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的清真寺(二)
礼贤清真寺
礼贤镇有新旧两座清真寺。
旧礼贤清真寺位于大兴礼贤镇(844路公交礼贤西口下向东行300米,第一个十字路口北路西),据史料记载,礼贤清真寺约建于公元1473年,坐落于原礼贤西门路北,属于回族聚集区。该寺坐西朝东,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共35间殿房。寺内重点建筑是清真寺大殿,其规模有10间殿房,前殿3间,后窑殿1间,中殿6间,全殿东西长15米南北宽12米,柱高4.5米。前殿是方砖铺地,殿内是木板铺地。房顶是双檐,殿脊高耸,有透风脊,两端各有一龙头。深灰色的琉璃瓦。脊的正中有一大花瓶,象征着和平,表示四平八稳,平平安安的意思。花瓶两边还有8朵莲花,表示云雾滚滚,如天河流水一般。整个大殿有6棵明柱,结构合理,工艺细致,建筑牢固,是京南各寺中独有的特色。这座有500多年历史的清真寺曾先后修缮过7次。但终因年久失修由区政府有关部门定为危房。
大兴区文保牌
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礼拜的穆斯林越来越多,这座古寺已不能满足做礼拜穆斯林群众需求,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关怀下,由区委、区政府出巨资重建一座新的布局庄重、整体协调、结构稳固、设施完善的伊斯兰式清真大寺。于2005年12月25日奠基开工至2006年10月28日竣工。总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建筑面积1458平方米,大殿三间、女配殿两间、男女水房各两间、其他用房二十一间,共计共计三十间。这座清真寺的建成体现了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惠泽、民心和谐、民族兴旺。
新清真寺外景(844路公交郝礼路口下)

北讲堂
南讲堂
新建的清真寺是仿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也就纯伊斯兰式的清真寺,总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58平方米。其实总面积比古寺没大多少,只是加大了建筑面积,特别是礼拜大殿的面积。新的礼拜大殿虽是三间,但这三间大殿,足够三百多穆斯林做礼拜用的了。
北碑内面是:重修礼贤清真古寺碑记
佟营清真寺
佟营清真寺位于大兴东南部的佟营村,始建于明代。寺院大门朝南,寺门坐西朝东三座随墙门,中间的门楼比较高大,院落为一进院落,拜殿形制与崔指挥营清真寺拜殿一模一样,南配房为七间,北配房为五间,另外又新盖了几间北房。

北讲堂

南讲堂

大殿南墙


清真寺的后墙外有一对跪着的石羊,这对石羊有一段历史故事,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平定青海回族叛乱之后,为了安抚内地的回民,曾经赏赐两只整羊给佟营清真寺。阿訇带头谢恩接受了赏赐。为了让皇恩遍泽民众,整个佟营村的回民每人都分到一小块羊肉,让所有回民享受到皇恩浩荡,为流传于世,便请石匠雕塑两只石羊放在清真寺门前,石羊雕成,人们都来观看,石羊和乾隆皇上赏赐的整羊一般大小,也是跪卧的姿态。来往过路的人和来清真寺礼拜的人,都会摸一摸,看一看。回去后便说是摸过皇上赏给清真寺的石羊了。一时间佟营清真寺热闹非凡,人气鼎盛,很多人都是冲着那两只石羊来的。后来又出现了一些神话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文革期间清真寺被拆除,这对石羊被损毁扔到村外一个土坑里,1995年重建清真寺后,把这对石羊又找回来安置在清真寺的后墙外。

大殿西墙外
采育清真寺
采育清真寺位于采育镇西面西一村内,原建筑以荒废,2011年进行了重新修缮,恢复了原有功能。2017年又进行了大修。

南讲堂

北讲堂

2011年访时旧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