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的寺庙:大悲寺

标签:
大悲寺八大处大悲寺银杏树杂谈 |
石景山区的寺庙:大悲寺
清康熙年间,隐寂寺出了位高僧慧灯禅师,他很受康熙皇帝的赏识,在畅春园召见,并发帑金重修隐寂寺,改称大悲寺,并赐“敕建大悲寺”匾额,这便是大悲寺的由来。慧灯禅师号古梅,其弟子名叫澄波,住持大悲寺多年。澄波弟子喜然,乾隆六十年(1795)重修大悲寺由其主持,同中宪大夫工部营缮司郎中方体祖有数十年的交往。重修工程结束,方体祖受喜然之托,撰写重修碑详记其事。该碑现存大悲寺内。
该寺格局,首层为山门殿,二层为大雄宝殿,三层是观音殿,四层是药师殿。大雄宝殿十八罗汉雕像,相传出自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之手。
大悲寺建筑以明代遗风而著称。尤以药师佛殿正脊龙凤雕砖最富特色。







前一篇:722、石景山区的寺庙:三山庵
后一篇:724、石景山区的寺庙:龙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