,随着清朝的覆灭,终归成了寻常百姓家。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2923180000027克勤郡王府清金融街街道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国家级文保碑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北京市文保牌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门前照壁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王府大门
  
       随着清廷的覆灭,克勤郡王也随之衰落,末代克王晏森如同许许多多的旗人子弟一样,当家里值钱的、卖祖产维持生活,家里已经没得可买的八旗后裔想到变卖祖坟的也不在少数,更有一些穷困潦倒的,把自家珍宝拿到大街上摆摊叫卖。可末代克勤郡王晏森比这些人更惨一些,他将王府售给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为住宅,自己则搬到了宗帽胡同居住,因为没有什么本事,还是无法正常生活,干脆放下了前清王爷的架子,拉起了人力车,由于王爷拉了洋车,故被人们称为“车王”。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中轴线上建有大影壁、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内门、寝殿、后罩房等建筑。西路前后还有三进院落。东路则由五个大小院落组成,有茶房、大小书房、祠堂、花房等,还有护卫、太监、奶妈居住的房屋等。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克勤郡王府总建筑面积为3717平方米,文革期间把府门拆掉,盖了一溜平房,石狮不知去向。府路南影壁尚存,府前部只存东翼楼,后部的内门、后寝与东西配房、后罩房均保存完整。西部跨院也存大部原有建筑。建筑内房梁已经糟朽不堪,墙体变形,屋顶斑驳,兽件残缺不全。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21世纪初,克勤郡王府修葺一新。被毁掉的府门、西翼楼按原样重建,其余建筑稍加保护后重新刷红漆,虽然鲜艳的红色与近三百年的王府沉淀格格不入,但此做法有效的在原址保护了王府建筑及规制,比起拆掉、异地重建或是翻建的老宅邸来说,克勤郡王府的重修也算比较好的案例了。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王府前部,中部为内门,右侧为东翼楼,左侧为西翼楼。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内门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东翼楼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西翼楼为重建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寝殿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寝殿后罩房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后罩房的转角处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民国时,末代克王晏森将府售给了熊希龄为住宅,现后寝两山墙角柱石上尚存熊希龄和夫人朱其慧将财产交由北京救济会的刻字内容。

 

 

 

克勤郡王府东路建筑遗存
 
       克勤郡王府东路建筑遗存位于新文化街47号,新修缮的克勤郡王府东侧,现在还是一片居民区。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西城区文保牌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西城区文保牌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院门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院门内侧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从外形上可见当年的建筑风格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砖砌圆立柱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郑王府

 
        郑王府位于西单北大街大木仓胡同路北35号。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为钟郡王奕诒的宅邸。清军入关,定鼎燕京。世祖以此第赐其从叔郑亲王济尔哈朗  。郑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郑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北京市文保碑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北京市说明牌
  
       郑亲王府明永乐中为姚少师广孝赐第。清师进关,定鼎燕京。世祖以此第赐其从叔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王府建成后,历代袭王均有所修缮和扩建,最大的一次是第八袭次袭王德沛对府西部花园的扩建,并将花园命名为“惠园”。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郑王府坐北朝南,原布局自东而西分3部,东部前躯突出,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西部概因随街势退缩,中为另一院落和西部花园范围。该处最为著名的是它的花园,园名“惠园”,是京师王邸花园中的最佳者。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王府第十三代主人端华,在“辛酉政变”失败后,被割王爵,赐自尽籍没家产。王府改赐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诒,改称钟郡王府。同治十年又发还给已恢复世爵的庆至,复称郑亲王府。民国后,第十七代郑亲王昭煦先是将王府抵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1925年又租给中国大学为校址。中国大学曾是孙中山决定创办、国民党元老宋教仁、黄兴亲任校长的一所大学。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正殿前石狮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现存建筑,只东部残留,有街门,面阔3间;正门面阔5间,前出踏步之间,浮雕丹陛犹存;正殿面阔5间,台阶间亦存丹陛;并存东配楼面阔5间,西配楼只剩靠北面阔3间;最后为正寝,面阔5间。中国大学使用时改名逸仙堂,今尚延用。原有后罩楼和一些附属建筑被拆除,西部花园现另建二龙路中学。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部址,中国教育基金会所在地。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南府墙与东府墙交角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东府墙位于大木仓一巷,有一处疑似郑王府早先府门的遗迹。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弘曣府遗存
 
       弘曣府位于新街口北街74号。弘曣是废太子允礽第六子,生母为侧福晋唐佳氏。雍正六年三月封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五年39岁卒,谥恪僖。有关弘曣府邸情况,已有学者论述,本文从略。
  弘曣、弘暻封爵,均在允禩囚死姜家房数年后。两人依照爵秩分别所建府邸,不可能是圈禁允禩之“高墙”。不过,允禩死地姜家房,有可能是指蒋养房,即圈禁允禩之“高墙”所在地。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西城区文保牌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354、西城区的清王府(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