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2020-10-24 14:33:19)
标签:

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华夏名亭园

吹台亭

浸月亭

谪仙亭

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园中之亭,应当是自然山水或村镇路边之亭的“再现”。水乡山村,道旁多设亭,供行人歇脚,有半山亭、路亭、半江亭等,由于园林作为艺术是仿自然的,所以许多园林都设亭。但正是由于园林是艺术,所以园中之亭是很讲究艺术形式的。
       亭在园景中往往是个“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形式来说也就十分美而多样了。《园冶》中说,亭“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五角、梅花、六角、横圭、八角到十字,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这许多形式的亭,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只要平面确定,其形式便基本确定了。 
       亭建筑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发展演变,功能日渐增多,用材和造型也更加异彩纷呈,特别是自隋唐时期后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陶然亭公园,是一座融古建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除了“华夏名亭园”里面集中展示的十二座名亭之外,还有很多亭子分布于全园各处。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门票
  
    公园除了著名的陶然亭,还有19亭:瞰秋亭、窑台映雪亭、江亭观鱼亭、瑞像亭、报春亭、锦秋亭、知津亭、澄怀亭、风雨同舟亭、爱晚亭、澄光亭、湖心亭、姊妹亭、望瑞亭、倚新亭、南屏晚眺亭、秋爽亭,海棠山亭、窑台亭。
    共31亭,陶然亭公园以亭取胜,名不虚传。

 

爱晚亭
 
       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的诗句,改名爱晚亭。又经过同治、光绪、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爱晚亭与安徽滁州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红底鎏金“爱晚亭”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所书手迹而制。

 
风雨同舟亭
 
  
       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为纪念1991年中直机关与北京市民为安徽抗洪赈灾捐款800万而建。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安徽省政府仿徽州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沙堤亭,按0.75的比例,于1992年在陶然亭公园湖畔建造了这座风雨同舟亭,以示感谢。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此亭形式独特,亭分上下三层,二层为虚阁,四面设有栏杆,屋面三重檐,歇山顶,外置挂落,飞檐翘角,悬挂风铃,饰龙吻。垂脊上饰有天狗,鸡禽等兽。从不同角度看,每个平面均为八角,故又名“八角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湖心亭
   
       1986年仿建于浙江杭州的“湖心亭”。湖心亭在西湖中央,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清帝乾隆在亭上题过匾额“静观万类”,以及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澄光亭
 
       位于陶然亭公园中央岛西南山下,在爱晚亭西。于此望湖观山最为相宜。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锦秋亭
 
       锦秋亭,又名东坡亭,在今鱼龙湾村东北二公里的李家台子。传说,苏东坡在密州(现在的诸城)做刺史时,曾经到此横湖游览,登上此台,环赏湖色,赞不绝口,于是赋《横湖绝句》: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纵教匹练写秋光。
       后来为纪念他在此建一亭,用绝句后两句的第六个字取名为“锦秋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依新亭
 
       位于陶然亭公园东湖之畔。此处即以前的刺梅园原址。刺梅园在清初也是名流游憩之地。朱彝尊就常到刺梅园,仅《藤阴杂记》就记载过他四次到刺梅园的情况。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知津亭    澄怀亭

     陶然亭公园湖的北岸能够看到知津亭和澄怀亭。知津亭与澄怀亭是连理亭,建于1977年,是陶然亭公园的一处重要景点,如今也成了游人的娱乐场所。唱歌、唱戏、跳舞、聚会,那里总是很热闹。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左为知津亭,右为澄光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澄怀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知津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姊妺亭
  
      “姊妺亭”原型为台湾阿里山姊妺亭,1985年仿建于公园东湖东南角。姊妹亭位于东湖的东南角,长长的栈桥连接东岸,南岸有石路通达。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窑台映雪亭

  

       位于陶然亭公园重建的一处古迹——窑台西侧。窑台本是一座天然土岗,孤岗突兀,高三丈余,由东而西绵亘百余米,南与慈悲庵隔湖相望。其地为唐窑遗址。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据《宸垣识略》记载:“窑上建真武殿三楹,翼以小屋,道人居之。路口有灵官阁,坡径迂回,盘折而上,名曰窑台。闲搭凉棚,设茶具,重阳后苇花摇白,一望弥漫,可称秋雪。”可见所谓“窑台映雪”,并非真正的雪,而是“芦花摇白”,看来要欣赏窑台映雪的盛景,应秋日登临才对。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瞰秋亭

  

       瞰秋亭位于“窑台映雪”西面小山上,顾名思义是观秋景的好处所。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望瑞亭
  
       望瑞亭是四角亭,比较简陋。“望瑞亭”得名的原因是它和对岸山顶的“瑞像亭”遥遥相对。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圣安寺瑞像亭
 
 
       圣安寺瑞像亭位于陶然亭公园东北角的小山上。圣安寺始建于金朝天会年间(1123年-1135年),传说为金朝帝后为佛觉、晦堂两位大师营建。时为金中都宫城宣华门外的重要建筑。初名大延圣寺,金大定7年,诏改为大圣安寺。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出资重修并复名“圣安寺”。内有天王殿、瑞像亭,大雄宝殿。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目前仅存的金代建筑遗存只有卢沟桥和圣安寺,因圣安寺改作它用,1979年具有九百年历史的金代古亭——瑞像亭从圣安寺遗址南横街搬迁至陶然亭公园加以保护。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瑞像亭居高临下,亭额朝南,亭子的平台不大,四周用花墙围绕。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瑞像亭的“瑞像”出处是什么?为什么金代皇朝要将这样一座亭子建在圣安寺?距《梁高僧传卷二鸠摩罗什传、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下三之二》中记载,一位叫做鸠摩罗炎的印度贵族青年,出家当了僧人,翻山越岭到了龟兹国(今天新疆的库车),被国王迎为国师,与国王的妹妹生下了鸠摩罗什。鸠摩罗什背负着父亲从古印度拘睒弥国请来的栴檀(檀香)佛像,一路跋涉,来到位于长江之滨的扬州,奉置于龙光寺,世称龙光瑞像。以后,在皇家的重要寺院里,供奉瑞像,也就是佛祖的像,也就顺理成章了。为此修建的亭子,里面勒石表记,供奉佛像、达摩祖师像;观音菩萨刻像和关公的刻像,应该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各个朝代信奉宗教的缩影。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瑞像亭的
油漆彩画还保留着金代气息的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花墙西南角嵌陶然亭公园关于迁建的说明刻石

 

南屏晚眺

   

         西湖南屏山北麓,有一座建于五代时期的净慈寺,距今已经一千多年。净慈寺创建之初就建有钟楼一座。一口重达十吨的大钟,晚钟敲响的时候,钟声悠远绵长,经久不息。康熙皇帝南巡时,以天将破晓,“夜气方清,万籁俱寂。钟声乍起,响入云霄,致足发人深省也”为由,改称“南屏晚钟”。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陶然亭公园里的“南屏晚眺”亭建在东湖东南方向起伏的树林中。亭子的周边并没有古钟,所以只能称之为“南屏晚眺”。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也可从字面上说是因为这里是南岸,在此亭远眺,东湖风景尽收眼底。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报春亭
  
       报春亭位于公园东北角山脚下,1985年建。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秋爽亭
  
       秋爽亭位于北山中段。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窑台亭
   
       陶然亭公园西湖北岸建有窑台、系唐窑遗址,是北京南城历史名胜之一。
窑台作为登眺之地、游览之所,始于清初。台顶原建有火神庙,乾隆年间又建水神庙真武殿。道人夏间搭凉篷、设茶具,供游人品茗、消暑;重阳前后“苇花摇白,一望弥漫,可称秋雪”、野趣颇佳、是登高赏景胜地。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江亭观鱼
 
       亭子建在一个小湖的中心岛上,湖中有水的时候,应该是一处不错的赏鱼的好去处,所以这个景点叫“江亭观鱼”。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海棠春晓亭
 
       位于公园东南山下为哪吒庙旧址,其地隆起,建有宋式风雨亭,周围广植海棠,故又有“海棠山”之称。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华夏名亭园
 

       华夏名亭园位于陶然亭公园西湖西南角,占地面积10公顷,始建于1985 年,建成于1989年,历时4年,原址为西湖半园岛及其周围水域、云绘楼以西全部园地。施工中对20世纪50年代挖湖堆起的西山、西南山,迁地重建的云绘楼、清音阁,60年代建设的标本园,以及料场等山水地形、建筑、绿化进行保护、利用和开发。总体布局以中国园林中最具典型特色的建筑小品一亭为基本素材,仿建中国各地多处历史名亭,形成名亭荟萃、各自独立的集锦式亭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东门
  
       这座由北京市园林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园中之园,本着“名亭求其真,环境写其神,重在陶然之意,妙在荟萃人文”的宗旨,从全国各地选择和仿建十余座名亭,这里简直称得上展示亭文化的博物馆和大观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限于当时的财力有限,遴选了如下名亭:湖南汨罗纪念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独醒亭、浙江绍兴纪念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和鹅池碑亭、四川成都纪念唐代诗人杜甫的少陵草堂碑亭、江苏无锡纪念唐代文学家陆羽的二泉亭、江西九江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安徽涂县纪念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以及沧浪亭、百坡亭、吹台亭等十余个名亭。上述名亭均为按原所在地的形制结构仿建。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华夏名亭园的这些名亭都是以1:1的比例仿建而成,亭景结合,相得益彰。流连园内,有如历巴山楚水之间,或游吴越锦绣之乡的感觉,历史文化内涵更加深邃。广大游客不劳远徒跋涉即可领略中华民族建筑艺术和人文景观。
    华夏名亭园于1989年荣获国家园林设计金奖。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南门北侧墙壁镶嵌《华夏名亭园记》说明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华夏名亭园东门嵌启功书“华夏名亭园”门额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示意图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曾用门票,现免费参观。

   

        从南门进入游览园中的12亭:浸月亭、兰亭、鹅池碑亭、吹台亭、独醒亭、二泉亭、一览亭、百坡亭、沧浪亭、谪仙亭、少陵草堂亭、醉翁亭。

  
 
二泉亭
 
       二泉亭,系仿江苏无锡西郊惠山二泉亭而建。惠山泉又称陆子泉,为天下第二泉,因唐代茶圣陆羽品题而得名。苏东坡也曾品尝并留下“独揽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宋高宗赵构南渡,曾饮泉于此,筑亭池上,名“二泉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仿建的二泉亭屋顶造形丰富,上有双龙戏珠。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前有长方形仿明代石雕螭首水池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元代书法家赵孟颃题“天下第二泉”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内有两眼泉口,配置不同的石雕井栏。


兰亭

       兰亭,原型为浙江省绍兴市城郊兰亭公园内的兰亭。与有“书圣”之称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密切关系。绍兴的兰亭,位于绍兴市西南十四公里处的兰渚山下,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即名为兰亭。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客居于此。
       仿建的兰亭前铺黑白石子相间组成的兰花图案,为应兰亭雅集、临流觞泳之典。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前布置有曲折小溪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仿建右军祠中墨池于兰亭后,墨池后面建绍兴地区民居风格的房舍3间,名“群贤毕至”馆。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墨池旁石刻“墨华”二字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两面石壁上还镌刻有清乾隆皇帝赞王羲之诗《游兰亭即事》,以及历代名书法家临摹或书写的《兰亭集序》拓本。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鹅池碑亭
 
       鹅池碑亭内置镌刻有“鹅池”二字的石碑一方,鹅池为三角亭。亭前置形状自然的小池塘。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相传鹅池二字为有“书圣”之称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手迹


 
独醒亭
  
       仿湖南省汨罗县玉笥山屈子祠前独醒亭而建,独醒亭为屈子祠的辅亭。屈子,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生前官至三闾大夫,因遭谗被放逐沅湘,著有《离骚》等著名诗篇,后投汨罗江而死。
       独醒亭是华夏名亭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景点,用石墙围成三个院落。
       第一个院落中主要有独醒亭、屈原刻像及诗作。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独醒亭呈六面形,周边有靠椅,天花藻井雕龙精细。亭上的两块额匾,为茅盾、赵朴初所题。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赵朴初题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茅盾题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旁的仿建亭记碑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旁有一曲溪流,象征屈子所投之汨罗江,水池石壁上屈原的雕像气度轩昂。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水池边一巨石上刻“望爷墩”。传说屈原常在江滨吟咏,或与渔父闲谈,每至傍晚其女立于墩上眺望,盼屈原平安归来,这就是“望爷墩”的来历。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石壁上刻有屈原的作品《渔父》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第二进院落竖立一圈巨石,其上的摩崖石刻记叙了屈原坎坷一生。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橘颂抒怀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治国安邦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被害流放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汨罗殉国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第三进院落为一座以屈原《橘颂》为题的大型壁雕。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醉翁亭
 
       醉翁亭,仿照安徽省滁县醉翁亭建成。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仿建的醉翁亭与原亭无异,四角歇山顶,大檐细柱,有展翅欲飞之势。亭内有靠椅,两边各设小酒桌。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苏轼题字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前巨石上刻“醉翁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前对面山壁间,嵌有欧(阳修)文苏(轼)书、被世人誉为“双绝”的《醉翁亭记》石刻。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左山壁上刻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名句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百坡亭
  
       百坡亭是仿照四川眉山三苏祠中的“百坡亭”而建的。百坡亭始建于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为四川眉州太守魏了翁所建,原亭位于眉州城内环湖中,后湖、亭均不复存在。1928年,眉山人为纪念大文豪苏东坡,在三苏祠瑞莲西池修建了这座横跨东西的廊桥亭,亭名取自苏东坡“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之句 。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桥亭将湖水切割为半月形,两侧种植荷花,以再现 “瑞莲”的意境。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南岸布置的山石将苏轼手书《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梅花图》刻于石上,供游人欣赏。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一览亭
 
    一览亭位于名亭园内西南山顶,登临可以一览全园景色。 一览亭原型系温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亭 “江山一览亭”,明万历年间重建时易名“大观亭”。清代诗人潘之彪有诗云:“鹿城高峙大观亭,揽袂倏然入画屏。孤屿近看僧合掌,列山遥望佛头青。”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陶然亭“一揽亭”突出了中国南方造园秀美多姿的特点,石基四柱,砖木结构,双檐,四面八方翘角,攒尖顶,赭红一色,简朴隽秀。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谪仙亭 
 
       谪仙亭是名亭园为纪念诗仙李白而建,没有原型,由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院自行设计,于1985年建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此亭背靠土山面朝西,飞檐起翘,是葫芦宝顶式的半壁亭。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内镶刻丘睿作的《过采石吊李谪仙》和杨荣作的《李白赞》诗二首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边石壁刻有李白诗《赠汪伦》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附近一巨石刻吴大淳书陆游所作《读李杜诗》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濯锦沧浪客,青莲澹荡人。才名塞天地,身世老风尘。士固难推挽,人谁不贱贫,明窗数编在,长与物华新。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另一巨石刻有李白的诗句: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取自李白的《题宛溪馆》: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于今独擅名。



 
少陵草堂亭
   
       少陵草堂碑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公园于1985年仿建华夏名亭园内。成都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 (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因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做杜工部。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一依靠的杜甫只得携家带口告别成都,两年后经三峡流落荆、湘等地。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在草堂工部祠东侧,有一座以茅草作顶的碑亭,内树一大石碑,上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为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
       杜甫草堂何以叫“少陵草堂”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中碑刻的“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系康熙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所书。


 
沧浪亭
   
       沧浪亭为苏州名亭,公园1986年仿建于华夏名亭园内。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是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江南园林。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称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代表着宋朝的艺术风格。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沧浪亭始创于唐代末期,为吴越广陵王钱元潦的花园。始建于北宋,为苏舜卿的私家花园。“沧浪”之名源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苏舜卿自号沧浪亭翁,并著有《沧浪亭记》。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仿建后的沧浪亭位于陶然亭湖西岸的小山上,周围林木苍蔚、湖水浩渺,颇得崇阜广水之趣,与苏州沧浪亭环境相似。亭为四面形,石梁石柱,歇山顶,古拙典雅;天花藻井雕龙精美。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沧浪亭正面刻有“沧浪亭”三字,亭柱集句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为苏舜卿句。系清代经学、训诂学大师俞樾手书。


 
浸月亭
 
       浸月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甘棠湖烟水亭内,1988年仿建于华夏名亭园。烟水亭位于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唐代诗人白居易始建亭湖中,取其《琵琶行》诗句 “别时茫茫江浸月”,称“浸月亭”。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亭皆毁。至明末,重建烟水亭于浸月亭旧址。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仿建的浸月亭根据《琵琶行》诗的环境设计,在岸边离亭近处立一琵琶形巨石,上刻《琵琶行》诗文。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游完浸月亭东行出华夏名亭园北门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北门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北门南侧墙壁镶嵌《建华夏名亭园记》说明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华夏名亭园北门廊檐下悬羊达之书篆字“华夏名亭园”额。

    
       因位置环境的需要,吹台亭建在华夏名庭园之外距其北门20米的湖边。
    
 
吹台亭
  
       吹台亭,仿照扬州市瘦西湖吹台而建。吹台位于扬州市瘦西湖公园内,俗称钓鱼台。为南北朝时宋相徐湛所建。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仿建的吹台亭位于华夏名亭园东界以北,以长堤引入湖中,临水而建,兼有南北园林建筑的特色,意在以此亭为中介,起到南北园林建筑的过渡作用。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704、陶然亭公园的亭子
       亭内悬额记:“扬州瘦西湖建有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清乾隆帝曾在吹台钓鱼,故亦称钓鱼台,今移景于此。丙寅仲夏”。
    
       华夏名亭园汇集全国名亭,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精美亭子,或依山崖,或临流水,或傍茂林,或倚修竹,峰回路转,错落有致,各呈异彩,互为映带,为整个园林,增添了无限风光。游人不出京城,就可以欣赏到这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增长知识,领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