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的寺庙:白瀑寺
白瀑寺
白瀑寺位于雁翅镇群山环抱之中,辽乾统初年,昌平、玉河、矾山、怀来四县信徒集资,就地建造佛寺,初名白瀑院,后改“白瀑寿峰禅寺”,通称白瀑寺。钟楼的大铜钟直径为一米五左右,有镇水塔、药师塔、覆钵式密檐塔各一座。下院有十一所。
辽代后期,华严宗高僧圆正法师游方至燕京宛平县金城山弘传佛法。金、元、明及民国时期都曾重修。寺坐北朝南,前有门楼,寺内正殿3间,两厢配殿各3间。

北京市文保碑
民国初年,一军阀看重白瀑寺这块风水宝地,要迁祖坟于此,率兵捣毁了白瀑寺。临白瀑寺最近的淤白村村民,发心再建白瀑寺,但白瀑寺远不比先前的白瀑寺庞大,只是一所三合式院落寺院。三合式院落的白瀑寺最终毁于“文化大革命”,军阀没敢捣毁的千佛绕比卢遮那佛被捣毁,大铜钟被卖,买了做宣传用的“大喇叭”,仅遗留下覆钵式辽代古塔一座。

北京市说明牌
慧能法师生于临白瀑寺最近的淤白村,幼年时与众孩童不同,冥冥中受佛教传承,历经种种磨难,出家,率众居士于1998年起修路,再次建起了白瀑寺。

远眺白瀑寺
白瀑寺所处地域古树参天、梯田成片、环境秀丽,寺院环境独特。寺院周边的高坡及山谷建有多处佛堂景观,一条条蜿蜒的盘山石阶路将它们连接。

一路行来先看到路旁的山神庙

山神庙旁的大卧佛
车神殿和马头观音像,亦称马头观世音菩萨。因其怒发冲冠、面容狰狞、三目四臂,手持各种兵器,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有镇邪避灾的神力,护佑与车有缘的众生逢凶化吉,被视为辟邪保平安的守护神。

远眺白瀑寺东侧山上观景亭廊

蜿蜒的盘山石阶路通到观音洞。石阶梯有1080蹬,代表1080个法门,每踏上一级台阶,就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解脱一种烦恼。

药师观音洞是一位肉身菩萨修行与圆寂的福地,洞中四季清凉,感应灵异。

僧房小院
现在的白瀑寺行经山门起,依山梯次建有天王殿、两序僚房、钟楼、鼓楼、客堂、法物流通处。大雄宝殿,辽代古塔在大雄宝殿右,新建的药师塔在大雄宝殿左,其两侧前建有药师殿、弥陀殿。两侧环廊环抱殿堂蜿蜒至法堂、藏经楼。其环廊处左是方丈室,右是小石桥至放生池。殿堂、斋堂、楼房处处贯通。

山门

鼓楼

钟楼

第一进院落中的文正殿,殿前立两碑。

第二进院落位于一个2米高台之上

台阶上方两侧各置一方亭
方亭两侧散落着一些碑刻及石构件

金城山白瀑寿峰禅寺创建大悲千佛记
钦命赐紫传南山宗定慧寺开山住持上洪下修学公律师和尚灵塔构件

大雄宝殿前的池塘上架一小石桥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后身

东配殿药师殿

西配殿弥陀殿
大殿西侧是金代园正法师塔,建于金皇统六年(1146),为密檐式塔和覆钵式塔的组合,在古塔中较为罕见。
塔身为六角形,下半部南北两面设有拱券式假门,拱券上下浮雕二龙戏珠和神像与莲花,券门两侧各嵌一长方形假窗。靠南的两面嵌有塔碑:“大金燕京宛平县金城山白瀑院正公法师灵塔记”,记载了圆正法师生平和建寺的情况,由金代著名高僧希辩撰文。其余两面嵌着砖雕方形假窗。塔身六个转角处雕出双层经幢式塔,基座、幢身、华盖绶带、塔刹,雕刻精细逼真,各面上部雕如意云头。
塔身上半部为三层密檐式塔檐,叠涩法砌成。上层檐上双层仰莲承托覆钵式塔,钵上雕垂云图案。须弥式塔刹座上置仰莲,承托逐层变小的十一重相轮;又有仰莲座两层莲瓣上有镂空铁球,呈莲花托珠,球中立着一根铁杵。

塔下为圆正法师塑像
碑文记载:圆正法师生于辽咸雍三年六月十五日,出生时天现瑞祥之相。出家后在寿昌年经游到金城山,兹观群峰秀异、溪水清甘,遂居住讲经。辽乾统初年,有昌平、玉河、矾山、怀来寺线的僧俗集资建成白瀑寺。金天会十二年于白瀑寺圆寂,遗体荼毗后得三百粒舍利,建塔供奉。
未修复前状况

大殿东侧新建的药师塔
大雄宝殿后为一陡峭山坡,山坡下菩萨坐像的两侧有台阶去往高处的法堂。
站在平台上眼界开阔
站在法堂的高平台远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