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2019-10-31 12:56:09)
标签:

三家店村

山西会馆

三家店白衣庵

关帝庙铁锚寺

天利煤场旧址

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从地铁苹果园站有多路公交车可达三家店村。现三家店所在地本是永定河的一条故道,“三家店”顾名思意,就是最初三家人在古渡口设旅馆,供来往人员休息,因生意兴隆,居住的人就多了,自然形成以古道为村中轴路,为京西煤炭、琉璃、石灰、林果、粮食的集散地。
       村里三里长街,多为厂商店铺,三家店附近,物产丰富,交通便利,距山西路程近,遂吸引大批山西人至此。当时的三家店居民在曹家沟和蟠龙岭前的台地上居住,元末修运河时,居民迁至今址,故而村中的建筑应该是元代以后的。
       三家店村有一条由东向西的主街,两旁摊铺众多,商店淋漓,重要的是沿街古树存留,古宅众多,庙宇遍布,一派古村古物的气氛。古街由东向西分布有山西会馆、白衣观音庵、天利煤场旧址、59号院、78号院、关帝庙铁锚寺、龙王庙等,沿街行走就能看这些古迹。只有马王庙和二郎庙分别在村子的南部和北部。



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建于清乾隆年间,有正殿、配房多间,是晋商等停宿交际之处。会馆相对现在就是外地驻京办事处、旅馆、客栈、会所或外域人员尤其某些地区人员进京办事下榻、联系同乡感触之处。旧时山西人多在此经营生意,富有,建立会所,方便办事。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头沟区文保牌
 
       清咸丰元年(1851年)圈门所立的“补修北门洞记”碑记载:众多山西商家参与了北门洞的修建,山西人融入当地社会,长期发展,需要对外开放往来,因此山西会馆就应运而生,成为当地山西人的议事之所,主要创建人便是琉璃局的琉璃皇商赵邦庆。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山西会馆现在三家店小学校园内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坐南朝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西配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东配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三家店白衣庵

       《京西古村》:白衣观音庵 位于龙泉镇三家店中街。始建于唐代,以后经历代重修。庵坐东朝西,砖雕门楼,前殿3间为天王殿,正殿3间,均为琉璃瓦调大脊顶,上施琉璃吻兽,两厢配殿各有3间,正殿原供奉观世音菩萨。庵内现存清咸丰二年《京都顺天府宛平县玉河乡三家店白衣观音庵重修碑记》、同治十一年《重修西山大路记》两通石刻。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时,义和团“坤”字团曾在庵中设立拳坛。
       《京西第一村三家店》——《寺庙》:三家店中街有一座严谨的四合院,东西宽31.08米,南北长39米;一间小门楼,门额上石刻“白衣观音庵”;门楼上的砖吻兽雕刻细腻,门前一对石墩石,下部雕花卉,上部雕刻龙头,栩栩如生。庵内有正殿三间,硬山调大脊,黄琉璃筒瓦,正背有吻兽,垂脊五小兽,前出廓,檐下有苏式彩绘,通面宽11.05米,通进深7米。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箍头脊元宝顶,檐下苏式彩绘,黄琉璃垂兽,面宽11米,进深5米。倒座三间,硬山箍头脊黄琉璃通瓦,垂脊有吻兽及五小兽,檐下施苏式彩绘,通面阔8米,进深5.1米。庵内有二方石碑仆地,其中一方为清咸丰二年(1852)所立的《白衣观音庵重修记》碑,碑方首,青石雕刻,额雕云放,额书“万古流芳”。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头沟区文保碑
  
       三家店白衣观音庵创始于唐代,宋代以后各朝曾多次重修。建国以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毅然保存下来。2004 年至2005 年门头沟区政府先后共投资70 万,花费两年的时间对白衣观音庵进行整体大修。三家店白衣观音庵虽然其建筑面积及规模都不大,但仍是一座具有极高规格的民间寺庙,并且是京西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白衣观音庵。”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山门一间为大式硬山调脊,筒瓦,砖吻兽,五小重兽,排山勾滴,面阔2.6米,进深1.85米。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额前有石刻“白衣观音庵”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山门后身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天王殿三间,大式硬山箍头脊,黄琉璃瓦垂兽,五小兽,排山滴水,五架梁,彻上明造,苏式彩绘,通面阔8米,进深5.10米。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现天王殿作为村史展馆使用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天王殿后身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及偏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三间,大式硬山调大脊,黄琉璃筒瓦吻兽、垂兽、有五小兽,前带廊,彻上明造,五架梁,苏式彩绘。门窗全被改动,通面宽11.05米,通进深7米。
正殿供奉着白衣观音庵,倒座供奉着四大天王。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配殿东西各三间,为大式硬山箍头元宝顶,黄琉璃垂兽,排山滴水,五架梁,彻上明造,檐下苏式彩绘,面宽11米,进深5米。这是北配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南配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整座寺庙除山门外,屋顶均由石板瓦铺设,其上扣琉璃瓦。石板瓦的应用使整座建筑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三家店龙王庙

       龙王庙始建于明代,初名龙兴庵。清顺治二年(1663年)重修,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再修,改名为龙王庙。清咸丰元年(1851年)又修。清代以来,管理兴隆坝的水利机构在此庙内办公,直至新中国成立。1985年又重修。
       龙王庙为一座严谨的三合院,正殿三间,檐下椽头钉有兽面盘子,两厢配殿各三间,前为门楼,上嵌绿琉璃额写“古刹龙王庙”。院内有五百年以上,古槐一株,高18米,干周长达3米,它上部的巨冠向南方倾斜,好像巨龙的头伸向永定河探视。最为奇绝的是,在树冠上南侧有一短的枝干极像龙头向南。院内正殿三间,配殿各三间,明末清初时期,这龙王庙还是民间的水利组织,“兴隆坝”的办事公所。此庙为祭祀河神之用,企盼河水灌田、不发大水之福。此处龙王神像保护最好。而更为称绝的是,庙内除供奉四海龙王外,还有永定河河神像。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头沟区文保碑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龙王庙全景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山门匾额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山门后身接搭一座畅厅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院内古树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及西配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东西墙壁上,画有“龙君出行图”,为民间庙宇绘画的杰作。壁画分别长4米,高2米。画面精美华丽而又气势磅礴。东壁画的是龙王在庞大的仪仗队伍的簇拥下,乘龙辇缓缓而来。由巡海夜叉手持三股叉,鱼精举着红色大棒在前面开路。其后是举着大旗的水族。白龙王子提银枪引导龙辇。蟹将军手端双股叉,乌龟元帅手举双锤护卫龙辇。大红龙辇由三条大紫龙拉着。辇上龙王不怒自威,一派帝王景象。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西墙画的是众河神迎候龙王,八河神和其他众神,躬身恭候龙王。有的神态肃穆,目视前方。有的则愁眉不展,默默而立。众水怪也各有喜有忧,有动有静。使观者如亲临其境。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重修龙王庙碑”(光绪七年)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西配殿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东配殿



三家店马神庙

       庙宇的建筑被高墙建筑遮挡住,已变成社区服务处和敬老院。马神庙已无法辩析原身,只剩下落魄的一间主房,被红砖墙前隔离着,一切残破的景象。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关帝庙铁锚寺
  
       《北京门头沟村村落文化志》:铁锚寺 位于村西街头路南,坐东朝西,三合院形式,前有门楼,庙内正殿三间,两厢配房各三间,山门上石额刻“关帝庙铁锚寺”楷书大字。庙墙上嵌石碑一方。庙建于明代,《宛署杂记》书中有载。正殿原供奉关公塑像,两厢殿内有周仓、关平和赤兔马塑像。庙中供奉一只大铁锚,有四爪,高可五尺,为镇水之物。三家店村在永定河旁,常受洪水危害,村中建筑姐成如船形,以铁锚固定,村子可免受水患。如今,庙中塑像和铁锚均已不存,但建筑形制依然。供奉铁锚之寺,现北京只此一家。”
       《京西重域龙泉镇》:位于村西街头路南,……。坐东朝西,三合院形式,东西长20.85米,南北宽18.9米。山门一间为硬山筒瓦箍头脊,门额上有石刻字:“关帝庙铁锚寺。”面宽2.2米,进深2.5米。大殿三间,硬山黄琉璃瓦元宝顶箍头脊有彩绘,五架梁,彻上明造,通宽8.2米,进深5.6米。南北配殿各三间,硬山小式元宝顶箍头脊,五架梁,彻上明造,门窗已改为新式,通宽8米,进深3.8米。庙墙上嵌民国石碑一方。此庙建于明代,《宛署杂记》书中有载。正殿原供奉关公塑像,殿内有周仓、关平和赤兔马塑像。庙中供奉一只大铁锚,有四爪,高可五尺,为镇水之物。三家店村在永定河旁,常受洪水危害,村中建筑姐成如船形,以铁锚固定,村子可免受水患。如今,庙中塑像和铁锚均已不存,但建筑形制依然。供奉铁锚之寺,现北京只此一家。”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头沟区文保碑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额刻“关帝庙铁锚寺”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三家店二郎庙

       《京西古村》:二郎庙 位于龙泉镇三家店西北半山坡上。始建于明,清乾隆、咸丰年间重修,为清代四合院建筑风格。庙坐北朝南,前为倒座殿3间黄琉璃瓦卷棚顶,供奉二郎显圣真君,为正殿主神娘娘的“战帅”(即护法神)。正殿3间为娘娘殿,蓝琉璃瓦调大脊顶,殿内供奉有九尊泥塑彩绘娘娘坐像,主尊为碧霞元君,又称天仙娘娘,为清乾隆年间所塑,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可惜毁于1970年前后。两侧各有配殿3间,庙内现存乾隆、咸丰年间碑刻两通。现殿堂建筑保存较好。其权属归三家店村。
       《京西第一村三家店》——《千年沧桑三家店》:二郎庙:在村西北,“居于半岩之间,北靠青山似屏,南望浑河彩带,庙貌巍峨,诚哉大观也!”庙规模较大,有前殿三间,后殿三间,两厢配殿各三间。前殿正殿顶复黄色琉璃瓦,颇为堂皇壮观。庙正殿供奉有九尊娘娘像,解放后用夹壁墙封闭,1970年左右,殿堂辟为教师宿舍,把夹壁墙拆除,九尊塑像被毁。庙有碑石二方。一为乾隆十三年重修碑,一为咸丰年间重修碑,均完好地保留在庙院中。
       光绪二十八年以前,本村开办学堂于庙内,常年三十左右个学生。……。
       另外义和团运动时期(1900年)满清政府在本村驻兵三年之久,一部分住山西会馆,大部分住二郎庙内。先期是袁世凯的部队,后来又换了姜桂题的部队,庙内曾驻有营官。
       三家店村义和团在反对帝国主义八国联军的斗争中,进行了武装反抗,义和团“坎”字团红布包头,拳坛在村西关帝庙,“坤”字团黄布包头,在白衣观音庵,大师兄是本村西街的曹三套,二师兄是龙王庙前切糕铺的李二个。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头沟区文保碑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面阔三间10.55米,进深7.5米,硬山大脊,黄琉璃瓦,垂脊上有五个小兽,檐下施有彩绘,展前有月台。正殿供奉娘娘塑像九尊,分别是子孙娘娘、天仙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培姑娘娘、送生娘娘、乳母娘娘、斑疹娘娘、引蒙娘娘。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正殿两侧各有耳房一间,元宝顶箍头脊,筒瓦顶,黄琉璃垂兽,垂脊有四只小兽,黄琉璃勾头滴水,带有团龙和行龙图案。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倒座三间,面阔10.5米,进深8米,元宝顶箍头脊,黑琉璃瓦,黄剪边,有垂兽,檐下有旋子彩绘;殿前有月台,此殿供奉二郎神等塑像。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庙中存有碑刻二方。其一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重修碑,额题“重修碑记”。碑文漫漶不清,尾有舍香火地及四至题名。碑高1.07米,宽0.58米。




东街78号院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头沟区文保牌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天利煤场旧址

       天利煤场旧址位于三家店中街的路北侧(中街73、75、77号),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古宅院落雕塑精美,几进院落,75号院内的二院过门及第一进院东南角的砖雕影壁保存完好。
       煤场在道光年间形成,宅院建于咸丰年间,为办公、住宿之房。门头沟过去煤业发达,煤场为清中后期山东人殷氏家族经营,主要积蓄门头沟地区煤炭,生意兴隆,光绪年间达到顶峰。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中街59号院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门头沟区文保牌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三家店村还有大量的古民居遗存以及多棵古树。来此访古绝对不虚此行。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525、门头沟区的寺庙(三家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