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019-10-15 09:54:34)
标签:

潭拓寺

潭拓寺塔林

潭拓寺塔

杂谈

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古刹潭柘寺历经了十多个朝代,曾有难以数计的僧人在这里修行并终老于此,因此在寺院附近留下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僧人墓塔。
       潭柘寺外塔林本有四处:最初一在寺西南莲花峰山腰,唐时华严神师,五代后唐从实禅师及七代住持恒实源谅律师葬于彼处,今已荒废;一在平原村南,葬契丹辽国以前僧侣,今已不存;一在南辛房村与鲁家滩村交界处,曾占地约数十亩,今已废弃;一即潭柘寺前上下塔林,共有砖塔七十五座,此下塔林葬金元明三代高僧住侍。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现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古塔最集中的地方就是潭柘寺的塔林。计上塔院27座,上塔院外东北侧1座;下塔院45座,下塔院外东南处1座,东偏北处2座,西北处2座,共计78个。这些墓塔建造的朝代为金、元、明、清代。
       塔林中每个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由和尚们生前对佛学的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一般是有地位的和尚死 后,弟子们把他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曾用门票
  
       上塔林多为清代高僧墓塔,都是覆钵式塔,区别都不大。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上塔林院门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上塔院的塔按地势分高低两层排列,上层12座。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上层塔从西向东排列如下: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

       海然月禅师塔  建于清代,为砖砌覆钵式塔,高约9米,塔基为石砌方形平台,塔座为方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镶嵌塔铭,塔身上部为塔刹。刹顶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5、海然月和尚塔

       震寰律师灵塔  塔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高约11米,是砖石砌成的覆钵式塔,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镶嵌“震寰律师灵塔”塔铭。塔身上部由“亚”字型刹座承托十三重相轮,刹顶由石雕华盖、仰月、宝珠组成。此塔为潭柘寺清代第一代住持震寰律师而建。震寰是北京大兴县人,姓孟,名照福,法名震寰,七岁出家,康熙三十八年圆寂。塔前设有石雕的供桌。震寰律师是清代潭柘寺钦命重开山第一代住持。震寰律师字震寰、名照福,孟姓,大兴县人,生于明万历七年(1634)。初依延禧寺名驰剃染,受具戒于广济寺万钟律师,精进潜修,足不逾阃者十有五年,究求律学,跻辈钦止争师事之。万钟寂后,寺众同词请师继席。誉望日高,徒学益众。康熙二十五年春,奉康熙皇帝之命住持潭柘岫云寺,自是法侣景从,云合雾集,檀越辅辏,不可亿算。主持创建毘卢阁、三圣殿、斋堂、重修大雄殿、圆通殿、药师殿、迦蓝殿、祖师殿、钟鼓楼、山门牌楼等工程。光大法门,弘扬律仪门风,潭柘一时轮奂,崖壑交辉,为西山诸刹之冠。师深受康熙帝契重,曾三次临幸潭柘。并作诗赞震寰:“法像俨然参涅盘,皆因大梦住山间,若非明镜当台语,笑指真圆并戒坛。”师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寿六十六,法腊三十二。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6、震寰律师塔

       兴宣祥和尚塔  建于清代,为砖砌覆钵式塔,高约9米,塔基为石砌方形平台,塔座为方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镶嵌塔铭,塔身上部为塔刹。刹顶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7、兴宣祥和尚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8、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9、

       律生埯月越公和尚灵塔  建于清代,为砖砌覆钵式塔。塔基为方形二层平台,塔座为“亚”字型须弥座,由座上方的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0、越公禅师塔(中间位置)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1、(中间位置)

       和春公禅师灵塔  建于清代,为砖砌覆钵式塔。塔基为方形二层平台,塔座为“亚”字型须弥座,由座上方的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2、和春公禅师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下层有塔15座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下层塔由东向西排列如下: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3、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4、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5、(中间位置)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6、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7、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8、

       监如照公和尚灵塔  塔高约4.5米。塔台为砖砌或石砌的方形平台,塔座都是砖砌方形或“亚”字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都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9、监如照公和尚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0、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1、

       黎连源律师灵塔  塔高约4.5米。塔台为砖砌或石砌的方形平台,塔座都是砖砌方形或“亚”字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都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2、黎连源灵塔

       如公律师灵塔  塔高约4.5米。塔台为砖砌或石砌的方形平台,塔座都是砖砌方形或“亚”字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都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3、如公律师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4、

       珍琐公禅师灵塔  塔高约4.5米。塔台为砖砌或石砌的方形平台,塔座都是砖砌方形或“亚”字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都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5、珍锁公禅师塔
 
       彬公教师塔  塔高约4.5米。塔台为砖砌或石砌的方形平台,塔座都是砖砌方形或“亚”字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都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6、彬公教师塔

       济生公禅师灵塔  塔高约4.5米。塔台为砖砌或石砌的方形平台,塔座都是砖砌方形或“亚”字形须弥座,座上部以收圆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都镶嵌塔铭,塔身上方为塔刹。塔刹由须弥座承托的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7、济生公禅师塔


      下塔林为历代高僧墓塔,包括印度高僧塔。 下塔院塔的种类比较多,各式各样,错落有致。有塔45座。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下塔林院门

       广慧通理禅师塔  建于金代大定十五年(1175年),为一座砖砌八角形七层密檐式塔,高约22米,塔刹为覆钵式小塔。此塔原为九层密檐,是佛教仪规僧塔最尊贵的一种,表明这位“广慧通理禅师”在佛寺里的地位很高。此位禅师号广慧通理,姓侯,名开性,怀柔县灵迹人,生于辽乾统四年(1104年),九岁到潭柘寺出家,十五岁受具足戒,金大定年间主持潭柘寺法席,大定十五年(1175年)圆寂后埋于塔内。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广1、广慧通理禅师塔
2、
  
       十方普同塔  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高约8米,为砖石砌筑的覆钵式塔。塔台为石砌两层方形平台,由六角形须弥座上方收圆的金刚带承托着覆钵体塔身,塔身正面镶嵌“十方普同塔”塔铭。塔身上方由六角形须弥座承托九重相轮,刹顶为华盖和宝珠。此塔造型庄重、雄伟、是下塔院三个覆钵式大塔之一。 十方普同塔位于金代广慧通理禅师塔的东侧,为覆钵形实心砖塔,十分高大。据说在塔身上一处砖是活动的,塔底下是一个很大很深的砖砌墓穴,寺内的下层和尚殛了,火化后,将骨灰装在一个小坛子里,将塔身上的活动砖抽出,把骨灰投进塔内的墓穴中,再将活动砖插好。几百年来,塔内所埋葬的僧人难以数计,因而人们又称此塔为“万人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十方普同塔
3、
33、        观公无相和尚塔  塔建于明代,为砖砌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高约13米。塔身正面的门上方有“观公无相和尚塔”塔铭。塔顶为莲花承托的覆钵式塔刹。观公无相和尚,师名道观,号无相,明代宣德至景泰年间(1426—1456年)声名卓著,为龙泉寺(潭柘寺)第三十四代住持。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观公无相和尚塔

       竹泉寿公塔  塔建于明代,高约13米,此座砖砌六角形七层密檐式塔,塔身正面镶嵌“第三十一代佛心妙悟通扁大禅师竹泉寿公塔”塔铭。此塔的高度和造型基本与观公无相和尚塔相似。
4、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竹泉寿公塔
     
       霭公长老灵塔样  此塔建于元代,高约10米,为砖砌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塔身正面镶嵌“瑞云霭公长老灵塔”塔铭。瑞云霭禅师曾为元代著名主持,一代大师,对于整修寺院,繁盛潭柘寺的香火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5、蔼公长老塔
6、
       西堂万泉文公塔   座落在塔林主塔金代广慧通理禅师塔前甬道的东侧第2排西数(对面为左数)第1个塔,也是东数第2个塔。此塔建于元代,高约10米,此座砖砌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塔身略瘦,正面镶嵌“西堂万泉文公塔”塔铭。上款“至元十四年丁丑岁夏六月吉日”,下款“传法住持崇严建”。蒙元至正十四年即公元1354年。西堂万泉文公大禅师,曾任该寺主持,并在任上重修了大雄宝殿。西堂万泉文公大禅师,未知生平。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6、文公禅师塔
7、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7、智公长老塔
8、
       奇公长老塔  建于金代,高约4.75米,此座由汉白玉石雕筑而成的六角形七层密檐式塔。塔身刻有塔铭和奇公长老生平。塔刹由莲花承托宝珠。此塔为金代高僧故奇公长老灵塔。此公姓潘,名了奇,辽代建平人,生于公元1119年,十三岁落发为僧,十六岁试经得度以华严经为业,后又礼广慧通理禅师,大定十年(1170年)圆寂。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8、奇公长老塔
9、
       言公长老塔   塔建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高约4米,此座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全部为汉白玉石雕成。其石雕须弥座的束腰六面各雕有兽头一个,座上由雕刻莲花瓣承托塔身,塔身上部为五级密檐、顶端为宝珠塔刹。此塔为金代高僧言公长老灵塔,此公姓王名政言,河南许昌人,生于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十九岁出家,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圆寂。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9、言公长老塔
 
       了公长老塔  塔建于金代泰和四年(1204年),塔高约4.75米,六角形五级密檐式塔为汉白玉石雕筑而成。塔身刻有了公画像及铭文。塔刹由莲花瓣承托宝珠组成。长老姓宋名行录,辽宁义县人,生于金天会十二年(1134年),九岁得度,宗习《华严》《圆觉》等经,十五岁代师开演,明昌年间(1190年—1196年)会潭柘虚席、住持。泰和三年(1203年)秋圆寂。
10、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0、了公长老塔
11、
        归云大师幢塔  塔建于蒙古定宗二年(1247年),高约4米,此座六角形三级密檐式塔由汉白玉石砌成。塔身刻有许多文字。塔刹由莲花瓣及其承托的宝珠组成。归云大师为金代高僧,姓李,名志室,自号归云,生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蒙古定宗元年(1246年)元月圆寂。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1、归云大师塔

       宋公长老塔  建于元代(公元1220年),高约4米。此座石筑八角形五级密檐式塔,其石雕八角形须弥座的束腰八面各雕有花饰,座上有莲花瓣承托塔身。塔身上部为五级密檐,塔刹由莲花及其承托的宝珠组成。此塔为金、元换代前后高僧宋公长老塔。长老姓南名觉宗,陕西扶风人,为潭柘山龙泉寺第二十三代住持。至元九年圆寂。
12、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2、宋公长老塔

       慧公禅师塔  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高约3.5米,为石筑八角形三级密檐式塔。塔座为三层石制平台,塔座上以三层石雕圆形莲花瓣承托塔身。塔身上方为三级密檐,塔刹由莲花及其承托的宝珠组成。此塔为元代高憎慧公禅师灵塔。此公俗姓史,名道慧,河北宣化人。五岁出家,教业《唯识》大论,七十岁圆寂。
13、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3、 慧公禅师塔


  
14、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4、古亭隆公塔

       潭柘龙泉都寺林公灵塔  高约7米,为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其砖砌六角形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花饰图案,座上方由三层砖雕莲花承托塔身。塔身各面均设有假门和假窗。塔身上部为单层屋檐,塔刹由砖砌八角形刹座、莲花和宝珠组成。
15、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5、林公灵塔
16、
       能公仁庵禅师灵塔  高约7米,为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其砖砌六角形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花饰图案,座上方由三层砖雕莲花承托塔身。塔身各面均设有假门和假窗。塔身上部为单层屋檐,塔刹由砖砌八角形刹座、莲花和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6、 能公灵塔

       如公尼庵之灵塔  塔高约7米,为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其砖砌六角形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花饰图案,座上方由三层砖雕莲花承托塔身。塔身各面均设有假门和假窗。塔身上部为单檐,塔刹由砖砌八角形刹座、莲花和宝珠组成。
17、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7、如公灵塔
18、
       恒公灵塔  塔高约7米,为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其砖砌六角形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花饰图案,座上方由三层砖雕莲花承托塔身。塔身各面均设有假门和假窗。塔身上部为单檐,塔刹由砖砌八角形刹座、莲花和宝珠组成。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8、恒公灵塔

       前佛甘泉古磵泉禅师之灵塔  高约8米,其砖砌六角形三层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都砖雕花饰图案,塔身正面门上方镶嵌塔铭。塔身上部为三层密檐,塔刹由莲花和宝珠组成。
19、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19、磵泉禅师塔
  
       曹洞正付隐峰琮禅师灵塔  高约8米,其砖砌六角形三层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都砖雕花饰图案,塔身正面门上方镶嵌塔铭。塔身上部为三层密檐,塔刹由莲花和宝珠组成。
 
20、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0、 付隐峰琮禅师塔
 
       元信公中浮大和尚塔  高约7米,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塔身正面门的上方镶嵌塔铭,塔身上部为单层檐,刹顶为覆钵式塔刹。
21、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1、 中浮和尚塔
22、
       潭柘海真和尚塔  高约7米,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塔身正面门的上方镶嵌塔铭,塔身上部为单层檐,刹顶为莲花和宝珠。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2、海真和尚塔
23、  
        终极无初禅师塔  塔建于明代,高约13米。此座砖雕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其砖雕六角形二层须弥座的上方由三层砖雕莲花瓣承托塔身。塔身正面设有假门和假窗。正面门上方镶嵌塔铭。塔身上部为五层砖雕密檐,塔刹由莲花及其承托的覆钵式刹顶组成。此塔为日本籍高僧而建,是中日友好的重要体现。师名德治,字无极,号终极,日本国信州神氏子,明洪武年间来中国,结识明代高僧姚广孝,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为潭柘寺住持,禅师圆寂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3、终极无初禅师塔
24、  
        禾开首座无尽用公觉灵塔  高约2.57米,为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塔座是砖砌须弥座。座的上部为塔身,塔身正面嵌有塔铭。塔身上部为砖砌单层塔檐,刹顶为砖砌收脊顶。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4、用公灵塔
25、
       观音庵元无竭智公灵塔  高约2.57米,为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塔座是砖砌须弥座。座的上部为塔身,塔身正面嵌有塔铭。塔身上部为砖砌单层塔檐,刹顶为砖砌收脊顶。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5、智公灵塔

       庵注本然正公塔  高约2.57米,为砖砌六角形单檐式。塔座是砖砌须弥座。座的上部为塔身,塔身正面嵌有塔铭。塔身上部为砖砌单层塔檐,刹顶为砖砌收脊顶。
26、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6、 正公灵塔

       妙严大师塔  塔建于元代,高约17米,为砖砌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其砖砌六角形须弥座的束腰部分有砖雕兽头图案,塔身各面设有假门假窗、塔身正面门楣上方镶嵌塔铭,塔刹由露盘、莲花、仰月、宝珠组成。此塔为妙严公主塔,妙严大师系忽必烈女儿,修炼于潭柘寺内观音殿,拜佛虔诚殿内有拜砖留存。
27、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7、妙严大师塔
28、
       佛日圆明海云禅师塔  建于金代(1138——1140年),高约19米,此座砖砌实体六角形七层密檐式塔,塔身六面分别雕有棂门、棂窗。塔身正面棂门上方镶嵌“佛日圆明海云禅师塔”塔铭。刹顶为覆钵式小塔。此塔保护完好,砖雕艺术精美。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8、 佛日圆明海云禅师塔
29、
       印度僧人底哇若思塔  建于明代(1438年),高约7米。此座由汉白玉石雕砌而成的覆钵式塔,塔身上部由锥形体承托华盖,塔刹由铜制莲花瓣、仰月、宝葫芦组成。此塔为中外佛教交流史上的重要实物。明宣德七年(1432年)到潭柘寺建庵以居,正统三年(1438年)圆寂于潭柘寺。塔旁立有石碑一通,记有底哇若思的生平。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9、印度僧人底哇若思塔

       西竺源公和尚塔  建于明代,为砖砌六角形五层密檐式塔,高约15米。塔座为砖雕六角形二层须弥座,三层砖雕莲花承托塔身,塔身二个正面和四个侧面分别设有假门、假窗,塔身正面的门上方镶有“西竺源公和尚塔”塔铭。塔刹为砖雕莲花承托覆钵式刹顶。西竺源公和尚,俗姓张,名道源,自号西竺。永乐年间出家到潭柘寺,天顺元年(1457年)为嘉福堂上第一代住持,天顺二年圆寂。
30、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0、西竺源公和尚塔
31、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1、 东州胺公塔
32、
       徐公原力塔  塔建于明代(1576年),为砖石砌筑的覆钵式塔,高约9米,由八角形须弥座承托着覆钵体塔身,塔身正面镶嵌“徐公原力塔”塔铭。塔身上方由八角形刹座承托十三重相轮,刹顶由宝盖、宝珠组成。此塔旁边有保存完好的石碑一通,碑文刻有“京西潭柘寺嘉福寺正光居士徐公原力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2、 徐公原力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3、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4、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5、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6、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7、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8、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9、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0、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1、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2、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3、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4、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5、


       塔院外共有塔 6 座。
       1、上塔院外东北侧1座(纯悦方丈墓塔)
       2、下塔院外东南处1座(廉南湖居士墓塔)
       3、下塔院外西北处1座(老虎塔)
       4-5、下塔院外东北处2座(无名覆钵式塔两座)
       6、 下塔院西北侧100米处高坡的松树林中

1、纯悦方丈墓塔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上、下塔院外。为覆钵式墓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2、廉南湖岫云居士墓塔

      位于下塔院东侧, 俗称锥体塔。《潭柘寺碑记》:该塔有古今两块碑,一块立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块是其后人立于2008年。”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3、老虎塔
   
       老虎塔位于潭柘寺下塔院西侧,埋葬的不是僧人而是一只老虎,它经常伤害牲畜,后来受到“疯魔和尚”教化, 弃恶从善,疯魔和尚圆寂后五日,它也死去,人们为它修建此塔。2011年,在维修虎塔时,在塔肚内发现一尊流金铜佛像、一个铜质圆锥体、及许多模制香泥小塔。经查虎塔始建于清代晚期,在塔肚的砖缝里长出一棵榆树,树根扎入塔腹,将塔腹撑裂,为保护虎塔,管理处派人清除树根。在清除过程中发现文物。经测量出土佛像高二十三厘米,背屏宽十六厘米,座长十五厘米、宽七点五厘米、高五点五厘米,铜质鎏金,题材为一佛二菩萨,镶绿松石、珊瑚。为清代中早期官式做法。小泥塔模制,大小不一。铜皮制圆锥体高二十一厘米,底径十厘米。这批文物出土,为研究潭柘寺塔林提供了史料。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4-5、无名覆钵式塔2座
 
       位于下塔院东北有一高一低两座相邻的覆钵式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高覆钵塔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低覆钵塔
 
 6、无名覆钵式塔
   
       位于距下塔院西北侧100米处的松树林中
  
517、门头沟区的寺庙:潭拓寺(二)
    
       至此潭拓寺共计古塔  78  座(上塔院27座塔,下塔院标称45座塔,塔院外6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